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澳门旅游B

澳门旅游穿越百年(第一次游澳门)

澳门旅游B 2024-04-19 1
澳门旅游穿越百年(第一次游澳门)摘要: 本文目录第一次游澳门澳门有哪些景点澳门有哪些博物馆一、第一次游澳门10点多离开粤通码头,过马路向左走约百余米,就到了“新马路”(葡名:亚美打利庇卢大马路),再前行200余米,街对面...

本文目录

  1. 第一次游澳门
  2. 澳门有哪些景点
  3. 澳门有哪些博物馆

一、第一次游澳门

10点多离开粤通码头,过马路向左走约百余米,就到了“新马路”(葡名:亚美打利庇卢大马路),再前行200余米,街对面就是网友介绍的“新中央酒店”。该店临街,12层楼,外貌陈旧,是二星级酒店。据说,这家酒店1928年开张,曾经是澳门的博彩中心。

还好,有房间。两人间客房定价,周五周六为港币232元/天,周日至周四则为港币150元/天。我们恰好是星期六来入住,明确告知不打折。交验一人通行证,交钱,即住进603号房。室内约十五六平方米,卫生间全天有热水,电视、电话、空调都有,惟陈设简陋、老旧,只住一晚,也算不错。

退房时间是明日下午一点以前,比内地一般酒店延长了一小时。

放下行囊,出酒店沿人行道(上有骑楼)左行数十米,即有一家“两替店”,名“瑞昌银号”,门面很小,但有一位高大的保安,有些安全感。我们拿人民币一千元,兑换了澳门币973.5元(兑换率为1.027:1)。

特地要求多给一些硬币,专为坐工交车投币用。

五、值得一看的澳门博物馆和首选景点大三巴牌坊

出“两替店”继续前行不远,左拐,见到了常在澳门图片里出现的有波浪形图案的地面,原来是用黑白两色小石块砌成波浪花纹的一个小广场,名叫“议事亭前地”(澳门有不少叫“某某前地”的地名,通常指一处建筑物前的小场地,如妈阁庙前地、亚婆井前地、岗顶前地、议事亭前地、大堂前地、板樟堂前地、白鸽巢前地等)。此处因地处议事亭(澳门市政厅前身)而得名。广场南侧是邮政局大楼,旁边的仁慈堂大楼围着脚手架,正在维修,西南正对民政总署大楼。向东北延伸渐窄成为步行商业街,直到一座天主教堂——圣母玫瑰堂(也叫板樟堂),都是这样的地面,很好看。

我们随着熙来攘往的人流,信步走到板樟堂街,本应左转,即可直达“大三巴”,哪知只顾顺着较宽的路走,竟走到葡国领事馆前,问路后,转进一条很陡的上坡路,坡顶原来就是“大炮台”。

这里是澳门半岛的制高点之一,1617年耶稣会在此修建炮台,1626年最后完成,名为“圣保禄炮台”,澳门居民多称为“大炮台”。炮台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围有坚厚城墙,下宽上窄,仿如欧洲古堡。当年曾经是澳门防御系统的核心。直到1965年大炮台才解除了军事禁区的限制,后来气象台迁入,开放为游览区。1996年将原气象台的大楼拆去,原址改建为澳门博物馆,1998年落成启用。

澳门博物馆就建在大炮台围墙里面。成人票价16元(澳门币,以下均同),65岁以上长者半价。我们交验超过65岁一人的通行证,售票小姐未看,就用电脑打出了我们的门票,共收24元。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我们似乎好久没有感受到了。

澳门博物馆以实物、图片、模型、音像等,展示澳门的历史和民俗,内容丰富,尤其是反映当地人文民俗的陈列较多,而且直观生动,内地还很少见到类似展出。上次参团经过门口,没让参观,一直引为憾事,这回终于补上。

