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美丽中国》的影评
1、许多人说好,而且推荐。看了,是很好,但仅仅是技术上的好。镜头里,中国很美,美得让人非常的遗憾——为什么,这样的片子不是我们自己拍的呢?为什么决定资金去向的部门要很SB地把钱花在那些无聊的主旋律上,花在央视的类似垃圾上,用很SB的方式灌输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要爱国,多拍几部这种片子,不是比什么口号都管用吗?!如今只能在BBC的片子里感慨中国之美。
2、这种感慨早在看日本的《野鸟岁时记》时就很强烈,日本四季里的鸟,风物与北方家乡几多相似,看起来那么亲切。或许类似的片子,也就是单纯欣赏与赞叹国土之美的片子仍将不被鼓励,因为它是去政治化的,与土地上管理国家的人们没有关系。
3、回到BBC的该片,主要问题在于镜头后面的见识,简单说,就是解说很成问题,充分暴露出视角的差异:即,这不是我们的文化眼中的故乡风物,这是旁观者的猎奇之眼,他看到了美,但缺乏理解。据说是一个系列,我只看过阳朔那集和长城那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长城为线索的内容里,因为长城是作为文化存在的,对文化的陌生与缺乏尊重,就会格外清晰的暴露,而不像面对野生动物和自然风光时可以很容易守住价值中立的立场。
4、阳朔那一集里,最扎眼的是引用了一句俗语“四条腿的,除了桌子不吃;长翅膀的,除了飞机不吃”来戏谑中国人的好吃,把野生动物都吃光了。这个立场作为闲谈是无所谓的,但如果我们把BBC的该片视为严肃作品,就不太合适了,毕竟,吃什么不是一种文化吗?凭什么欧洲人说韩国人吃狗肉很残忍很不人道,而他们斗牛就很文明呢?轻易论断人,有时只是见识短的表现。这让片子显得不那么严肃了,对野生动物保护来说,最大敌人是工业化生产方式等等,老外们并不能轻易免责,当然,这就没意思了,不如引用几句怪话好玩,毕竟,片子只是逗人开心的。
5、长城部分的问题大致如下——1,在记录了鄂温克人温情的生活后,解说来了一句:很难想象,长城就是来防御这些人的。首先,长城是历史上东方的农耕文明所选择的应对游牧文明的办法,用今天温情的北方生活画卷去质疑长城背后历代统治者的意图,镜头后面的主观批判意图实在太明显了,只能说,和国内的类似作品一样弱智。2,随后介绍蒙古族生活,解说提到,长城是防御骑兵的等等,似乎表明,拍摄者是知道长城作用的,但之后在介绍西部的长城时,又对为什么在这么荒凉地方建筑长城表示疑惑,这反映出2个方面的缺陷,一是对生态环境的演变茫然无知,今日荒凉之地,昔日可能是丰美草原,游牧与农耕文明争夺拉锯的地区本身就生态脆弱容易荒漠化;二是对游牧民族骑兵的机动能力根本不理解,毫无军事常识。以上表明,镜头显然并不愿意理解长城所代表的文明,但却很愿意评价它。3,对于蚕、丝绸的解说,显得过于玩笑,再次暴露该片其实只是给老外解闷的东西,并非严肃作品。而且显然有意淡化了丝绸属于汉族文化的贡献这一事实。丝绸之路上其他民族的历史贡献主要是流通环节上的。这并非苛求。BBC在面对这块土地上的文化时,如果过于回避汉族的角色,显然并非尊重文化与尊重历史的态度。不过是遵从今日西方的政治正确以及呵护其文化优越感的一次弱智行为。我原以为类似这种片子,BBC会配备一支熟悉中国文化的中英学者顾问小组,但就片子看,镜头背后的文化视野和潜在的分析框架完全是外刊驻华记者的水平,也就是说,基本采取简单的二元对立立场,在面对、处理文化领域问题时,这是最没文化的表现。
6、所以,这仅仅是一部向西方游客推介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很不错的旅游宣传片而已。而这部片子竟然是中英合作的,显然,从上可见,中方没有任何影响镜头立场的能力,至少,不是作为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来参与的,至多是商业上的合作者,充其量,提供了拍摄方便而已,因为在国内拍摄这样的片子没有政府方面合作是不可能的。而中国观众对它的褒奖,过于轻率了,至少是降低了对BBC的专业要求,呵呵。当然也可以这样引申一下,毕竟,BBC也不是常有机会面对另一个依然活着的不属于西方的文明。这就是拍摄本片与拍摄其他地区的类似片子的不同,因此,这是对BBC的一次考验。事实证明,BBC的摄制组成员在文化上对中国的态度,其实与百年前他们的祖先比,并无根本上的变化:中国依然是一个吃许多古怪食物、因为一个不可思议的梦而搞出了四大发明的国家,所谓创造所谓古代的知识产权,呵呵,他们留给央视去拍了。当然,他们也依然采取弱化汉族抬高少数族裔的立场,这固然与今日国内的民族政策失当之处有关,但必须看到,这也是老牌殖民者对殖民地的一贯策略。
7、然而中国观众的悲哀在于我们没有选择,只有借着BBC的眼睛在壮丽山河面前惊艳,并想到一个词——热爱。为此,我也会集齐这套碟。BBC留给央视拍的,央视并没有表现出拍摄的冲动,而是为了自己获得了一次与BBC合作的机会而乐得花枝乱颤。