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澳门旅游B

澳门旅游自然资源特征(举例说明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澳门旅游B 2024-04-10 1
澳门旅游自然资源特征(举例说明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摘要: 本文目录举例说明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华南旅游区旅游资源有哪些特点旅游资源开发基础是什么一、举例说明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本文目录

  1. 举例说明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2. 华南旅游区旅游资源有哪些特点
  3. 旅游资源开发基础是什么

一、举例说明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a href=澳门旅游自然资源特征(举例说明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title="澳门旅游自然资源特征(举例说明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

1、浙江旅游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相得益彰:浙江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省份,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人口5056万。全省辖:11个地级市。杭州、宁波2个副省级城市,温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台州、丽水、舟山等9个地级市。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南方光热条件好,水资源丰富。还是岛屿最多的一个省份,有著名的舟山群岛。全省海岸线总长6486公里,居中国首位,海洋旅游的开发前景广阔。

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5℃-18℃。浙东具有中国典型的水乡地貌。从杭州至绍兴、宁波一带,水网交织、阡陌纵横;舟山是海岛,山、海风光美丽壮观。这里的居民择水而居,采石筑桥,生活方式独特。使自然山水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巧妙地结合起来,交相辉映。

浙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旅游景点众多,类型丰富,有重要地貌景观800余处,水域景观200余处,生物景观100余处,人文景观100余处。全省现有西湖、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雁荡山、楠溪江、普陀山、嵊泗列岛、天台山、莫干山、雪窦山等1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居中国首位。此外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42个,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和萧山湘湖、温州瓯江、绍兴会稽山等省级旅游度假区13个。

2、浙江旅游文化资源的人文色彩浓郁:浙江这片富饶而美丽的土地,她山明水秀,人杰地灵,“东南财富地,江浙人文菽”。浙江拥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更有“文化之邦”、“旅游之乡”的盛名,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化昌盛,自从东晋南朝以来就后来居上,千百年来遥遥领先,在21世纪的现代化赛跑中理当再接再厉,更上新台阶。浙江先民把一个落后贫穷的蛮荒之地逐步建设成全国领先的膏肓省区,不仅摘掉“南蛮”帽子,而且维持千余年的前列地位,丰厚的文化折射出璀璨的思想光芒。

自古江东多才俊,思想家王充、王阳明、黄宗羲、龚自珍,诗人贺知章、骆宾王、孟郊、陆游,科学家沈括,戏剧家李渔、洪升。书画家赵孟頫、徐渭等是杰出代表。

近代浙江在反封建反侵略斗争中前赴后继,可歌可泣,鸦片战争中壮丽殉国的“定海三总兵”彪炳千秋;镇海招宝山炮台官兵痛击法国侵略军;太平军驰骋浙江大地扫荡清妖;“鉴湖女侠”秋瑾壮志凌云,不愧为巾帼英雄。

浙江的最主要少数民族为畲族,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少数民族自治区域主要有景宁,畲族自治县(全省唯一)、武义县柳城畲族自治镇、兰溪市水亭畲族自治乡等,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畲乡风情游,吸引了四卖你吧放大游客。

古有“无绍不成衙”、“无宁不成市”的佳话,“绍兴师爷”、“宁波帮”名扬天下,不但容纳了中原文化的精华,而且不失时机抓住西学东渐的契机,中西文化在此激烈碰撞,特别是近代留洋学热潮迭起,涌现灿烂的科学群星。蔡元培先生破天荒地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主张。

浙江也是中国书画的圣地,历史上曾出现过王羲之、褚遂良、赵孟頫、徐渭、吴昌硕、黄宾虹、沙孟海、丰子恺等书画大家。

人杰地灵的浙江,历史上佛法盛行,古寺名刹遍布,高僧大德辈出,缁素信众云集,佛教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这既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浙江的秀山丽水相结合也是极其宝贵的旅游资源。如海天佛国普陀山、杭州灵隐寺和净慈寺、天台国清寺、宁波天童寺和阿育王寺、新昌大佛寺、奉化雪窦寺等佛教胜地吸引了国内外的大量游客。