出博物馆,由自动手扶电梯下行,就到了“大三巴牌坊”。这是天主之母教堂(即圣保禄教堂)正面前壁的遗址。1640年完全竣工的圣保禄学院及其附属教堂,于1835年遭大火烧毁,只剩下教堂的正面前壁、大部分地基和教堂前的六十八级石阶。本地人因孤立的教堂前壁形似中国传统牌坊,称其为“大三巴牌坊”,这竟成了华语世界对这个景点约定俗成的叫法。据说,“三巴”是来自葡文“圣保禄”(S.Paulo)的中文译音。

这个花岗石建的“牌坊”,仿佛是澳门的标志,不收门票,因此成了旅游团队的首选景点。内地来的旅游团,几乎都要带到此地,只见“牌坊”前后、石阶上下,挤满人群。今天,还有一对葡裔青年男女,在台阶上拍婚纱照,又添了一景,围观者众。

教堂遗址地下室建有天主教艺术博物馆与殉教者的墓室,也值得一看。

牌坊后边左侧,有特区政府旅游局咨询点,免费提供澳门旅游地图及景点介绍材料,供游人自由取阅。在粤通码头没有见到旅游资料的派发,到大三巴终于得到,对自助游很有用处。

离开大三巴,已经12点多,沿着狭窄的大三巴街、卖草地街,一路下坡,走五六分钟,又来到议事亭前地。在有名的“黄枝记粥面店”,两人合吃同样有名的鲜虾云吞面(15.5元)和猪扒面(18元)各一碗,云吞馅竟是整个的虾仁,味道尚可。

下午1点返酒店,休息到2点10分再出门。

凼仔,音dangzai,是位于澳门半岛南边的一个大岛,有三座跨海大桥与半岛相连。

从新马路乘33路大巴(票价3.3元/人,澳门的公共汽车都是上车投币,不找零钱,因缺小额硬币,我们只好投币7元),过澳凼大桥到凼仔岛,经孙逸仙博士大马路、施督宪正街,至凼仔市区“官也街”南口下车。

官也街是一条南北长约200余米的步行街,沿街全是餐馆和食品店,堪称美食街。慕名买了一杯榴莲雪糕(8元),榴莲味道很重,喜欢榴莲的朋友一定欣赏。这条街上很多食品店是专门卖“手信”的(“手信”一词,不知来源是哪里,在澳门好象是把买回去作为礼品送人的糕饼糖食肉干等,统称“手信”),经过门前,他看准你是游客,往往过分热情地递上一盘杏仁饼或用剪刀剪一片肉干,请你品尝。只要你愿意,一路吃过去,准可以把肚子填饱。

我们从官也街北口出来,沿着奥林匹克大马路朝东北方向漫步,经过澳门运动场,旁边一座过街天桥,居然设有自动手扶电梯。接着穿过一处有雕塑的下沉式广场,继续前行,到了赛马会门前,北面街中央,又是一处不要门票的景点——“四面佛”。佛像不大,安放在一座四方亭子里,金光灿烂,供奉颇丰。上次跟团来过这里,这回看得仔细些。

见天色尚早,为省时间,我们打的去“土生葡人住宅式博物馆”,司机开到施督宪正街南边兵房斜巷口,说上去就到(刚过起步价,付11元)。原来离官也街很近。走了一段上坡路,又下坡,海边建有五座住宅小楼,就是很别致的博物馆了。门票5元(65岁以上免票)。这几栋小楼,外墙粉刷为浅蓝绿色镶白边,面向一条“海边马路”和一排高大古老的榕树与花坛。

第一栋即是“土生葡人之家”,两层楼,有起居室、餐厅、厨房;卧室、卫生间等,里面摆放着十九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中的各式家具和日用品,展示了一个传统的澳门土生葡人家庭生活情景。第二栋名为“海岛之家”,用图片和模型介绍凼仔和路环两岛百年来的变迁。这两栋展馆,可以具体地了解早期葡人在澳门殖民地的生活。第三栋为“葡萄牙地区之家”,陈列了葡国大陆和周边群岛等地区的民族服饰、手工艺品等。东边两栋没开放。