从这个角度上说,或许BBC没想到要殖民,他只是从他自己的角度出发而已,每个人看世界不是都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的吗,而央视却等着被殖民呢,他们做到了不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其实从本质上说现在的世界是现实的世界我们世界一般来说可以分解成物质和精神历史缓缓的来到了21世纪我们世界完全变成了由货币、等值交换、自由贸易等构成的物质世界和由平等、博爱、自由自我等所构成的精神部分所主导人类的历史长河像潮汐一样各种文明一浪又一浪的冲向前台又一次又一次的被回收进混沌的海洋现在的世界所有的基础似乎都是西方文化所来而这也正像是代表现代化的工业企业一样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在这一轮平静的战争中人类渐渐的从松散的个体和部落逐步接受了同一种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的悲哀之处却在于它的终点只会是唯一我们无法说西方的制度不好反之它的确有很好的构造只是当判断事物正确与否的标准都化为同一种取向时我们有一天会惊奇的发现在人类追求自由的努力中我们又一次被统治而且是一种对原有自己的彻底否定文化输出就是一种价值观世界的价值现在用一种物质的眼光来评价
二、如何跟老外搭讪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需要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或是素不相识的人,或是需要帮助的人,对于那些在国外工作的人来说,更需要如此,你必须掌握该国家的语言,了解并接受该国家的风俗习惯,学会与不同人种的人交流,今天来给大家说说如何搭讪老外。
2、要想与老外进行搭讪,应学习并掌握基本的语言,有些人初到国外,若是一点外语都不懂,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更会影响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建议在去国外工作之前,可以先报一个外语补习班,帮助自己更好的了解该国的语言,风俗,习惯等。
3、要想与老外进行搭讪,应学会选择并展开话题,有些人面对与自己不同国家,不同人种的人,总会表现出一丝尴尬,不知道该和他说什么,不知道该怎样与他交流,其实只要找到他们感兴趣的点就好,如西方人对于电影,餐厅,电视节目,假期,天气等比较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4、要想与老外进行搭讪,应注意自己的个人态度与情绪,有些人面对初次见面的外国人,会表现出一种紧张的感觉,要不就是吞吞吐吐,要不就是语言逻辑混乱,总是不能很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建议在与其交谈时应保持端正大气的模样,把他当做朋友就好韩国旅游岛屿。
5、要想与老外进行搭讪,应学会尊重外国朋友,有些人由于第一次出国,见到遍地的外国人总会显得比较兴奋,比较激动,要不就是不顾别人的感受肆意的与其拍照,要不就是面对漂亮的外国美女表现出猥琐的模样,不仅会让人对你产生厌恶感,甚至会直接影响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要知道,在国外,你的行为不仅仅代表个人,更代表整个中国。
6、要想与老外进行搭讪,应学会根据情况来进行交流,如果你是男生,在遇见男性外国友人时,可以很大方的问他nice to meet you,若对方热情回答了,你便可以展开话题了,如问对方你去过中国吗等,在遇见的女生时,先悄悄观察一下,若对方性格比较开朗,你可以通过夸奖对方漂亮等来进行交流。如果你是女生,在遇见外国人时可以说How are you等之类的常用语。
三、外国游客对北京的评价怎么样
1、做过几年外语接待工作,大部分接待的是来自于德国,瑞士奥地利的客人,这些客人对于北京的态度基本上是负面的。
2、首先,北京是超级大都市,堵车比较严重,到处都是高楼大厦。瑞士,奥地利,德国,这三个国家普遍是不采取建设高楼大厦以及建设超级大都市的价值观的。因此,绝大多数来自于瑞士,奥地利以及德国的客人,对于遍地的高楼大厦持比较负面的评价。
3、他们会觉得到处都是高楼大厦,生活起来很不舒服,走在街上经常要时不时的抬头看,脖子很酸,有时候看不到天空。
4、像北京这种风格的城市,对于东南亚美国的客人来说可能相对来说好一点,但对于欧洲的客人来说,吸引力不是很大。
5、其次,由于外国媒体的误导,北京政府等同于中国政府。外国媒体普遍把北京和不好的事情划上等号。对于中国有各种各样的污蔑。
6、所以,客人是带着不好的联想来到北京的,即使北京的人民再怎么热情,再怎么友好,也很难改变他们的偏见。所以,当他们离开北京以后,到了中国其他城市,往往会对其他城市的接待人员抱怨北京的感觉。
7、第三,北京的接待人员生存压力比较大,所以在接待的过程中,对于客人的二次消费要求比较多,这也是造成国际游客对于北京印象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8、往往觉得北京的接待人员非常的不友好,如果他们不做二次消费,接待人员的态度就会比较差。甚至连司机的态度都会比较差。再加上北京经常堵车,有时候他们会觉得司机的迟到是因为他们没有二次消费,所以司机故意放慢了速度,耽误他们的时间。
9、第四,由于国外媒体的洗脑,他们到达北京以后,看到的中国和他们在媒体上看到的中国会有很大的区别。再加上做接待工作的企业,绝大部分是国企会让他们产生不好的联想。
10、他们会总是认为接待人员带他们看的都是设计好的内容,他们所看到的都是美化过的内容,他们觉得看到的东西都是不真实的。所有看到内容,他们都觉得是表演,是秀。所以,带着不信任去参观北京,参观的感觉就是不信任。
11、他甚至会认为接待人员来自于政府部门,对他们进行洗脑,所以他们会觉得非常的排斥。这些都是源于西方的媒体对中国乱七八糟的报道。
12、一个德国人,对北京的评价是,街道真宽!路真平!真干净!