3、浙江文化旅游资源历史悠久: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浙江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00多处,有距今8000年的萧山跨湖桥文化、距今7000年的余姚河姆渡文化(水稻栽培)、距今5000年的余杭良渚文化。还有,远古农业的起源浦江上山遗址。从远古的建德人开始、河姆渡、马家浜和良渚原始文化揭开了文明的篇章,传说中舜的后代受封于上虞和余姚,大禹治水到过绍兴,并长眠在此,在先秦已为百越文化中心,春秋时的越国、三国的孙吴和十国中吴越均以浙江为发端,由于中原发生五胡乱华,晋皇室南下始称东晋,此后政权经历宋、齐、梁、陈之变迁。此后大量中原汉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南宋以临安为都一度占据政治和文化中心地位。南宋都城临安(杭州)。元朝设江浙行省。隋炀帝修建大运河以余杭(杭州)为南段起点,便于到江南游玩。杭州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对这里的繁荣与美丽感到惊讶,誉之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逐渐成为古代中国经济的重心。

省会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以秀丽迷人的西湖自然风光闻名于世。西湖刚在今年成功申遗,极大提升了旅游文化等品位。无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遗产均异常丰富,可感受到古老传统和现代文明浑然一体之美。

4、浙江非遗上榜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数居中国首位:文物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全国第一批历史名城中杭州、绍兴、宁波榜上有名;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六处。其次古迹不计其数,比如六和塔、兰亭、禹陵等,佛教名刹如灵隐寺、国清寺、天童寺等;更有河姆渡、良渚、马家浜古人类遗址。

园林建筑占一席之地,杭州为七大古都之一,仍有宋城遗留至今;东阳卢宅、兰溪诸葛八卦村、武义俞源太极村是研究古老文化的活标本。工艺美术特产名闻遐迩,一方面丝绸、茶叶、瓷器制作工艺精良,如绍兴的黄酒、青瓷等自古为皇家贡品,也成为传统出口产品,唐代越州的青瓷;宋代的龙泉窑和婺州瓷;另一方面杭州织锦、东阳木雕、永康五金;龙泉宝剑等名不虚传,能工巧匠层出不穷。

六七千年来,勤劳勇敢的浙江人民在开发与建设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文化古迹,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技术精湛的手工艺品,美味可口的佳肴。

5、浙江文化旅游资源的旅客潜力巨大:浙江是我国东南沿海社会经济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大省。至1999年底,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5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23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2处,省级森林公园42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处,省级旅游度假区10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11处。旅游资源总量名列全国前茅,是全国有名的旅游资源大省。

古代浙江历史发展进程的特点为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后来居上。唐宋以来,江浙一带是全国经济中心和赋税重地,航运和对外贸易发达,盛产丝绸、茶叶和稻米。历来成为了文人墨客,官宦显贵向往之地。

据有关研究表明,“宁波帮”形成于明朝,崛起于近代开埠后的上海,鼎盛于辛亥革命后。近代中国工商业的风风雨雨,留下了“宁波帮”浓墨重彩的一笔。宁波商人足迹编辑香港澳门,东南亚、美洲和欧洲。

2007年,浙江经济总量列广东、山东、江苏之后,居全国第4位;人均GDP列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之后,居全国第4位和各省区第一位,可持续发展能力居全国省区第一位。

省农办传来两条振奋人心的消息:2008年,浙江农业增加值达到1095亿元,比上年增长3.9%,首次突破100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58元,比上年增加993元,连续24年位居全国各省区首。

改革开入以来,浙江省旅游经济迅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浙江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经济整体实例明显增强,旅游总收入、国内游客量、入境游客均列全国第五位,旅游企业经营效益位列全国第四位。