展馆后面山坡上,有一座“嘉模圣母教堂”,旁边山丘为一小公园,丘顶立一葡国诗人塑像。

随后,我们由嘉模斜巷下坡左拐,步行不远,又来到官也街。这里有很多家葡国菜餐厅,如“木偶”、“熊猫”、“公鸡”、“小飞象”等。我们到规模稍大的小飞象进晚餐,点葡国鸡一份、马介休饼一份、什菜汤一份、西洋炒饭一份,合计121元,另加12元小费,共付133元。味道尚可。所谓马介休饼,其实是掺了少量咸鱼肉之土豆泥、油炸成橄榄形的土豆丸子。什菜汤即西红柿、莲花白、土豆浓汤。葡国鸡和我们常吃的土豆炖鸡块差不多,一份有七八块鸡块,有一种特别的香料味儿,汤汁也很浓。西洋炒饭近似扬州炒饭。总之,还适合我们的口味。

饭毕,又至一家著名的手信店——钜记饼家,买了杏仁饼、蛋卷、各种肉干等“手信”,经不住店员的热情推荐,一样一点,竟装了一大包,合计186元。

7点出官也街北口,仍乘33号大巴(投币7元)返回澳门半岛,在葡京酒店下车。只见赌场门前,闪烁的彩色霓虹灯下,内地来的游客麇集。上次我们也进去观光过,但于此道素无兴趣。这回只在近旁经过,原来准备去南湾湖看音乐喷泉,后因湖畔施工,要绕远路,遂作罢,沿殷皇子大马路漫步北行至新马路,返回新中央酒店。

放下东西,又出来逛街。议事亭前地搭有舞台,正在演出节目,纪念澳门回归六周年。入夜,步行街仍很热闹,我们在麦当劳买一杯可乐解渴(大杯7.5元),又信步走到大三巴,月光下灰蒙蒙的“牌坊”,更显出岁月的沧桑。

活动了整整一天,还不太觉得累,冲了个热水澡,11点就寝。

七、集中多处世界遗产建筑的岗顶

12月11日晴,北风甚劲,开始降温,不过天气宜人。

7点起床,先到议事亭前地,趁行人尚少,抓紧拍了多张以波浪形图案地面为背景的照片。昨天人流不断,图案拍不完整。此时风大,又回酒店加衣。随后,又至民政总署大楼右侧小街(苏雅利医士街)内一小吃铺进早点:二人合吃皮蛋瘦肉粥一碗(大碗,8元)、白粥一碗(2元)、萝卜糕一碟(4元)、油条一份(一根切小段,2.5元),合计16.5元。这家小吃铺,门面不大,倒还干净,多为本地人在此用餐,口味正常,价钱也不算贵。

早点毕,由小吃铺对面小街(东方斜巷)上坡走不远,就是“岗顶前地”,地面用彩砖镶有星形图案,也是在画片上见过的。“岗顶”者,原是一处山头,古称磨盘山,现在遍布楼宇,只有从陡斜的街道看出早先的地势。岗顶有多座历史建筑已被列入世界遗产,计有:圣若瑟修院、何东图书馆、岗顶剧院(伯多禄五世剧院)、圣奥斯定教堂(龙嵩庙)等。

据资料介绍,圣若瑟修院是耶稣会士在1728年创办,二百多年来,培养了许多教会人才,分布在中国和东南亚各地,这所修院,被老一辈澳门人誉为澳门天主教的“少林寺”。

这几处世界遗产,现在都暂不对外开放。我们只好在墙外观赏一番,拍了几张照片之后,沿龙嵩正街下坡,又回到新马路。

八、由二龙喉公园坐缆车上东望洋山

今天的第二处观光点是东望洋山,要先到二龙喉公园坐缆车上山。

由新马路到公园门口的6号巴士久等不到,于是改乘2号巴士到二龙喉附近(投币2.5元×2),该下车时,巴士上四五位澳门市民争相提醒我们要下车了,并指示步行路线。在澳门常常能感受到本地市民对内地游客的这种关照。

