本文目录
一、高明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国家4A级景区,集科普教育和旅游功能为一体,各种服务配套场馆依山傍水而建。景点介绍盈香生态园位于佛山高明区荷城街道凌云山麓,环山而抱,山间淙淙流水,宛如一曲曲娓娓动听、摧人奋进的乐曲;山上绿树成荫,果园花香四溢,果实累累挂枝头。盈香生态园是一个集科普教育和旅游功能为一体,寓教育与娱乐的非营利性的青少年教育基地。盈香生态园于1999年创办,占地400多亩,先后投资600多万元,不断完善各项科普设施,充实旅游项目。
在广佛肇经济圈中心腹地,珠三角最后的净土---佛山高明,美的地产集团与皇朝地产强强联袂,于6800亩鹭林湖山间,斥300亿巨资,依照国家5A景区标准重磅打造佛山首席森林度假区——美的·鹭湖森林度假区。美的鹭湖交通便捷,2公里接驳珠三角环线高速(江肇高速)、8公里链接广明高速、佛开等多条高速,北接高明大道,东临杨西大道,开启1小时广佛肇黄金度假圈,畅享2小时深港澳铂金旅游圈。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的美的·鹭湖森林度假区,涵盖白鹭湖生态保护区、安纳希小镇、爱丽丝仙境花海、森林探索王国、鹭湖汽车营地、越野车体验基地、国际路亚基地、对川茶场、鹭湖茶景园、绿野农场、鹭湖半山温泉、鹭湖水世界、白鹭湾木屋酒店、茗澜帐篷主题酒店、鹭湖精品温泉酒店、银海高尔夫等二十余项顶级度假奢配,致力于打造全系度假王国,为南中国再造一个世界级度假区。2016年初,度假区首期规划的白鹭湖生态保护区观光、安纳希小镇、爱丽丝仙境花海、鹭湖汽车营地、越野车体验基地、国际路亚基地、白鹭湾木屋酒店唯美绽放。
皂幕山景区是现时高明区内唯一一家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发展目标定位是以自然风光为主题,融合生态休闲、运动养生、宗教文化、度假娱乐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综合性旅游景区、大佛山地区著名旅游景点,珠三角的旅游新亮点。皂幕山森林公园是景区的核心景点,皂幕山主峰海拔804.5米,是佛山地区最高峰,号称“佛山第一峰”,2012年被评为佛山十景之一。
粤中区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背山临海,毗邻香港澳门,辖当时的新会、高明、高要(南部)、鹤山、台山、赤溪、开平、恩平、阳江、阳春、新兴、云浮、罗定、郁南等14个县。面积大约27000平方公里,人口约468万。
高明腾龙峡漂流,位于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石水村与鹤山四堡林场交界处的佛山第一峰皂幕山下的黄龙峡生态风景区内。2007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这里四面山峦起伏、雾绕群峰、鸟语花香、曲水回环、瀑泻千尺、碧波幻影,谷深通幽处,风光无限好!在此漂流,如入仙境泛舟,似在画中畅游,激流险滩迭起,刺激、逍遥、不亦乐乎!腾龙峡漂流的水源来自上游的大水坑水库,四季水量充沛,在高山密林的山涧中,68米瀑布飞舟,倾泻而下,自然景色之美令人惊叹,蔚为壮观。腾龙峡除了和省内各旅行社建立了合作关系以外,还和香港中旅正式达成合作,成为打开香港市场的首家省内漂流。
杨梅观音禅寺坐落在广东佛山高明区杨和镇杨梅将军山上,寺院坐东向西,处在一片群山环抱之中,环境清静优雅。观音禅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毁于1940年,1998年7月经省宗教事务局批准重新修建。该寺院按照岭南古寺院建筑风格修建,规模雄伟,建筑总面积10000平方米,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正山门、藏经楼、千手观音殿、五百罗汉堂、功德堂、钟楼、鼓楼、僧舍等。
当时《南方日报》曾以题为“广东发现的古窑址,高明县算最先”进行报道。1986年,在省博物馆的指导下开挖清理了1号窑,窑的前后段因修路和挖土已遭破坏,窑顶塌落,残存的窑长9.55米,前宽2.64米,后宽2.8米,倚山倾斜25°。窑床上可见经高温形成的一个个圆窝,窝内残存当年的陶器近百只,在窑床外20米外的土层下,废弃堆积近千件陶碗、碟、盘、缸、四耳罐、六耳罐、釜、三足器、耳杯、砚等。陶器以施青绿釉为主,部分施酱釉,碗、碟底内多留有垫泥和垫烧物,足部造型以饼足和假圈足为多见。
泰康山生态旅游区位于高明区明城镇,总规划占地面积2850381.6平方米,共计4276亩,交通非常便利,位于新建的广明高速旁,距离广州市区仅50分钟车程。度假区内气候独特、风景优美、山清水秀、曲径通幽,周围群山莽莽,窗外绿水潺潺。其以秀美的山水风光等自然资源为依托,突出“生态体验、乐活度假、文化寻梦”三大旅游氛围。旅游区通过酒店体系、休闲体系、配套体系、景观体系、游览体系、文化体系这六大体系打造集餐饮、住宿、游览、运动、康体、休闲、养生、娱乐、会议、度假、旅居等产业要素的一个一站式全包度假“康乐”旅游胜地。泰康山旅游区千年未变的自然生态环境,使人真正体会到“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涤荡与宁静,是您度假、运动休闲、生态观光、商务洽谈、公务会议的最佳选择!
