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工商管理在澳门的就业方向与前景
工商管理在澳门的就业方向与前景
澳门社会是个实用行社会,研究类人才、学科较少并且缺少相应的工作。商科在澳门还是较为吃香的,特别是找私企还不错。
澳门社会是个实用行社会,研究类人才、学科较少并且缺少相应的工作。商科在澳门还是较为吃香的,特别是找私企还不错。
不过想要就业面广就学酒店或者旅游、会展。
澳门旅游大学未来前景(工商管理在澳门的就业方向与前景)" title="澳门旅游大学未来前景(工商管理在澳门的就业方向与前景)" >
1、学医,是技术类的专业。越老越吃香。但是,如果您想就业好,您就要读名牌医学院,至少在您所处的就业环境中要有影响力。
2、工商管理比较空,但是澳门这个城市似乎比南充更吸引人。
你可以先比较一下两所学校的知名度,然后再作决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充套件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阶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了解市场经济的执行机制,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专门人才,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l.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2.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应用技能;
3.了解中外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及应用前景;
4.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
5.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资本论》、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毕业实习,-般安排12周。
相近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国民经济管理贸易经济保险金融工程信用管理网路经济学体育经济投资学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房地产经营与估计统计学国际文化贸易税务税收
(仅供参考。漫漫人生路,掌握在你手中!)
职业概况:此职位分布在各行业中,但一般只有比较大的公司和**中经济决策部门才会设定。主要负责各种市场资料的收集和分析,随着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调查和分析的重要性也将越来越明显。
职业概况:将“世界工厂”生产的产品,销售给国外客户;为国内客户寻找国外货源;组织国际贸易货物物流等。有相当一部分外贸人员在经验成熟后,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外贸公司。
职业概况:只要有产品和服务在出售,就会有销售的职位在招聘。对于以技术为背景的行业里面,例如电讯、软体等,销售的需求仍然会持续走高。即使在非技术领域,销售职位也一直是市场需求最旺盛的职位类别之一。
职业概况:刚出校门的大学生首先谋得的管理职位大都为一线管理人员,例如生产管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金融管理等等。
二级学科: 020101政治经济学 020102经济思想史 020103经济史 020104西方经济学 020105世界经济 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二级学科: 020201国民经济学 020202区域经济学 020203财政学(含∶税收学) 020204金融学(含∶保险学) 020205产业经济学 020206国际贸易学 020207劳动经济学 020208统计学 020209数量经济学 020210国防经济
南开大学工商管理(拍卖与典当方向)
简称拍卖典当专业,是我国第一家本科的拍卖专业,培养具有拍卖典当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本科优秀人才。
天津蓝天国际拍卖行有限公司总经理、拍卖师
培养具备市场营销和拍卖典当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拍卖典当行业和***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市场策划、拍卖与典当实务的专业人才。
微观经济学、巨集观经济学、营销战略管理、消费者行为、博弈论、管理沟通、公关理论及务实、社会心理学、社会学概论、商务谈判、现代广告学基础知识、经济学基础知识、产权经济学、管理学概论、财务会计学基础、市场营销、金融学概论、法学基础、电子商务、拍卖概论、典当概论、拍卖典当法律法规、动产评估、不动产评估、无形资产评估、中国物质文化史、文物学概论及实务、宝玉石学、中国美术绘画史、中国书画鉴赏、西洋古玩与西洋画鉴赏等课程。
04级这个假期开始第一次暑期实习,王哲老师很好,负责了大部分报名实习学生的分配问题,大家都有很好的单位实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为理论学习的补充,为毕业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拍卖与典当行业属于复兴的新兴行业,前途还算光明
在企业中从事资讯收集、管理工作,但就业机会少
这专业不是很好,建议转专业,太湖学院的会计是不错的专业
此外,主要从事企业、文化、体育交流活动的策划专案管理师,帮助企业和个人进行管理咨询、战略规划管理咨询师等其他工作岗位也是工商管理毕业生不错的就业选择。
总体来说,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分类多,适用面广,对口行业比较多,在未来五年内,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会保持比较好的态
恩,这是我从别的地方拿来的,我也是学这个的,就业面应该挺广的,加油咯。
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序加速,中国加入WTO必将进一步带动国内市场经济的繁荣,外来资本准备拓展中国市场,缺乏现代管理理念指导的中国传统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他们弥补缺陷的唯一出路就是引进人才,实现自我改造,向管理要效益也成了目前国内许多大中型企业的共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持续升温。