二龙喉公园在东望洋山(又名松山)北端西侧,建有缆车直上山顶的“松山市政公园”,缆车票成人双程3元,65岁以上老者2元,全程只用一分多钟。上山后,我们顺着绕山一周的健身径,漫步至山顶南端,登上东望洋炮台,其上建有一座灯塔和一座小教堂。

据资料介绍,炮台修筑在澳门半岛的最高山岗——东望洋山(海拔90米)上,以山命名,始建于1622年,三百多年来一直是军事禁区,直到1976年葡国军队撤出澳门后,才辟为旅游点,至今还保持原貌。

炮台上的灯塔,建成1864年,次年9月24日正式启用。它是中国东南沿海第一座灯塔。1874年9月因风暴受损,后来重修,于1910年6月29日重新启用,至今仍在使用。灯塔高13.5米,通体白色,塔内分三层,旋转射灯设在塔顶。东望洋灯塔是澳门著名的城市标志,灯塔所处的经纬度(北纬21度11分,东经113度35分)即为澳门的地理坐标。

我们上午来到炮台,除了一位清洁工和我们两人外,竟没见其它游人。在灯塔周围拍照,角度都不太好。忽然发现,台阶旁边有一平台,那里可以眺望澳门半岛全景,也能完整的拍到灯塔和教堂。平台中央,立有一根圆柱,好象是供安放测量仪器用的。只要天气好,这处平台应该是俯瞰澳门半岛摄影的最佳位置之一。

从炮台下来,原路回到缆车站,用双程票坐缆车下山。

九、到路环岛黑沙海滩吃烤秋刀鱼

从二龙喉公园出来,左拐前行,沿士多纽拜斯大马路向西南走,穿过一高架桥走不远,路旁有一用玻璃隔成、有坐位的很精致的小车站,站名得胜花园。马路斜对面是“国父纪念馆”,这次就不去了,留待下回。在玻璃车站候车时,一位也在候车的本地老先生用广东调的国语,很费劲又很认真地向我们介绍去黑沙海滩要乘26A号巴士,好象要看着我们上车才放心,后来他的车先到,老人遗憾地跟我们告别。等了20多分钟,26A号巴士才到。黑沙海滩在路环岛的东南边,从澳门半岛到路环市区票价4元,到黑沙海滩票价5元。我们俩上车投币10元。

路环岛在凼仔岛南面,现在两岛之间已填海连成一片,以一条“路凼连贯公路”相通。这条公路北段,路中间的隔离带上安置了十二座大型“生肖”雕塑,形象颇为逼真。

路环全岛几乎大部是山地,狭窄的市区在岛的西南海滨。黑沙海滩位于路环岛东南的黑沙湾畔,延伸约1500米,面向外海。海滩沙质很细,确实是黑色的沙子,不过看起来有点像淤泥。巴士终点直达海边,沿岸也有一些泳场设施,看来夏天这里一定很热闹。今天不巧得很,风大浪高,海水浑浊发黄,海滩上没有几个人。

站在海边,远望西北面的山巅,可以看到一尊洁白的妈祖塑像,那里建有妈祖文化村,以后有机会再上山瞻仰。

巴士站附近的海滨,有一排卖烧烤的摊档,我们在一家名叫“正宗肥佬”的小摊,吃烤秋刀鱼一条(10元)、烤鸡肉2串(2元×2),共付14元。味道还不错。

时已近12点,又乘26A号巴士返回澳门。

十、到“三盏灯”吃缅甸椰汁鸡面和鱼汤粉

12点半回到新中央酒店,随即退房,并在前台寄放背包和一袋钜记手信。

按计划,今天午餐是去“三盏灯”吃缅甸风味的粉面。为省时间,打的前往。出租车在弯弯曲曲、大都是几乎只能容一辆车通过的窄街小巷里穿行,司机倒很从容,七八分钟就到了(14元)。在地图上量得,新马路与三盏灯之间直线距离不过1200米,从的士打表看,应该走了2.5公里,可见路线之曲折。