“三谭”纪念馆坐落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沧江河畔、文昌塔侧。是高明人民为缅怀中国革命史上杰出人物、明城籍的民主革命家谭平山、谭植棠和谭天度而兴建的。展览馆于1997年筹备兴建,1998年7月1日建成对外开放。“三谭”纪念馆是一座仿古建筑,分两层,它下面有回廊,廊柱铺设精致瓷片,檐顶以玻璃瓦镶嵌,外观典雅大方。
合水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高明区更合镇合水圩先烈路沙帽岗岗顶,建筑于1988年,座南向北,混凝土结构,呈菱形。高15米,首层为台基,约8米;二层为碑,约6米,三面都隽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三层为碑顶,约1米,呈笔尖形。纪念碑左、右两旁建有两座混凝土六角亭。
二、高明有什么地方好玩的
1、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说的是佛山市的高明区吧?
2、高明概况:高明地处广东中部,珠江三角洲西翼。下辖一街三镇,总面积960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高明东北隔西江与南海、三水相望,南与鹤山相邻,西南与新兴相连,西北与高要接壤。荷城街道是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距禅城区47公里,离广州市区68公里,离肇庆市区64公里,离江门市区65公里,距香港101海里,距澳门74海里。高明连年进入中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强县(市)行列,综合排名由2002年度的50位上升到2005年度的36位。
3、世纪广场,位于荷城闹市中心,占地60000平米,盛夏之夜,黄昏后有数以千计的市民在广场上乘凉,观海景。
4、七星岗公园:位于荷城闹市中心,建于1999年,占地面积85亩,是高明唯一以现代游乐为主题,集休闲、体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有国内最新流行的大中型游乐设备20余项。
5、灵龟园:位于荷城沿江路。占地面积100多亩,因园内有一座灵龟古塔而得名,园内的灵龟古塔及一个唐代龙窑遗址,均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6、桫椤自然保护区:老香山,位于更合镇,海拔699米,连绵15公里,峰峦起伏,峡谷深邃,清泉飞瀑。1998年4月,中山大学在此考察时,无意中发现了恐龙时代的桫椤,所以被辟为“桫椤自然保护区”。
7、皂幕山:皂幕山实属造化对高明的厚赠。因为它,佛山3800平方公里的沃土便拥有了一片纯净自然的山的天空。高明西南行28公里,溪涧潺潺、松涛阵阵处,有群山起伏蜿蜒,其中一峰突起,敦厚雄浑,耸立于天幕,此即皂幕山。皂幕山东起鹤山四堡林场,西止高明杨和镇公田村,北起坑尾林场,南达罗汉尖,自北向南绵延11公里,纵深5公里,在55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恣肆泼墨。位于高明境内的主峰海拨805米,是佛山第一峰。据《高明县志》载,皂幕山古时曾是瑶氏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珠江纵队、粤中纵队等革命游击队的重要根据地。
8、西坑水库:距皂幕山3公里,1975年建成,因近西坑村而得名。1990年定为高明新八景之一。由于生态保持良好,常有上千白鹭云集盘旋,啁啾而鸣,成了这里一大奇观。
9、潜龙谷:位于皂幕山西麓,地质以花岗岩为主,多瀑布,落差达200多米的鸡心飞瀑最为出名。流经山谷的溪流是由发源于海拔600多米的原始次森林之中的九条山泉汇流而成,溪流聚成深潭,水极清秀,传说有神龙在此出没,故名潜龙谷。
10、文昌塔和三谭纪念馆:位于明城,明城自古是高明县府所在地。1475年设高明县,始开基建城,至今已有500多年了。沿明城古城街漫步,可以寻觅到昔日的学宫、县衙、石板大街。不过最能代表明城的就是这座已有四百年历史的文昌古塔了。该塔兴建于公元1584年。塔为平面八角,七层,砖木结构,高37米。之所以命名文昌,是希望天上的文曲星能够多多照顾这里多出人才。历史上这里出过“区氏三杰”:区大伦、区大相和他们的父亲区益被。300年后,这里又出现了“三谭”。这就是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谭平山、谭植棠、谭天度,“三谭”纪念馆就是为了纪念这他们的。
11、大佛山观音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毁于1940年,1998年7月经省宗教事务局批准重新修建。该寺建筑按照岭南古寺院建筑风格修建,成为杨和镇皂幕山旅游风景区一个特色景观。