近年来,国内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需求持续走高,他们在企业外部战略和内部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般大中型企业在企业内部都设立有人力资源部,主管企业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核,人事排程等相关事宜。过去大学是没有专门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它只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有志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准毕业生如果能善用学校的实习安排,尽量争取到一些大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见习,熟悉招聘、考核等日常工作流程,以及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工作技巧,将得到很好的发展。
继物资资源、人力资源之后,素有"第三个利润源"之称。物流的职能是将产品由其生产地转到消费地,从而创造地点效用。物流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产品、服务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
与其他学科专业相比,工商管理毕业生中出国和考研的比例并不高。一方面,管理类专业在发达国家也很热门,留给外国留学生的空位相对较少,因而导致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出国深造受阻。另一方面,由于专业限制,一般学校的MBA要求申请人必须具备几年以上的管理经验才能报考,而一般院校开设的MBA进修课程收费又比较高,这也是毕业选择先就业的主要原因。
有很大一部分职业经理人的成长最开始来自基层锻炼经验。虽然说很多企业(一部分外资企业除外)目前开出的待遇水平让人难以接受,但从长远来看,对职业发展还是非常有帮助职业经理人的。课堂上讲授的理论一般比较抽象,必须结合工作实际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具有一定年限工作经验的MBA毕业生在人力市场将很受欢迎。
市场营销岗位市场需求量大,入行要求低,高阶营销岗位收入丰厚使得无数求职者纷纷加入市场营销岗位的角逐。从历年人才市场统计资料来看,市场营销职位的需求经久不衰。销售职位的供需两旺一直是职场的一道风景线,即使在不同行业,市场营销类职位也总是招聘的热门。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对售后服务要求的提高,对销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素质要求会更高。相对于其他专业的从业人员来说,工商管理的毕业生在与市场营销相关的市场管理和专案策划领域更能有出色的表现。
与其他学科专业相比,工商管理毕业生中出国和考研的比例并不高。一方面,管理类专业在发达国家也很热门,留给外国留学生的空位相对较少,因而导致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出国深造受阻。另一方面,由于专业限制,一般学校的MBA要求申请人必须具备几年以上的管理经验才能报考,而一般院校开设的MBA进修课程收费又比较高,这也是毕业选择先就业的主要原因。
工商管理(或工商企业管理)是一个很综合的专业,学习范围广泛,思路较其他专业的学生比较开阔,但是相反的,正是因为其开阔性,造成该专业学生学而不精,没有什么专业优势。
工商管理类似于市场营销专业,工商管理本科所学的专业知识大致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市场营销,二是人力资源管理,三是财务管理,四是生产管理。这个专业的特点是学习面比较广,但是学得不够深,多而浅,纯理论。
做人事不及人力资源专业学生,做财务不及会计。学的很多,但都不精通,就业面广,但没有对口的,没有明确的工作岗位,几乎没有一家公司标明招工商学生,大多经管类工作都能做,由于没有专业优势,很多学生从事销售、生产岗位,女生大多做文秘、前台,或者转做人事、考会计资格证。都做着和管理无关的工作,事实上刚出来空有理论缺乏经验,又能管理谁,从底层做起,除非个别人士能力很强或者出身名校能够从事一些助理、管理类岗位,大多数都做着销售、生产或其他的底层工作,打杂,打下手,慢慢积累经验,而所学知识几年之后才能用上,到那时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更多的是工作中的积累,在工作中学习,管理重在实践。
如果不想考研,又非名校不建议,不如学一门技术,即使在底层也能用上。慢慢提高专业技能,几年之后也能升职,提升管理能力。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阶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干课程:主干学科:经济学、工商管理\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巨集观经济学、管理资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一般安排10--12周。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相近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商品学审计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商务导游会计电算化汽车营销专业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方向的不同,工商管理各个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取向差别还是非常明显的。大致说来,工商管理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就业选择:(一)一般传统管理类岗位由于专业性不太强,在人才市场上,没有经验或经验不足的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应聘一般传统管理类岗位将收到有技术背景并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其他专业毕业生的有力冲击。课堂上讲授的理论一般比较抽象,必须结合工作实际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企业一般会安排管理专业的新员工下基层接受相应的锻炼,以积累进入管理层所需的经验。这是一个过渡时期,相应的薪酬标准也很低,民营企业的新人月收入一般在1500元以下徘徊,外资企业开出的薪酬标准也不会超过3000元。