“三盏灯”是在老城中心五条街道的交汇处、直径不足百米的一个小广场,又名嘉路米耶圆形地。附近餐馆甚多,又以缅甸华侨开的粉面店居多,著名的如雅香、雅馨等餐厅。原来二三十年前,有许多缅甸等东南亚的华侨移入澳门,多聚居在三盏灯一带,他们也带来了南洋风味的特色饮食,渐渐使这里以“东南亚美食区”而闻名。

按照网友介绍,我们找到街角一家名叫“成群小食店”小铺子,门面宽不足3米,内设五六张小餐桌,但门口有四五位本地人在排队候座,就是这家了!我们也加入排队行列,等候片刻终于落座,只见一位老板模样的中年男子在忙前忙后。这种人气旺的本地小店,尽可放心用餐。我们点了鱼汤粉(12元)、椰汁鸡面(12元)、缅甸捞面(11元)各一碗,共付35元。味道的确不错,尤其是鱼汤粉滋味最鲜美,汤内有土豆泥,甚糊,加上不知名的香料,十分可口。捞面其实就是一种作料特别的凉面,还配一碗香浓鱼汤,也与众不同。头一回品尝缅甸粉面,都合我们南方人的口味,果然名不虚传。

午餐毕,在街边饮料店买蜜柚茶一杯(热饮,6元),向北走不远就是高士德大马路,乘5号巴士,直达妈阁庙(投币2.5元×2)。

妈阁庙前,游人如潮,我们上次跟团来过,这回就不进去参拜了。

海事博物馆在妈阁庙对面海边,上次旅游团因时间所限,没让参观,这回来补课。门票成人平日10元,周日5元;65岁以上免费参观。

这座博物馆,主要反映中国澳门和葡萄牙在海事方面的历史。澳门地处珠江口,之所以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跟这里优越的地理位置也有很大关系。博物馆的陈列大楼,据说就建在相信是当年首批葡萄牙人登岸的地方。展厅内首先介绍中国南部和澳门渔民的生活情况。在一个活动布景小舞台上,“妈阁庙的故事”叙述了渔民的保护神妈祖来到澳门的传说,而“妈阁”后来成了澳门葡文名字的起源。

楼上的展厅有各个时代的船舰模型,制作很精细,还有历史上航海大发现的路线图以及许多与航海技术有关的工具、仪器等,令人大开眼界。

特别吸引我们的是一具“天穹星座演示仪”,按下展台按键板上某星座名称,装在屋顶半球形的天穹上则亮出这一星座的主要恒星,位置准确。从未见过这样生动、直观的教具,似乎制作也并不复杂。还有的参观者在这里特意寻找自己的星座,看看是什么样子,也很有趣。

进博物馆之前,我们的数码相机电池用尽,此后再未拍照,十分遗憾。

从海事博物馆陈列大楼出来,才3点多。在馆前广场的大帐篷下,有数十组白色桌椅,我们在这里休息了半小时,看看海港的景色,对比妈阁庙前的熙熙攘攘,这边倒显得很清静。

接着,我们经过妈阁庙前地,顺着妈阁上街往南行,不一会儿,就来到西湾湖边,这是填海形成的人工湖。湖的西岸像两个相连的S形,背靠西望洋山(又叫妈阁山、主教山),沿岸顺着旧海堤是一条很安静的湖滨路,叫“民国大马路”,有树、有花坛,隔不远还有坐椅,真是休闲的好去处。湖对岸是“观光塔”,远方可看到西湾大桥和澳凼大桥,在下午的阳光下,非常适合拍照,相机没电,我们望景兴叹,可惜,可惜!