12、珠三角九寨沟:高明地域广阔,三面环山,群峰相连。南倚皂幕,西枕香山,北耸凌云,中立鹿洞。高明的四大名山,皆有不同形状与风韵。凌云山因山高入云而得名。传说凌云山山顶上常有神仙驾临捉棋。明朝嘉靖年间,范州村得道真人谭玉钟情此山与尘世隔绝。故也常来常往。山上至今还留下了一个仙人脚印,脚印长50厘米,宽20厘米。在脚印附近,还有一石鼓一仙泉。旧《高明县志》上也有记载:凌云山“顶上有石泉,泉有锦锈鱼”。相传仙泉饮之不尽,能治百病,延年益寿。后来有几位旅行家到此考察,他们惊奇地发现,此山的水库及周边景色象九寨沟的缩影,便把此地称为“珠三角的九寨沟”。
13、高明还有许多好玩的地方,上面仅仅举了几个例子。
三、高明版村历史
高明区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北界临西江下游,与南海、三水隔江相望,南与鹤山相邻,西与新兴、高要两市接壤。
总面积960平方千米。总人口29万人(2003年)。
区人民***驻荷城街道文汇路,邮编:528500。代码:440608。
区号:0757。拼音:Gaoming Qu。
[编辑本段]基本概况佛山市高明区地处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翼。东北隔西江与南海区、三水区相望,南与鹤山市相邻,西南与新兴市相连,西北与高要市接壤。
荷城街道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距佛山禅城区47公里,离广州市区68公里,西上肇庆市64公里,南下江门市65公里,距香港101海里,距澳门74海里。高明文化历史光辉灿烂,曾有过"文风甲端郡"、"彦硕辈出"的美誉,涌现了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如明代的"岭南诗人"区大相,清代的版刻家、中国第一个华人牧师梁发,现代的象牙微雕刻大师冯公侠,武术家、外科专家夏汉雄,教育家、数学家何衍璇等。
高明有优良的革命传统,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高明人民在爱国主义革命先驱谭平山、谭天度、谭植棠"三谭"的影响和带领下,进行了可歌可泣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因而成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水资源充裕,充分利用境内江河纵横、水库星罗棋布的优势,大力发展水利事业,全区供水可充分保证生产和生活所需。
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稳步推进,城乡电网结构日益完善,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不断提高,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新建设的区文化中心大楼、新改造的高明影剧院、新扩建的区图书馆相继投入使用;村村开通了有线电视,有区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各一座;有 8个文学艺术协会,拥有会员500多人。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现有各级各类学校97所,在校学生600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1.1%, 2004年高考录取率达 86.3%。竞技体育、群众性体育成绩喜人,体育场馆建设喜获突破。
医疗卫生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全区有各类医疗机构 144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000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17人,每万人拥有病床位29张,医疗卫生设备先进。积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现有各类科技人员 12600人,其中高级职称240人,中级职称3000人。
到 2004年底,实施科技项目 92项,开发科技新产品 48项,申请专利 737项,有 64项成果获国家、省、市奖励,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 47.3%。佛山市高明区邮政电信事业发展较快,全市七个镇三个区先后建起了电信综合楼,实现了城乡电话程控化,全市现有程控电话装机容量5.24万门,移动电话信道271个,开通了高明--佛山光纤电路,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均可直拨全国各地。