这样的现实可能与许多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值存在巨大的落差。不少毕业生由于无法接受而选择离开。管理是一门“人”学问,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独之秀职业顾问建议准毕业生们要做好转变角色定位的心理准备,切勿好高骛远而落的一事无成。利用课余时间去企业参加实习增加工作经验是不错的职业铺垫,准毕业生们接触基层有助于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企业的组织架构、运营模式。还能在日常工作中率先建立起个人的社会关系网路为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一切,对于一个年轻管理者的成长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能越快融入社会适应工作的人就越有希望获得成功。(二)市场营销类岗位市场营销岗位市场需求量大,入行要求低,高阶营销岗位收入丰厚使得无数求职者纷纷加入市场营销岗位的角逐。现代商业社会经营与销售的好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兴衰。发展中的中国更需要有专门商品知识的营销人员。相对于其他专业的从业人员来说,独之秀职业顾问指出,工商管理的毕业生在与市场营销相关的市场管理和专案策划领域更能有出色的表现。行业竞争加剧对销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独之秀职业顾问建议毕业生和准毕业生们不妨根据自身的职业定位和兴趣爱好,选择某一行业的某家领军公司切入,深入研究该行业的销售模式、销售渠道以及经典的营销案例等,有目的地培养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三)人力资源管理类岗位目前,国内大学没有专门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而工商管理的设定了一门专业课。但是,今年来,国内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需求持续走高,他们在企业外部战略和内部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般大中型企业在企业内部都设立有人力资源部,主管企业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核,人事排程等相关事宜。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薪酬相对较高,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规模较大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新员工一般每月可以拿到3000以上,资深的人力资源管理经理月收入则大致在1万至2万上浮动。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高阶管理人员比一般管理人员更容易成长为职业经理人,步入高职高薪的金领行列。当然,好的工作岗位竞争也非常激烈。独之秀职业顾问建议有志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准毕业生们不妨善用学校的实习安排,尽量争取到一些大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见习,熟悉招聘、考核等日常工作流程,以及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工作技巧。工作满一年的新人则可以考虑考取国家认可的“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书,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添砖加瓦。(四)物流管理类岗位物流,继物资资源、人力资源之后,素有有“第三个利润源”之称。物流的职能是将产品由其生产地转到消费地,从而创造地点效用。物流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产品、服务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对压缩物流成本的诉求已经转化成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物流管理人才被列为12类紧缺人才之一,市场需求量超过600万。物流管理又分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和第三方物流公司物流管理两类。这是个比较注重管理经验的岗位,一般新人的待遇根据所服务的行业的不同而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但是高阶的物流操作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一般的管理岗位,年薪可达到10到20万之间。物流管理岗位的特殊性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物流、法律、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外语的要求也比较高。独之秀职业顾问建议学有余力的准毕业还可以适当的参加一下全国报关员、跟单员资格认证,有利于熟悉物流操作流程和提高物流规划意识此外,主要从事企业、文化、体育交流活动的策划专案管理师,帮助企业和个人进行管理咨询、战略规划管理咨询师等其他工作岗位也是工商管理毕业生不错的就业选择。与其他学科专业相比,工商管理毕业生中出国和考研的比例并不高。一方面,管理类专业在发达国家也很热门,留给外国留学生的空位相对较少,因而导致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出国深造受阻。另一方面,由于专业限制,一般学校的MBA要求申请人必须具备几年以上的管理经验才能报考,而一般院校开设的MBA进修课程收费又比较高,这也是毕业选择先就业的主要原因。总体来说,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分类多,适用面广,对口行业比较多,在未来五年内,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会保持比较好的态势。
。。我就是北工商的。。一般来说吧,这个专业出来都在银行金融或者投资保险这种行当里做事儿的,看你工作能力了,有好有坏,当经理主管的也有,当一般文职人员也有,不过我以前学的是国经贸,现在出来搞过网游美工,现在在IT行当里。很难说具体就业,看个人兴趣和目的了,有空来 CBD之窗看看吧
二、广东未来的增长极在哪
笔者认为,广东未来的经济增长极,不在粤东就是在粤西!
一.广东理论上与实际上的经济极,有多少极?