二、华南旅游区旅游资源有哪些特点

1、华南旅游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香港和澳门等地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其主要特点包括:

澳门旅游自然资源特征(举例说明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2、自然风光独特:华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岛屿、海滩、山水等,其中海南岛被誉为“东方夏威夷”,是国内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

3、民俗文化丰富:华南地区的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如广东岭南文化、广西壮族文化、海南黎族文化等,这些文化特色在当地的节日、庆典、民俗活动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4、美食众多:华南地区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各地的特色小吃和传统饮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品尝,如广东的早茶、广西的米粉和椰子鸡、海南的海鲜等。

5、旅游设施完备:华南地区旅游设施齐全,各类主题公园、度假村、酒店、景区等一应俱全,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6、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华南地区的历史人文遗迹丰富多彩,有千年古刹、古城墙、古村落、文化遗址等,这些历史人文资源为游客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体验空间。

7、综上所述,华南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美食文化、旅游设施、历史人文等方面。

三、旅游资源开发基础是什么

一)特色性原则。特色即差异性。鲜明的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才会有注意力。旅游经济本身就是注意力经济,要注意旅游景点之间的差别性,体现人无我有的特色。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实质就是要寻找、发掘和利用旅游资源的特色。经过开发的旅游资源,不仅应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时,还应使其原由特色更加鲜明和有所创新和发展,绝对要避免在开发后的旅游资源使原有的特色遭到破坏。

(二)共生性原则。就是这一旅游项目与另一旅游项目之间是共生的。旅游项目是外部性很强的项目,有正向和负向外部性之分。所谓正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容的、互补的、协调的,看了这一景点之后,有一种再去游览另一景点的渴望。所谓负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克的、类同的,而不是呈现合作形态。旅游资源的共生性,包括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的共生性现象,而且不同的旅游项目,其共生现象是不同的。如展览馆与宾馆、商场、交通设施、自然景点、人造景点相互之间是共生的。所以,要注意各种旅游景点在某一小区域内的协调。

(三)网络化原则。旅游业是一个扩大化了的网络,是自然网络。在珠海旅游业的发展问题上,我们经常强调要有大珠三角的观念,要发挥珠三角各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实际上,如果某地有独特性的旅游亮点,即使人为阻止也是不行的,游客还是会千里迢迢去游览,会千方百计解决道路不畅、住宿饮食不便等问题。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我们的旅游景点有没有形成亮点,有没有形成网络,各地的旅游景点在大区域范围内有没有产生互补效应。从珠海的旅游实际情况看,存在着以下三个网络。

首先是小网络,即中心城区旅游景点的大扩容。我们要考虑景点之间的共生性,要强调内涵的挖掘,包括实施市区西部和东部的旅游大开发,重点开发建设唐家湾古村镇文化旅游景区(包括原唐家旧镇、共乐园、淇澳白石街、金鼎会同村等,珠海国际赛车、珍珠乐园等旅游资源也有待于整合)、现代教育科技文化旅游景区(包括大学园区、南方软件园、科技创新海岸等)和南湾旅游新区(包括南屏科技工业园工业游、北山杨氏大宗祠、湾仔花卉公园、海鲜干货市场购物游等)、横琴特色旅游区。

其次是中网络。也就是“两区一岛”,即斗门区、金湾区和东区海岛的旅游开发。斗门区的白藤湖旅游区已经配套成熟;御温泉也已名扬海内外;黄杨山-金台寺旅游区正在完善之中;生态农业游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挖掘。金湾区虽然成立时间短,但旅游开发也呈现良好势头。亚马逊热带风情园起步看好;平沙温泉由于香港中旅注资改造气势恢弘;飞沙滩也渐渐游人如过江之鲫;长达30千米的珠港大道不但串联起一个个新的工业园区,也将串联起一个个新的旅游区……但目前整个大西区的旅游线路安排还是单向的,没有形成环线。我们应将珠港大道、湖心路、黄杨大道构成的“U”字形结构变为“O”字形结构,使之相互之间形成一个小的闭环,将湖光山色、寺庙温泉、港口海滩等山水景观和文化景观、城市景观串联起来,而后向外辐射。东区海岛开发还需加大力度。从目前已开发的东奥岛、桂山岛、万山岛和外伶仃岛看,基础设施不足、水电供应、交通、污染等问题有待解决,旅游项目的开发尚待挖掘,动植物资源保护有待加强。特别是要乘港珠澳大桥的契机,加强与香港、澳门合作,形成珠江口海域特色旅游环线。

