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澳门的著名景点有哪些
澳门历史城区、大三巴牌坊、观光塔、妈阁庙、谭公庙、国父纪念馆、澳门旅游塔、渔人码头、威尼斯人度假村、葡京酒店等等。
澳门历史城区或澳门历史古城区,是由22座位于澳门澳门半岛的建筑物和相邻的8块前地所组成,以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
大三巴牌坊是澳门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同时也为“澳门八景”之一。2005年与澳门历史城区的其他文物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观光塔是一种具有吸引游客作用的高塔,通常建设在城市的中心区域。观光塔是现代工程技术的成品,与古代的塔有别,至19世纪末期才有足够的技术兴建。
妈祖阁坐落在澳门半岛的西南面,沿岸修建,背山面海,石狮镇门,飞檐凌空,是澳门的三大禅院之一。澳门妈阁庙为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初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澳门渔人码头是中国澳门首个主题公园和仿欧美渔人码头的购物中心。澳门渔人码头建于外港新填海区海岸,邻近港澳码头。由何鸿燊及周锦辉投资兴建,总投资约为澳门币18.5亿,经过5年时间筹备与兴建。
二、在我国,澳门被称为什么
1、澳门(葡萄牙语:Macau英语:Macau或Macao),全称“澳门特别行政区”(葡萄牙语:Região Administrativa Especial de Macau, 粤语发音(帮助·信息)、 普通话读音(帮助·信息)、 葡萄牙语发音(帮助·信息)),简称“澳门特区”或“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也是世界第一赌城。澳门地处珠江口以西,东面与香港岛相距63公里。澳门全境由澳门半岛、氹仔、路环以及路氹城四大部份所组成。其中澳门半岛北面与中国内地连接,而氹仔和路环本是两个分离的离岛,但后期填海工程把两离岛完全连接成称为路氹城的地段。
2、澳门由秦朝起成为中国领土,从明朝1557年开始被葡萄牙人租借。直至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朝政府签订了有效期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至1928年期满失效)后,澳门成为葡萄牙“永居管理”之地,也是欧洲国家在东亚的第一块领地。1980年代,中葡两国共同探讨澳门前途问题,其后于1987年正式签署《中葡联合声明》,定于1999年12月20日葡萄牙结束对澳门的统治,澳门回归中国,中方承诺于澳门实行一国两制,而且保障澳门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澳人治澳”的权利
3、澳门古称濠镜澳,与香山县的历史关系极其密切。在春秋战国时期,香山已属百粤海屿之地。秦始皇一统中国之时),澳门被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属南海郡番禺县地。420年(晋朝元熙二年),澳门属新会郡封乐县地。590年(隋朝开皇十年),废新会郡改属宝安县地,757年(唐朝至德二年),废宝安县,改为东莞县辖。自南宋开始,澳门属广东省香山县。据史料记载,宋末名将张世杰与军队曾在此一带驻扎;早期在澳门定居的人在此形成小村落,倚靠捕鱼与务农种植为生。
4、在明代史书记载中,明代时(约公元1534年)澳门又称为“蚝镜”(濠镜),是当时葡萄牙与中国进行贸易途中的临时落脚地,在该地晒凉货物和整理包装、补给等。直至1557年(明嘉靖三十六年),葡萄牙人方从当时的广东地方政府争取得澳门正式居住权,成为首批进入中国长期居停的欧洲人群。据说,葡萄牙人从妈阁庙附近登陆后,询问当地人这里的地名;由于正好就在妈阁庙一旁,当地人便回答“妈阁”,故澳门便获名“Macau”(即“妈阁”在葡萄牙语中的译音,)。江户时代的日本人称澳门为“天川”(音:Amakawa),据信此名称亦可能源自于“阿妈阁”的谐音,但是至目前为止,考古界还未找到“妈阁庙”在葡萄牙人登陆澳门前已存在的可靠证据。
5、对于澳门的名称由来,在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据说葡萄牙人登陆澳门后,遇见当地路人便以葡语比划著询问对方:“此处为何地?”,路人因不谙外语而听不明其意,遂以本地粤音俚语“乜鸠?”(意即“什么?”,与“Macau”读音相近)来反问葡人在说啥事;作问的葡国人听到对方回答“乜鸠”后却又会错了意,他以为路人所答曰之“乜鸠”作为当地之地名,随即将此“乜鸠”拼写成“Macau”并记录在案,一直沿用至今。
6、葡萄牙人最初被限定居住在澳门南部(即当时葡萄牙人的主要活动区),临时归属身在印度的葡属果亚亲王所管辖保护。由于留居当地的葡人家庭不断增长,更有些与当地粤人通婚;加上再有些欧洲人亦择此地落脚展开对中国经济、宗教及文化交流,很快形成了小型社区。1623年,葡萄牙政府委任马士加路也为首任澳门总督进行管理。在其后的几百年内,澳门一直是世界与中国和近邻进行交流的根据地,即便是西班牙主导时期也没有改变。传统的说法指,1640年当葡萄牙摆脱西班牙统治后,因澳门未曾投降于西班牙,于是获授“天主圣名之城”(Cidade do Nome de Deus)的称号。澳门历史上以中西文化交流驰名于世,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中在地区上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亦曾在世界经济的运转中发挥重大作用。