广东省下辖21个地级市,共分为四大地区,分别是:珠三角地区、粤东地区、粤西地区、粤北地区。其中,广东省四大地区分别包括的地级市有:
(1)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东莞市、中山市、珠海市、江门市、肇庆市、惠州市,共9个地级市;
(2)粤东地区,包括: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梅州市,共5个地级市;
(3)粤西地区,包括:湛江市、茂名市、阳江市、云浮市,共4个地级市;
(4)粤北地区,包括:韶关市、清远市、河源市,共3个地级市。
2.广东省理论上的经济极,是4极:
既然广东省下辖的21个地级市,共划分为四大地区。那么广东省理论上的经济极,就应该是4个极,分别是:珠三角地区经济极、粤东地区经济极、粤西地区经济极、粤北地区经济极。然而实际上,广东省却并没有4个经济极那么多,这是为什么呢?
3.广东省实际上的经济极,是3极:
广东省理论上的经济极是4极,然而实际上的经济极却是3极,分别是:珠三角地区经济极、粤东地区经济极、粤西地区经济极。其中珠三角地区经济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珠三角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珠三角都市区、珠三角一体化;粤东地区经济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潮汕城市群、潮汕揭城市群、潮汕揭都市区、潮汕揭一体化;粤西地区经济极,即平时我们所说的,湛茂阳城市群、湛茂阳都市区、湛茂阳都市圈、湛茂阳一体化。
(广东世界级沿海都市带(都市群))
二.广东未来的增长极不在粤东就在粤西?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广东省一共有三大经济增长极,分别是:珠三角地区经济极、粤东地区经济极、粤西地区经济极。既然我们讨论的是广东省未来的经济增长极,那么自然就是不包括广东省现在主要的增长极——珠三角地区经济极。那么除了珠三角地区经济极外,广东省未来的经济增长极,自然是不在粤东地区经济极就是在粤西地区经济极!
三.广东未来的增长极——粤西,更据发展前景:
笔者认为,广东省未来的经济增长极,在于粤西——粤西地区经济极!即平时我们所说的:湛茂阳城市群、湛茂阳都市区、湛茂阳都市圈、湛茂阳一体化。主要原因有三:
1.粤西地区的区位优势,更优于粤东地区:
粤西地区具有非常优越的区位优势!对外,粤西地区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背靠中国大陆,面朝南海,与海南岛隔泛北部湾相望。从粤西地区出发,无论是到达东南亚地区的哪一个国家,都非常的方便;对内,粤西地区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接相连、与海南省一衣带水,刚好位于广东、广西、海南三“省”的交汇处。
2.粤西地区的GDP(经济总量),高于粤东地区:
(1)2019年,粤西地区的GDP(经济总量)为:湛江市3064.72亿元、茂名市3252.34亿元、阳江市1292.18亿元、云浮市921.96亿元,合计8531.2亿元;
(2)2019年,粤东地区的GDP(经济总量)为:汕头市2694.08亿元、揭阳市2101.77亿元、梅州市1187.06亿元、潮州市1080.94亿元、汕尾市1080.30亿元,合计8144.15亿元。
(3)由此可见,粤东地区虽然拥有5个地级市,比拥有4个地级市的粤西地区还要多出1个地级市。但是粤东地区集合5市之力的GDP(经济总量),也不过合计才8144.15亿元。而粤西地区虽然才有4个地级市,GDP(经济总量)合计却高达8531.2亿元,比粤东地区还要多出387.05亿元。
3.粤西地区的辖区面积,要大于粤东地区:
(1)粤西地区4个地级市的辖区面积分别为:湛江市 12490平方公里、茂名市 11445平方公里、阳江市 7822平方公里、云浮市 7779平方公里,合计39536平方公里;
(2)粤东地区5个地级市的辖区面积分别为:梅州市15925平方公里、揭阳市5240平方公里、汕尾市 4838平方公里、潮州市3614平方公里、汕头市2064平方公里,合计31681平方公里。
(3)经济发展离开不了土地、离开不了资源,要想经济发展得好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土地和资源进行支持和支撑。由此可见,土地和资源的重要性!粤西地区合计辖区面积为39536平方公里,粤东地区合计辖区面积为31681平方公里,粤西地区比粤东地区整整多出了7855平方管理。
1、以深圳为中心,涵盖惠州、东莞、河源、汕尾,潮州,汕头等城市,汕头惠州绝对是增长极!
2、以广州为中心,佛山,肇庆,清远,韶关,清远韶关绝对是增长极!
3、以珠海,湛江为中心,中山,江门,茂名为主,未来珠海跟湛江必然是增长极!