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今年内全市的程控电话总容量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3万门,实现建成“电话市”的目标。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区***所在地荷城以“园林化”城市为标准,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被誉为西江之畔的明珠;在城市建设中高度重视规划的指导作用,出台《佛山市高明区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2004-2020)的原则性意见》,把高明总体定位为“山林水都”,确定走组团式、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形成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组团的发展模式,推动“西江组团”的建设进程。
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有 39.8%的时间处于“优”的水平,有57.3%的时间处于“良”的水平,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乡园林绿化建设成效显著,城区绿化面积377万平方米,占城市面积19.2%;同时,高明是珠三角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49.6%,曾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称号。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高明区域形状狭长,东西最长处达55公里,南北相距 42公里。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东北最宽处42公里,大部分地区属冲积平原区,包括三洲区、人和镇、西安区、富湾镇和荷城区及明城镇的一小部分地区,是由河流沉积物形成,属堆积地貌。
其次是低山丘陵台地区,包括合水、更楼、杨梅、新圩镇及明城镇大部分地区,是大量花岗岩侵入形成,属侵蚀地貌。据1981年土壤普查资料,高明辖区内土壤划分为6个土类,即:水稻土、红壤土、赤红壤土、堆壤土、菜园土和潮沙泥土。
红壤土或赤红壤土在高明区分布较广。自然资源高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农林牧副渔皆宜,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境内水资源充足,沧江河及其15条支流横贯全区东西,汇入流经本区的西江,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种达14种,富含花岗岩、石灰石、铁、锰、金、银等,其中西江畔的银矿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的独立银矿床,银储量规模达超大型;高明是珠三角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50%,2000年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称号,2001年,区人民***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集体";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处处蓝天、碧水、绿地,在工厂林立的珠三角构筑了独特的田园风光。
其中更合原始森林,荷城唐代龙窑遗址、灵龟塔,杨和西坑水库、万宝山庄、皂。
南朝佛教发展的高峰是在梁代,梁代历四帝五十六年,以武帝萧衍在位最久,奉佛事迹最为突出。
萧衍(464-549),字叔达,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省武进县)人,他的学问路线,是先习儒,再奉道,后入佛。少年时代是习儒阶段,“少时学周孔,弱冠穷六经”(《述三教诗》,《广弘明集》卷三十一)。二十岁以后,改奉道教,一直到即位为帝后,仍未舍道。《隋书·经籍志》载,“武帝弱年好事,先受道法,及即位,犹自上章”(《经籍志·道经》,《隋书》卷三十五)。称帝后的萧衍和道士陶弘景的关系极善,他每当遇到国家大事,经常要派人到茅山去向陶弘景请教,以致于陶弘景有“山中宰相”之称。不过,在即位后的第二个年头,即天监三年(504),萧衍就颁布了《舍事道法诏》,宣布舍道归佛。而据其《述三教诗》,则称“晚年开释卷,犹月映众星”。到晚年才开始研读佛经。这也许说明,他虽然已经颁布了事佛诏,实际上还未真正彻底放弃道教。但总的来说,颁诏以后,他是以事佛为主的(此诏的真实性,在学术界是存疑的,但无论其真伪,萧衍的奉佛则是事实)。