7、1807年,拿破仑领导下的法兰西帝国占领葡萄牙。翌年7月,英军借口保卫澳门免受法军占领,曾一度强入澳门,及后在清政府的压力下,于当年11月撤出。
8、到了1844年9月20日(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二世宣布澳门为自由港。1849年,葡萄牙停止向中国上交澳门地租,并占领关闸;1851年,占领氹仔;1863年,占领塔石、沙冈、新桥、沙梨头等地;1864年,占领路环;1879年,占领龙田村;1883年,占领望厦村(望厦)、荔枝湾、石澳及青洲等地,建立海岛市。
9、1887年,葡萄牙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规定中国同意葡国“永居管理澳门”,但未经中国同意葡萄牙永不得将澳门转让他国。清朝末年(1908年),葡萄牙要求扩展边界,并划定澳门的界址。
1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葡萄牙属中立国,加上有大量日本侨民在巴西居住,故澳门并未被日本所占领。
11、战后的1955年,葡萄牙颁布《澳门海外省组织法》。1961年,葡萄牙海外部确定澳门为旅游区,特准设赌博。同年11月,澳门政府颁布《承投赌博娱乐章程》。
三、澳门海岛哪里好玩
澳门妈阁庙为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初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妈阁庙原称妈祖阁,俗称天后庙,位于澳门的西南方。主要建筑有大殿、弘仁殿、观音阁等殿堂。庙内主要供奉道教女仙妈祖,又称“天后娘娘”、“天妃娘娘”,人称能预言吉凶,常于海上帮助商人和渔人化险为夷,消灾解难,于是福建人与当地人商议在现址立庙祀奉。
大三巴牌坊是最具代表性的“澳门八景”之一,位于炮台山下,左临澳门博物馆和大炮台名胜,为天主之母教堂(即圣保禄教堂)的前壁遗址,曾浴火重生。建筑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而成,体现出东西艺术的交融,雕刻精细,巍峨壮观。
谭公庙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湾仔区的香港仔海傍道尾,与中国大陆小横琴岛极接近。该庙属道教庙宇,是路环香火最盛的庙宇,建于清同治年间,即1862年。庙内除供奉谭仙圣外,更加置有一只由鲸骨雕制而成的龙舟,是一件已有百多年历史的文物。庙内的“鱼骨舟”为镇庙之宝,据说摸过鲸骨会行好运,故善男信女进香后必顺便摸一摸龙骨。而在庙外一块刻有《鹅》字的巨形灵龟石,亦为区内一个特色标记。
澳督府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南湾马路,以往是澳督办公之地和澳门的行政中心。这里原是私人产业,建于1849年,到了1881年,前澳葡政府将其收购,改建为澳督府。前澳督府占地五万平方米,分二层建筑物及花园,以麻石为墙基,结构牢固,左右两翼伸出,拱形窗门,镶嵌木质百叶窗,花园在建筑物后面及右侧,富有南欧情调,是澳门的又一特色建筑物。
龙头环别称龙环,是凼仔岛的古老地名之一。是指凼仔后背湾一带的欧陆风韵,该处往昔临海,风景优美,市政花园及星星花园分布其间。
澳门旅游塔从地面到它的最高点,总高度为338米,1109英尺(56层)。主观光层位于离地面223米,732英尺高的位置。它是全球独立式观光塔第十位的观光塔,是世界高塔联盟的成员之一。
金莲花广场位于澳门新口岸高美士街、毕仕达大马路及友谊大马路之间。金莲花广场为庆祝1999年澳门主权移交而设立的,是澳门其中一个著名地标及旅游景点
融和门坐落于澳门西湾填海区。“融和门”设计者为葡国雕塑艺术家拉果·亨利克。由葡资的德力建筑公司承建,工程总造价2800余万元,1993年2月动工,9月完成。
澳门“渔人码头”的概念源自欧美,代表的是一种欧陆怀旧式的休闲,它不是单一的娱乐场所,更是一个综合性的逍遥宫。此处特色商铺林立,更有兰桂坊式的、欧式的餐厅酒吧。还有赌场、酒店,将不同的元素综合于一体,像一座小城市。
澳门氹仔大桥又称为西湾大桥,西湾大桥是连接澳门半岛和氹仔岛的第三座大桥,于2002年10月8日动工兴建,主桥于2004年6月28日合龙。
孙中山先生市政纪念公园位于本澳西北角,公园的景观分两部分,东北部是中式设计,有人工湖、曲桥、凉亭、小楼;西南部是西式设计,有体育设施及温室。东北部的凉亭建在人工小山上,可眺望中国拱北。小楼红墙绿瓦,幽雅恬静:曲桥迂回,趣致迷人。
大三巴天主教艺术博物馆位于大三巴牌坊后,于一九九五年修建成博物馆,1996年10月对外开放。大三巴天主教艺术博物馆展室在地下层,陈列有多件宗教艺术品,表现了澳门丰富的传教历史。
整个参观区分为三大部分:酿酒历史区,酒类收藏区,酒类陈列区,参观者可以通过简洁的文字、图表图片、工具器皿、葡萄种植不同阶段的重现、葡国彩绘瓷砖以及陈年酒和新酿酒等获得各种知识,并对葡萄酒、酿酒和品尝产生翩翩联想。
位于澳门市中心区邮政局大楼内,展出物品包括邮票,邮政设备,人工制品,澳门第一间电台录音室,和一九三零年的自动电话交换中心,以及一些有关照片。讲述一九三七年泛美航空运载澳门第一批空邮信件。
氹仔住宅博物馆位于澳门氹仔岛,是五座一字排开的葡式民居建筑,主要是向游人展示20世纪初澳门土生葡人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