今年6月,广东提出了要构建由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组成的发展新格局,把珠三角一极增长转变为多极增长,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珠三角核心区:大力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基因测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新兴产业,以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北部生态发展区:环境保护也是生产力,将在粤北山区筑牢绿色屏障,建设生态特别保护区,发展全域性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走绿色发展道路。
沿海经济带:支持东西两翼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不断完善国际物流、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海洋旅游等产业生态链,与珠三角城市共同建设沿海经济带。东翼以汕头为中心,推进汕潮揭同城化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延伸区;西极以湛江为中心,推进湛茂一体化发展。
随着珠三角到粤东粤西的高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推进,珠三角与粤东西北正加快产业共建,推动同一产业、企业在珠三角和粤东西北整体布局、一体发展,把先进生产力引向粤东西北。截至2017年8月,87个省产业园已经实现粤东西北县域全覆盖,不仅给各地的GDP带来增长,也推动了当地的产业转型,促进其成为广东新的增长极。
众所周知,广东是我国经济大省,近三十年连续稳居全国第一,但广东的经济发展是极不均衡的。珠三角九市(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面积只是全省的31%,人口占全省的53%,2018年GDP合计8.1万亿,是全省9.73万亿的83%。换言之,占全省近70%面积和近一半人口的非珠三角地区合计GDP只贡献全省的17%!区域发展相差悬殊,可谓触目惊心!因此广东只有解决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全省才能得到真正的全面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于今年年2月18日正式公开发布,这份纲领性文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作了全面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立足全局和长远发展作出的重大谋划。规划纲要要求,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轰轰烈烈的展开,珠三角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开发、大发展,周边城市的资源肯定会进一步向珠三角集聚,经济发展必定会有新的飞跃,因此珠三角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肯定会强化广东经济增长极的功用,对全省经济拉动会越发明显,其它区域客观上与珠三角的差距会变的更大。
粤北地区远离海岸线,大多是群山峻岭,作为广东省的生态屏障和珠三角的水源涵养地,搞大规模工业开发是不合适的,应该更多的要发展生态绿色经济,但肯定会有所牺牲自身的经济发展,因此作为生态的得益者大湾区应对此作适当的经济补偿,有利长久持续协同发展。省里可考虑粤北地区适度向珠三等地移民,并且通过更多的转移支付,帮助产业向生态和绿色经济转型。
粤东粤西有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特别适合发展工业、农业和海洋经济,但过去的确发展相对滞后,与珠三角城市相差甚远。作为粤东地区的龙头城市汕头和粤西地区的中心湛江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带动各自区域的进步。
汕头作为国家经济特区之一,广东省发改委明显表态支持汕头申报自贸区,可能不久后将会设立自贸区。政策加持力度非常大,加之汕头本身已具备良好的工业基础、较为发达的民营经济和众多海外侨胞乡亲,并且汕潮揭一体化同城化进程的加速,汕头的跨越式发展的可以期待的。但汕头可能要克服一部分人过度重商轻工、热衷赚快钱的思维,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埋头实干才是发展的根本之道。
湛江也是国家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也是广东在粤西省级副中心城市,在本区域举足轻重。湛江是海南自由港的登陆地,又是北部湾城市群重要一极,“海丝”面向东南亚国家的重要节点,多重利好集于一身,地理自然条件又特别适合发展重化工业。近几年粤西地区的重化工业发展迅猛,随着湛茂城市群的建设加速推进,因此湛江为代表的粤西地区发展的潜力不可限量。但粤西地区在发展好重化工业和农业、海洋经济的同时,必须补好民营经济这一课。
广东省经济未来增长极既要看粤港澳大湾区的珠三角,也要看粤东粤西,尤其是各自的中心汕头和湛江。珠三角连带东西两翼齐飞,省内的发展不均衡才能得以解决,是广东来来发展增长的真实写照。
广东的未来增长极无疑在粤东和粤西。
打开广东地图,广东最富有的珠三角和粤东、粤西、粤北的差距就是欧洲和非洲的差距,广东虽贵为我国经济第一大省,但经济发展不平衡一直为人诟病。那么为什么广东的未来增长极在粤东和粤西呢?粤东和粤西是广东的两翼,和珠三角可谓遥相呼应,在我国有句话叫要致富先修路,粤东和粤西之所以落后,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基础设施落后。
我们先说粤东,粤东是我国最会做生意的潮汕人聚居地,有特区汕头和潮州、揭阳等城市,这里人口达1000多万,汕头作为四大特区之一,一直没有发展起来,这里面的原因非常多,但主要有两点:一是传统利益根深蒂固,外部资金难以进入,二是交通设施落后。但是汕头的地理位置优越,在珠三角和福建海西经济区的中间,可以起到很好的承接作用,而且拥有众多海外华侨,能够更有效的利用外资,随着潮汕揭同城化的加速,又有特权政策优势,汕头的发展潜力巨大,汕头的壮大能够有效带动粤东的整体发展。我们再说粤西,粤西有茂名和湛江两座经济大市,人口2000多万。湛江是有名的深水港和北部湾经济圈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地位突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能够直接面向东南亚地区。茂名是广东著名的化工和港口城市,能为粤西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支持,而且茂名的滨海新区起点高,能有效助力粤西成为新的增长极。广东为了弥补粤东和粤西的交通短板,正在加紧深茂铁路、粤西机场、广湛和广汕高铁的建设,届时粤东和粤西的区域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海陆空立体交通网将形成巨大的合力,特别是随着珠三角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粤东和粤西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中拥有巨大的优势。一个地方是否能成为新的增长极,除了地理和政策优势,一定要有完善的交通和完整的产业链,而且人口众多,上升空间巨大,粤东和粤西正具备这种优势,所以在广东省《广东沿海经济带规划》中,汕头和湛江被定位为广东副中心城市,随着交通的完善和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链,汕头和湛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前景广阔。