第三是大网络,就是整个大珠三角旅游资源的连线成网。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别人的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把本地资源与外地资源进行整合,取长补短。广深珠和粤港澳的旅游资源是完全可以整合的。今年初推出的广深珠万人美食游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以上观之,要实现旅游景点的特色性、共生性和网络化,自身的核心景点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但目前我们许多旅游景点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这关键在于景点扩容的思路、设计理念和开发主体上存在着问题。从设计理念上讲,自然资源的开发,不仅要求有独特性,同时还要强调资源开发上的文化内涵。俗话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对景区也是这样,景不在大,有文化内涵则荣,有民族和地方特色就会昌盛。小尺度的自然景点开发如果没有文化,就会失去内涵,就不会令人流连忘返。有些旅游景点建设的低水平,主要是表现在这一方面。就文化景观而言,主题公园是最容易重复的。为什么会是开发水平太低,而且互补性不强呢?关键是许多主题公园的文化原型没有对路。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幻想文化(游乐园)之间都存在互补性,有些是延伸,有些是转换,有些是对比,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没有处理好,景点规划就难以落到实处。

澳门旅游自然资源特征(举例说明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珠海旅游景点另一扩容方向,应该是由城市走向乡村,这是符合人类回归自然大趋势的。在这一过程中,就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要处理好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四种模式;而发展生态旅游则应注意三大问题。

(一)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模式选择

1、为保护而保护。这是消极的,已是被实践所否认的。为保护而保护,这是文物部门的职责,而不是地方政府目的,特别不是旅游业的目的。

2、为开发而开发。这是盲目的,是小农意识。就像农民在水乡养猪、河里养点鱼一样,养大了卖出去,取得个人利益,而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则全都不管。还有的地方把非常好的景观地带搞成墓地,能卖出去收点钱就行,根本不考虑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毁了聚宝盆去讨饭。

3、为保护而开发。如果这个景观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须是通过保护来开发的。白藤湖地带,既有沼泽地,又不完全是湿地,带有天然与人工池塘相结合在一起的特征。在珠海城区存在这样的一块地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这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完全可以统一,这在整个中国城市中也是难以找出第二个来的。白藤湖水乡这样的景观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如果被破坏了,是无法恢复的。对于这样的旅游资源,不能由一家企业进行垄断开发,必须是政府进行垄断,在高起点的规划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分片分期进行开发。

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可分成三类:一是完全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二是政府与企业进行垄断性开发。像威尼斯一样,将白藤湖水乡内的道路、桥梁由企业为主体兴建。小游船的经营权则由政府垄断,拍卖给企业经营。三是完全由政府为主体开发。如城区中的古村落的改造、水体的保护等。重要的旅游资源应取后两种开发模式。

4、为开发而保护。如石溪山的石刻、高栏岛的摩崖石刻等,只有通过开发才能得到保护。可以选择在政府严格规划的前提下,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有些项目规划好以后,可以将项目30年的经营权公开拍卖,国有资产就可以实现最大化,而且是一次性收入。上述石刻和东区海岛等项目的开发经营权,如进行公开拍卖,就可卖到很高的价钱,而后由业主们自行招商,精心策划开发。这就是政府对项目的所有权垄断,经营权放开。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澳门旅游B本文地址:http://www.66weiyou.com/aomen/post/79167.html发布于 2024-04-10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澳门旅游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