萧衍对佛教的支持,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亲身修佛,二是从各方面扶持佛教的发展。
萧衍本人归佛后,逐渐过上了佛教徒的生活,他颁布了《断酒肉文》,禁止僧众吃肉,自己也行素食,到了晚年,他经常日食一餐,所食也只是豆羹粗饭而已。对那些敢于饮酒食肉者,他以世俗的刑法治罪。他又颁布《断杀绝宗庙牺牲诏》,禁止宗庙的牺牲,这是有违儒家礼法的,但他坚持推行。他还正式受戒,据《续高僧传》卷六记载,他于天监十八年(519)“发宏誓心,受菩萨戒”(《慧约传》)。他最突出的奉佛行为之一是多次舍身为寺奴,先后四次舍身同泰寺,每次都是朝廷花了大量的钱财才把他赎出来。他的第四次舍身是在太清元年(547)三月,历时一个月,所花赎钱为“一亿万”,这为同泰寺带来了巨额资金。
萧衍本人是可以划入“义学”一类的,他对佛经很有研究,尤重《般若经》、《涅盘经》、《法华经》等,他常常为大家讲经说法,召开各种法会,开设过千僧会、无遮大会。中大通元年(529)开设的无遮大会,参加者有道俗五万多人。他的佛教撰述,则有《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注解》(现仅存序)、《三慧经义记》(《三慧经》本是《摩诃般若经》中的《三慧品》,萧衍认为此品最重要,因而单独列出)、《制旨大涅盘经讲疏》、《净名经义记》、《制旨大集经讲疏》、《发般若经题论义并问答》(均佚),另著有《立神明成佛义记》、《敕答臣下神灭论》、《为亮法师制涅盘经疏序》、《断酒肉文》、《述三教诗》等,均存。
萧衍在义学上对中国佛学的贡献,突出之处是把中国传统的心性论、不灭论和佛教的涅盘佛性说结合起来了,他本人是属于涅盘学派的,主张“神明成佛”,所谓“神明”,是指永恒不灭的精神实体,它是众生成佛的内在根据,“神明”也就是佛性。他又提出三教同源论,认为儒、道二教同源于佛教,老子、孔子,都是释迦牟尼的弟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三教可以会通,同时,三教的社会作用也是相同的,都是教化人为善。
除了自身奉佛,萧衍还大力扶持佛教事业的发展。他对外国僧人的译经,非常支持,僧伽婆罗被他召入五处译场从事译经,所译经典,又请宝唱等人写疏,他甚至“躬临法座,笔受其文,然后乃付译人”(《僧伽婆罗传》,《续高僧传》卷一)。真谛在萧衍门下也受到礼遇,只是因为侯景之乱,真谛的译事难申。萧衍和国内僧人的关系也很密切,宝亮、智藏、法云、僧旻等人,都是萧衍非常器重的。他组织僧人编撰佛教著作,编成的作品至少有十二种。他还广造寺院,所建寺院,有大爱敬寺、智度寺、光宅寺、同泰寺等十一座,各寺铸有佛像,大爱敬寺有金铜像,智度寺的正殿铸有金像,光宅寺有丈九无量寿佛铜像,同泰寺有十方银像。
在萧衍的支持下,梁代佛教达到了南朝佛教的最盛期,萧衍对于佛教,可以说是佞佛了,他最后在侯景之乱时,饥病交加,死于寺中。
萧衍之后,简文帝和元帝也都奉佛。
解放后曾与鹤山县合并,称高鹤县。1981年12月恢复建制。
1994年4月18日,民政部(民行批[1994]57号)批准撤销高明县,设立高明市。 2002年12月8日,国务院(国函[2002]109号)批准调整佛山市行政区划:撤销县级高明市,设立佛山市高明区。
以原县级高明市的行政区域为高明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驻文汇路。
2003年1月8日正式挂牌。 1920年-1994年高明县、高明市、高明区的乡级区划沿革:民国9年(1920年),高明县分设6个区:第一区明城;第二区更楼、新圩;第三区合水;第四区杨梅;第五区普安、崇步(均为现在的西安);第六区三洲、秀丽(荷城)、大沙(人和)。
民国25年(1936年),撤并为3个区,第一区为原第一、四区,即明城、杨梅;第二区为原第二、三区,即更楼、新圩、合水;第三区为原第五、六区,即普安、崇步、三洲、秀丽、大沙(现在的西安、三洲、荷城、人和)。民国时期,泰和围(富湾除石洲村委会外地域和西安的西安河以东秀丽河西北部分)属高要县,1951年底划归高明。
建国初期(1949年至1956年)。全县由原3个区划分为6个区(1949年),再由6个区并为3个区(1950年);1951年,泰和围划归高明后设4个区。
澳门旅游(佛山市高明区旅游)" title="高明澳门旅游(佛山市高明区旅游)" >
1952年,高明、鹤山合署办公;1953年高明境内划为5个区,分别是版村(现更楼)、三洲圩(现三洲、人和、荷城及西岸)、西窦圩(现西安、富湾)、明城镇(现明城、杨梅)、合水圩(现合水、原新圩)。至1954年两县分开建制后,高明县再调整为4个区,分别是明城区(明城、新圩)、合水区(现更楼、合水)、三洲区(现杨梅、人和、三洲、荷城)、西窦区(现西安、富湾)。
农业合作社时期(1956年)。全县设4个区,分别是明城区(现在的明城、杨梅、原新圩);合水区(现在的合水、原更楼);三洲区(现在的三洲、人和);西安区(现在的西安、富湾、荷城)。