广东未来10年的增长极,我个人认为还是在产业上。地域方面的话,依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也就是粤港澳大湾区(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香港+澳门)的11个城市。
十三五规划中,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世界性的湾区经济体。所以,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这九个城市依然是承载广东经济增长极的重要部分。在国家推行的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的国家政策方案时,广东的产业升级也有了重大突破。
产业方面:广东将会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点,大力发展科技研发、高端金融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为主。一来,科技服务制造业设备升级,促进广东制造业产业升级,提供自动化覆盖率;二来,广州、深圳金融资本注入以佛山、中山、东莞、惠州为主的实体经济企业,提高这些企业的生产效率,加速实体金融服务化。
另外、广东制造业企业将会逐渐脱离广州、深圳等成本高的城市,转到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相对降低的中山、东莞、佛山、肇庆、惠州等城市,这些城市承载广东实体制造业转型的基础设施及就业岗位。
在科研方面,2017年3月15日,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华南理工大学四方共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协议在北京签署。该校区将与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强强合作。围绕高端装备制造、量子通信、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领域,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等,全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有力支撑广东、广州创新驱动发展。
在自贸区方面:广东与香港将在南沙自贸区建立“粤港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将紧紧围绕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国际教育培训、金融服务、专业服务、商贸服务、休闲旅游及健康服务、航运物流服务、资讯科技等八大产业。
在服务贸易方面:商务部公布《服务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到,以广州、深圳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设为重要抓手,发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平台优势,深入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提升广东对区域服务贸易发展的辐射带动力。努力把泛珠三角建设成为引领华南、携手港澳、辐射东南亚、面向全球的服务贸易发展高地和综合服务枢纽。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充分发挥香港、广州、深圳三个中心城市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对珠三角地区的引领和外溢作用,尽快形成一批能够媲美百度、阿里、腾讯的基于互联网的新产业和新企业,以区域融合推动产业的特色化、多元化来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
广东省将会围绕粤港澳大湾区进行新型产业布局,统筹整体的区域规划,推进区域资源融合,大力培育现代化高端产业:比如,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高端金融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国际商务贸易,港口经济等。这些基于数字化数据经济框架,未来几年将会是广东省经济增长的桥头堡。
所以,我认为,未来几年,广东经济的增长极依然存在珠三角地区,特别是粤澳港大湾区经济带。
个人认为,至少在未来20年内,广东的经济发展主要还是依靠珠三角地区带动。具体到城市而言,主要是深圳、广州、佛山和东莞4座城市。
从总量看,2017年,广东全省GDP为89879亿元。其中深圳、广州、佛山和东莞四市GDP分别是22438亿元、21503亿元、9549亿元和7582亿元,合计61072亿元,占全省比重为67.9%。如果再加上中山、珠海、惠州等几个地市,整个珠三角区域的经济产出占了全省的3/4以上。而广大的粤东、粤北、粤西等地市的经济规模还很小,还有很多地市的GDP规模在2000亿元之下。
从增量看,2017年广东省GDP增量为9024亿元(89879亿-80855亿元)。同年,深圳、广州、佛山和东莞四市的GDP增量分别是2360亿元、1698亿元、913亿元和644亿元,合计GDP增量为5615亿元,占全省增量比重为62%。加上惠州、珠海、中山,这个比重将达到70%。(深圳)
所以,目前的现状是,广东经济发展高度依赖珠三角地区。那里贡献了全省最多的经济产出、财政收入、就业岗位。非珠三角地区一是经济规模小,二是速度较慢(非珠三角地区有很多地市经济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目前还指望不上能够对全省经济发展都多大帮助。(广州)
广东省内的经济格局在未来20年彻底改变的可能性很小,顶多出现改观,提升非珠地区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如果非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速不追赶上珠三角地区,那个其在全省的经济地位还将下降。2004年,广深佛莞四市GDP占全省比重为64.5%,2017年上升到67.9%,13年的时间增加了3.4个百分点。