与西湾湖一堤相隔是南湾湖,这边比西湾湖要大一倍,也是人工湖,岸线呈半圆形,南面是新填海区。我们下到湖畔,见到一大片木板建的看台,湖中央有供划艇比赛的区域和音乐喷泉。喷泉大概要到晚上才演示,白天湖面静悄悄的。面对南湾大马路,有一座基调粉红色的两层建筑,十分醒目,对照地图,才知道那就是澳门特区政府总部。这座建于1849年、表现出南欧建筑风格的楼房,以前是澳督府。

离开南湾湖,又来到热闹的新马路,议事亭前地依然游人如织。我们进到民政总署大楼里面的庭院小坐,这里比外边清静多

二、澳门有哪些景点

1、澳门历史城区是一片以澳门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其间以相邻的广场和街道连接而成,包括22座建筑及8个广场前地。澳门历史城区于2005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v)(vi)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澳门世界遗产:妈阁庙、港务局大楼、亚婆井前地、郑家大屋、圣老楞佐教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岗顶前地、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大楼、圣奥斯定教堂、民政总署大楼、议事亭前地、三街会馆(关帝庙)、仁慈堂大楼、大堂(主教座堂)、卢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吒庙、旧城墙遗址、大炮台、圣安多尼教堂、东方基金会会址、基督教坟场、东望洋炮台(含东望洋灯塔及圣母雪地殿圣堂)。

3、博物馆及展览厅:澳门博物馆、澳门海事博物馆、澳门葡萄酒博物馆、澳门艺术博物馆、澳门回归贺礼陈列馆、澳门科学馆、玫瑰堂生物宝库、圣若瑟院珍藏馆、天主教艺术博物馆、澳门国父纪念馆、澳门林则徐纪念馆、澳门消防博物馆等。

4、教堂:大三巴牌坊、大堂(主教座堂)、圣母雪地殿圣堂、主教山小堂、路环圣方济各圣堂、圣弥额尔小堂、嘉模圣母堂、花地玛圣母堂、九澳七苦圣母小堂、马礼逊教堂、圣安多尼教堂、圣奥斯定教堂、玫瑰堂、望厦圣方济各小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圣老楞佐教堂、望德圣母堂。

5、庙宇:妈阁庙、观音堂、莲峯庙、莲溪庙、菩提禅院、谭公庙、关帝庙(三街会馆)、哪吒庙。

6、公园:白鸽巢公园(贾梅士花园)、何贤公园(香山公园)、宋玉生公园、艺园、二龙喉公园、螺丝山公园、卢廉若公园、南湾花园(加思栏花园)、纪念孙中山市政公园、得胜花园、华士古达嘉马公园、望厦山公园、氹仔市政公园(嘉模公园)、花城公园、石排湾郊野公园、路环山顶公园和妈祖像、黑沙水库郊野公园。

7、炮台:大炮台、望厦炮台、加思栏炮台、东望洋炮台(包括圣母雪地殿圣堂及灯塔)。

8、其他景点:澳门大熊猫馆、澳门旅游塔会展娱乐中心、澳门渔人码头、妈祖文化村、关闸、金莲花广场、观音莲花苑、华士古达嘉玛纪念像、冼星海纪念铜像、澳门档案馆、伊斯兰清真寺及坟场.

三、澳门有哪些博物馆

1、澳门的保安部队博物馆,是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兵营斜巷澳门保安部队事务局大堂内的博物馆。保安部队博物馆陈列的是具有历史价值的军、警用物品和昔日保安部队所使用的物品。除实际使用的军用物品外,博物馆还展示昔日保安部队的照片、保安部队事务局(即加思栏兵营)和关闸边检大楼的建筑物模型。

<a href=澳门旅游穿越百年(第一次游澳门)" title="澳门旅游穿越百年(第一次游澳门)" >

2、地址:半岛连胜马路2-6号(近镜湖医院)

澳门旅游穿越百年(第一次游澳门)

3、澳门海事博物馆的主题不但反映了澳门历史与大海之间的密切联系,还有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和葡萄牙在海事方面的历史,说明了大海对人类及文化所具有的重要性。博物馆的所在地相信是当年首批葡萄牙人登岸的地方。

4、门票价格: 10-未满18岁,澳门币5元(周一至周六);

5、 18-未满65岁,澳门币10元(周一至周六)3元(星期日);5元(星期日),

6、“海底漫游”模拟器票价:澳门币15元/2人

澳门旅游穿越百年(第一次游澳门)