1957年广东省撤销区建制后。高明县划分15个乡;1958年上半年15个乡并为10个,下半年人民公社初期乡改为公社,高明10个乡改为8个人民公社后再并为4个公社(大体为原来4个区域),同年高明、鹤山两县合并;至1963年,几经调整后的高鹤县设公社15个,其中高明片设6个公社,分别是合水、更楼、明城(现明城、原新圩)、杨梅、三洲(现三洲、人和、荷城)、西安(现西安、富湾)。
1973年。高明片由明城公社分出新圩公社、三洲公社分出大沙公社、西安公社分出富湾公社,共9个公社,分别是合水、更楼、明城、新圩、杨梅、三洲(现三洲、荷城)、大沙(现人和)、西安、富湾。
1981年高明仍设9个公社,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恢复9个区建制。 1984年,经省批准增设高明镇;从三洲区划分出秀丽围(现荷城街道)归高明镇,调整后全县设置9个区、1个区级镇。
1986年,9个区改为9个镇共10个镇。 1994年,高明撤县建市,三洲、西安、荷城(由高明镇更名而成)改为街道建制,其余保留镇建制。
2000年,高明市辖3个街道、7个镇。总人口301041人,各乡镇人口:荷城街道 134123三洲街道 15615西安街道 27267合水镇 22604更楼镇 18579新圩镇 9968明城镇 29010杨梅镇 18652人和镇 13719富湾镇 11504(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高明区辖3个街道(荷城三洲西安)、7个镇(杨梅人和更楼合水明城新圩富湾)。
2003年9月,高明区调整镇级行政区划:更楼镇、新圩镇撤并为更楼镇,原属新圩镇的“飞地”苗迳村委会划入西安街道办事处管辖。2003年底辖3个街道、6个镇:荷城街道、三洲街道、西安街道、富湾镇、人和镇、杨梅镇、明城镇、合水镇、更楼镇。
2005年5月27日,广东省民政厅批准(粤民区[2005]27号)调整佛山市高明区部分行政区划:(1)撤销富湾镇、荷城街道办事处、三洲街道办事处、西安街道办事处(除原西安街道办事处崇步村委会、潭土朗村委会、新岗村委会、苗迳村委会以外)设立荷城街道办事处。调整后,荷城街道办事处管辖原富湾镇、荷城街道办事处、三洲街道办事处、西安街道办事处(除原西安街道办事处崇步村委会、潭土朗村委会、新岗村委会、功迳村委会以外)的行政区域范围,共辖24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总面积178.58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53425人。
荷城街道办事处驻原西安街道办事处驻地。(2)撤销杨梅镇、人和镇,设立杨和镇。
调整后,杨和镇管辖原杨梅镇、人和镇的行政区域范围,共辖3个居委会和7个村委会,总面积246.27平方千米,户籍人口35920人。杨和镇***驻原人和镇***驻地。
(3)撤销合水镇、更楼镇,将合水镇和更楼镇(除罗稳村委会)合并设立更合镇。调整后,更合镇管辖原合水镇和原更楼镇(除罗稳村委会)的行政区域范围,共辖3个居委会和19个村委会,总面积348.91平方千米,户籍人口59607人。
更合镇***驻原更楼镇***驻地。(4)将原更楼镇罗稳村委会和原西安街道办事处崇步村委会、潭土朗村委会、新岗村委会、苗迳村委会划入明城镇。
调整后,明城镇管辖原明城镇、原更楼镇罗稳村委会和原西安街道办事处崇步村委会、潭土朗村委。
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建县,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解放后曾与鹤山县合并,称高鹤县。1981年12月恢复建制。
高明文化历史光辉灿烂,曾有过“文风甲端郡“、“彦硕辈出“的美誉,涌现了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如明代的“岭南诗人“区大相,清代的版刻家、中国第一个华人牧师梁发,现代的象牙微雕刻大师冯公侠,武术家、外科专家夏汉雄,教育家、数学家何衍璇等。高明有优良的革命传统,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高明人民在爱国主义革命先驱谭平山、谭天度、谭植棠“三谭“的影响和带领下,进行了可歌可泣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因而成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1]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历史:汉语词语,含义有三: 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2.沿革,来历。 3.过去的事实。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1]历史是延伸的。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