根据马太效应强者恒强的道理,珠三角地区在广东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会越来越强,也依旧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广东今后的发展是打造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为引领、汕潮揭城市圈和湛茂阳城市带为支撑的世界级沿海都市带,通过建立"双核多心"的城市功能等级体系推动全省均衡发展。"双核多心"即以广州、深圳为主中心,珠海、汕头、湛江为副中心,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汕尾、揭阳、潮州、阳江、茂名等为地区性中心。通过以主副中心城市为中心建立区域城市群,整合各市资源和功能,通过主副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推动一体化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广东未来的经济增长极有三大极,由原来的主要依靠珠三角一极,增加粤东(汕潮揭城市圈)及粤西(湛茂阳城市带)两极。
珠三角增长极仍然会是最重要的增长极。珠三角具有相当成熟和完善的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产业集群,有处于世界前沿的科技水平和科研体系,无论"软件"及"硬件"都相当完善和发达,一体化发展程度也相当高,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随着广东自贸区建设、"广深科技走廊"建设、粤港澳深度融合发展等的不断推进,珠三角更如虎添翼,将继续引领广东的发展。
而广州和深圳也仍然是广东的两个核心增长极。广州以南沙自贸区为平台,将把南沙片区打造成"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将充份利用自身独有的资源和优势,在广东乃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其发展动力将更加强大,继续成为广东的核心增长极不容质疑。
深圳的经济成就是举世瞩目的,深圳的经济一直以创新驱动而得以持续快速发展,2017年深圳GDP已超越广州,成为广东的经济一哥。深圳的举措不断,正大力推进东进战略,加紧布局和发展未来产业,快马加鞭建设前海自贸区,积极推动深港合作项目----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的开展……目前新兴及未来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在广东乃至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十大未来产业集聚区已授牌七个;至2017年底,前海自贸区已有约16.5万家企业注册,其中世界500强设立的企业有323家,港资注册企业有7100多家,实际利用港资占实际利用外资(44.5亿美元)的97%。我们相信,深圳的经济的将保持快速增长,将保持广东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地位。
“东融西联、南拓北优”是广东的发展策略,粤西的"湛茂阳"临港经济圈发展已被纳入广东的重点建设规划,今后,湛江将建设为全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现代化港口城市、生态型海湾城市、粤西地区的中心城市和环北部湾重要城市;茂名将建设成世界级石化基地、广东重要能源物流基地及特色现代农业基地;阳江市建设成全省新能源产业基地、重要产业承接地以及现代滨海旅游目的地。所以,湛茂阳必将成为广东新的经济增长极。
按照广东的发展规划,粤东的汕潮揭,将通过优化、整合粤东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结合自身的海洋资源优势,亦将发展为海陆关系协调的粤东沿海工业经济带,成为广东另一个新的增长极。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创造了惊人经济奇迹,这主要得益于一、国家政策资金的全力支持。二、临海临近太平洋主要国际航道,对外联系便利。三、比邻港澳台及东南亚,便于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四、侨乡,富裕华侨的爱乡情结,对早期的开放产生了很大影响。五、国际产业大转移的历史机遇,发达国家许多低附加值及污染产业找到了转入之地。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主要依靠了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低,污染严重,缺乏自主创新,随着地价和特别是劳动力价格上涨,广东经济发展明显后劲不足。主要表现是GDP含金量越来越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持续加重,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粤北粤西发现缓慢)。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觉得广东今后经济增长区域一是借助港珠澳大桥的作用尽快出台与港澳融合战略,加快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尽快建设成“一带一路”输出基地。
二是重视粤西粤北发展,缩小地区差异,让广东全面超越小康社会。广东今后经济增长领域一是应该着力于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服务业,逐步降低低附加值产业和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比重。二是大力发展科教,建设几所世界级的大学和一批创新研究院所,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一批核心技术。
三是贸易领域,广东历来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阵地,应该继续借助祖国巨大的内陆经济腹地做好贸易,特别是契合“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贸易。四是环境生态领域,环保生态既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的阳光产业。
五是大力发展旅游业,广东有丰富自然景观也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临近购物娱乐天堂香港澳门。
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前景如何