7、开放时间: 10:00-17:30,逢星期二休馆

8、民政总署辖下澳门艺术博物馆是澳门文化中心组成部分之一,为澳门唯一以艺术及文物为主题的博物馆,也是澳门最大的视觉艺术展出空间。博物馆于1999年3月19日开幕,总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展览面积接近四千平方米,馆内收藏中国书画、印章、陶瓷、铜器、西洋绘画、现代艺术及摄影作品等珍贵艺术品及文物。博物馆楼高五层,馆内有各类展览馆共七个。四楼为中国书画馆及中国陶瓷馆,主要陈列馆藏中国古书画与广东石湾陶瓷。三楼及二楼各有一个专题展览馆,举办各类专题展览,展出由其他地区或艺术家借出之艺术品。历史绘画馆位于三楼,展品是以外销画为主的西方绘画及描绘澳门风情的欧洲版画,其中包括英国人钱纳利与其中国弟子关乔昌的作品。一楼及零层分别设有大堂展区与零层展区,主要展出馆藏艺术作品及外地作者、澳门新一代的艺术家创作。演讲厅位于一楼,可容纳一百多人,备有幻灯、录影等放映设备,经常举行各类专题研讨会及讲座。附设多媒体图书馆,置有与艺术相关之书籍、有声读物及国际互联网,供读者免费使用;并设有视听间,可让公众免费欣赏四百多出中外经典电影。另外,零层还置有工作坊,经常举办各类艺术课程,供有兴趣人士参加。

9、开放时间: 18:30停止入场,周一休馆。

10、地址: avenida xian xing hai(冼星海大马路)

11、澳门大赛车博物馆位于澳门高美士街的新口岸旅游活动中心内。它是澳门政府为了纪念格兰披治大赛车活动而建造的,于第四十届格兰披治大赛举行之际,即1993年11月18日隆重开幕,1995年开放,面积近80平方米。

12、地址:半岛高美士街431号旅游活动中心内(近红酒博物馆)

13、博物馆收藏了众多百年前人类用来听音乐的机器和各类古董电器,除了近距离参观外,您更可欣赏到古董音乐及留声机所发出一个多世纪前的美妙音乐;亲身体验人类科技先驱者的无比智慧,謱您见证音乐电器百年来从手动到电动的发展历程。

14、地址:澳门草堆街13-15号太平电器广场三楼

15、天主教博物馆位于大三巴牌坊后,于1996年10月对外开放。博物馆建于数百年前被烧毁的圣保禄教堂原址,现存的大三巴牌坊就是圣保禄教堂的前门外壁。博物馆展室在地下层,陈列多件宗教艺术品,表现澳门丰富的传教历史。收藏的展品中有图画、雕刻、及礼仪装饰品等,这些有代表性的展品,都是从澳门所有的教堂的修院的收藏品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它们都是十六至十九世纪的作品,属本地教会所有,并由教会捐献给博物馆珍藏。博物馆内有一长方形玻璃展柜把展馆分为内外两部分,人们可沿两条路线欣赏展品。在展馆的内侧,值得一提的有:一个罕有的十七世纪印葡作品木制圣弥额尔大天神;一座十七世纪木制的,面容纯洁无邪的无原罪圣母像;象牙制的小雕塑澳门的庇护使者——圣约翰洗者,以及澳门第一座教堂的守护神——圣安多尼。此外,还有一些大型雕像及油画。博物馆的隔壁为墓室——小堂,建于当时天主之母学院主教堂的地点,存放有日本和越南殉教者的遗骨以示尊重。从小阳台进入墓室参观后,便进入神圣殿堂,此时应该保持肃静。如果体验此处的宗教气息,可以仔细观看一座刻在大理石上的祭坛,在这独一无二的巨石上,竖立着一个十字架和一座圣体龛。

16、邮位于市中心区邮政局大楼内,展出物品包括邮票,邮政设备,人工制品,澳门第一间电台录音室,和一九三零年的自动电话交换中心,以及一些有关照片。讲述一九三七年泛美航空运载澳门第一批空邮信件。