经过近四十年的精诚合作,大珠三角地区实现了长足发展,为今日的粤港澳大湾区奠定了坚实基础。自二十世纪末“湾区经济”概念提出以来,湾区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技术和体制革新的增长极。无论是从人口集聚还是城市分布来看,湾区及其直接腹地都是承载现代文明的核心区域,粤港澳大湾区为这一论断做出了新的注脚。
通常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涵盖十一个城市,包括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以及九个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深圳、东莞、惠州、广州、佛山、肇庆、江门、中山和珠海。大湾区总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6800万人,人口密度为988.73人/平方公里。大湾区经济总量近2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四大湾区,仅次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
从国内来看,大湾区不仅是中国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行区域,更是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向前发展的核心带动力量;从国际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发展趋近世界前沿,核心城市诸如香港、澳门、深圳、广州的国际化水平业已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准,对高端人才、精密科技、跨国资本、总部经济等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素的吸引力日益加强。但粤港澳大湾区也同时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
粤港澳合作初期,广东腹地极其落后,欧美地区则是高度发达,从而为港澳发挥(特别是香港)“中转站”“中间人”角色创设了条件。但是,粤港澳近四十年的合作发展道路呈现出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持续扩大的区域分化,二是核心城市的同质化竞争趋势愈演愈烈。一方面,先行一步的粤港澳地区和后发的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仍然巨大,粤港澳湾区不同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同样巨大,城乡之间的贫富分化趋势仍未在根本上得到逆转。
另一方面,核心城市之间的趋同性导致竞争多与合作,甚至引发了谁是龙头城市的纷争,两地之间的争议也越来越多,这对粤港澳湾区的深度合作显然是不利的。新时代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持续发展首先面临国内其它高速增长地区的竞争,其次面临欧美发达地区经济持续低迷的市场限制,传统协作发展方式不再可行。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的粤港澳大湾区不得不在面临国内外双向竞争的背景下,争取进一步深化分工格局,一方面在更高价值环节获取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要扩大市场规模,寻求新的合作与发展空间。
2“一带一路”倡议赋予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
在后全球化时代,伴随着地方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抬头,全球化进程开始遇阻,全球分工体系和治理秩序面临新的变化。以开放为命脉的粤港澳大湾区必须因应形势,整合区域力量,以新的姿态更好地推进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正是中国主动重塑全球治理体系,寻求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粤港澳近四十年的融合发展经验印证了开放与合作对于区域繁荣的重要性,珠三角从封闭走向开放与合作,走向与国际市场紧密融合,其成长与世界环境息息相关。国际市场分工格局演变为珠三角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开放、年轻、包容的珠三角抓住了这次机遇,通过积极融入国际市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自身产业体系逐渐得以建立、发展,区域分工体系日趋完善,地区融合发展程度不断提高,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在未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随着资源禀赋和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粤港澳大湾区还要着眼于世界分工格局演变,适时转变发展策略,抢抓先行机遇,发挥本地的比较优势,争取占据世界分工体系的更有利位置。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在经济领域的成绩举世瞩目,但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增长模式的外生性根深蒂固,资源粗放利用,环境污染加剧,区域分化严重。随着现行制度红利和人口红利的逐渐耗尽,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
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对内,中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制度体系和治理现代化建设;对外,中国需要承担更多的大国责任,应对保守主义兴起和全球化收缩的趋势,平衡国际秩序,促进世界持续和平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互联互通。粤港澳大湾区就是在中国内部经济转轨以及外在国际压力骤增的背景下,获提升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国家策略之一。
适逢“一带一路”倡议从理论走向实践,这就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绝佳的历史机遇。粤港澳大湾区有能力,更有必要主动融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寻求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平衡,实现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