17、地址:澳门半岛澳门市中心区邮政局大楼内

18、仁慈堂大楼,是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议事亭前地旁边的砖石建筑物,为澳门慈善机构仁慈堂的物业。2005年以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仁慈堂大楼的地下是澳门政府部门公证署的办公室,二楼则为仁慈堂博物馆。仁慈堂昔日为澳门老居民提供了生活上的帮助,对於当时以庙会文化为主的老居民来说,仁慈堂又称为支粮庙。其会址仁慈堂大楼白色的外墙展露朴实安静感觉,与其慈善为怀的形象不谋而合,就像白衣天使穿白袍一样。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仁慈堂与澳门龙头产业博彩业有密切关系。原来澳门是中国最早正式发售中西式彩票的地方,而第一批以慈善为目的彩票就是由仁慈堂发行。要参观仁慈堂大楼,请从其右巷进入,直上2楼的博物馆,可参观仁慈堂创建者贾尼路澳门天主教第一任主教)的全身画像、头颅遗骨和陪葬品十字架。在靠墙的位置摆放了一个铜钟,是白马行医院使用过的。这所医院是仁慈堂在澳门建造首间以及中国境内第一所西医院。在墙的另一面,还看到有关天主教会的祭器用品,如18世纪象牙雕刻的圣母像,都是别具一格的珍贵文物。仁慈堂右巷,现时成了不少游客拍照留念的地方,尤其到了晚上,巷子尽头的墙上所挂的灯饰光亮一片,吸引游人的注意。在巷子尽头有一蹲半身铜像,就是刚才提及的仁慈堂创办人贾尼路主教的雕像。

19、澳门博物馆座落于大炮台上,这样的选址再恰当不过了,因为葡萄牙人最早的落脚点就在那里,是城市的心脏。俯看内港的大炮台山被耶稣会士选中,他们在那里兴建了炮台、神学院及教堂,俗称"大三巴"。大炮台的兴建整整用了九年的时间,1617年动工,1626年竣工,1835年,在一次台风中,因失火毁了神学院以及大炮台的大部份建筑和教堂,只有教堂的前壁(俗称牌坊)得以幸免。随着时间的推移,围墙内的地盘变成了气象台的驻地,亦成了市民和游客常到的公园,该地点还经常用来举办户外庆祝活动,澳门音乐节的歌剧节目亦曾在那里演出。澳门博物馆的筹建工作于一九九五年四月正式开始运作,将大炮台辟为博物馆。而博物馆工程亦于九六年九月动工,于九八年四月十八日建成启用。建馆工程包括两部分:位于大炮台的博物馆展览大楼及位于北面山丘的博物馆行政大楼,总面积为2,800平方米,实际展览面积约为2,100平方米,呈不规则四边形。所有的古城墙均被修复,大炮亦面目一新,原先的入口再次向公众开放,还在该入口处附近设置了一家茶座和一间商店。游客可自大炮台尽享澳门及其离岛的美景。昔日的游客需徒步穿越院子和长长的石阶才能到达炮台的大门,由于在建造博物馆时,进行了挖掘工程,所以今天的游客可从另一个有电动梯的入口,进入炮台。在博物馆前面的院子里有一个露天茶座供游客享用,一间商店,出售图书和各种纪念品,还有在博物馆内展出了本地艺术家谭劲制作的艺术品的石膏复制品。

20、开放时间: 10:00-18:00;星期一闭馆;每月15日免费开放

21、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马交石炮台马路,由澳门邮政局管理。早在1988年,邮电司已在议事亭前地的邮政局大楼内设立邮电博物馆,但是不对外开放。其后经过5年的筹备,澳门通讯博物馆终于在2006年3月1日,由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中国邮票博物馆馆长朱熠和香港特区政府邮政署署长蒋任宏等主持启用。

22、地址:半岛马交石炮台马路7号(港澳码头北侧)

23、地址:半岛妈阁斜巷23号友成大厦地下(近妈阁庙)

24、电话:(00853)28921007,(00853)62832206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澳门旅游B本文地址:http://www.66weiyou.com/aomen/post/90306.html发布于 2024-04-1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澳门旅游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