13、一个波兰人,中国人民真友好!机场卖个萌,行李超重也没事!
14、一个新加坡人,北京太堵了,又热又闷!妈的!再也不来了!
15、一个美国人,卧槽,我以前吃的都是假中餐!美国中餐馆就是垃圾!左宗棠鸡居然不是中餐!三观毁了!
16、一个法国人,北京不错,挺好的。
17、另一个美国人,第一次来北京觉得很好,整个气氛和上海香港很不一样。很严肃,庄重,果然是权力中心,整体喜欢。韩国旅游购
18、另一个法国人,以前在北京生活过一段时间,时隔数年,再次到北京的状态是:这是哪?这又是哪?
19、目前居住在法国,认识的法国人中有去过中国的韩国人旅游。他们对北京的评价普遍很好,更醉心于中国的历史风貌遗存,因为这里是中国仅存的皇城,是世界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共有七项。皇家遗迹遍布,随便走走,可能就会有意外惊喜,来一次不期而遇,是许多外国人认为最中国的地方。韩国旅游价格
20、他们的确是出于真心喜欢,并不是因为客套而说的奉承话,法国人既爱讲场面话,也比较直率,会实话实说,可以感觉到。下面写几个实例,大家可自行判断。
21、最早去的一位男士,现年龄五十岁左右,是在二十几年前,到北京找姑姑玩儿,他姑姑和大使馆有联系,从事法语教学和翻译工作,他讲了一些趣事。在北京玩儿了一个月,还去了郊区不少地方,虽然地名已不记得,但每天都是新鲜的,居然可以不带重样儿,开心坏了。
22、当时他住在建国门,和人借了一辆自行车,揣了一张写有住址的纸条儿,以防找不到回家的路,便直奔天安门广场。骑车转悠了好久,乐不思蜀,不知不觉天色渐暗。当他决定返程时,发现自行车胎瘪了,他想这下坏了,要怎么回家。这时,有路人见他的自行车出现问题,就想帮他修理,虽然没弄好,但是他很感动。
23、最后只能叫辆出租,可身上又没带钱,但他打算试试。没想到,真有北京的哥同意送他回家。尽管语言不通,他还是手舞足蹈,试图用肢体语言进行沟通,司机师傅和他就这样很高兴地聊了一路。
24、回家后,他很沮丧地找到借他自行车的人,非常抱歉,并告诉对方车子坏了,但是他会想办法把车修好后,再还给他。对方竟然表示不用了,他自己会想办法搞定。
25、这一趟建国门天安门之间的旅程,让他十分动容,得到了几位北京市民的帮助和宽容对待,他对中国人心存感激,更喜欢北京和中国了。韩国旅游攻
26、而他对现在中国也抱有好奇,便给他看了一些视频,各种奇迹般的桥梁,公路,高铁,他非常惊讶,把老婆和朋友叫过来一起看,大家都看的很入迷,特别认真。他直说,这可不再是我认识的中国了,完全是一个新的国家。
27、给一个女邻居也看了一些视频,我们坐过复兴号,买的二等座车票。当她看到这么漂亮的车厢时,直说:对我而言,这是一等座。以前在电视上听说,中国是世界第二强国,但完全不了解。看了这些后,我明白什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8、她是个聪明人,马上就知道中国经济为何如此强劲,历史悠久的铁路和成就斐然的高铁,是法国特别引以为豪的国家高科技名片。而今中国高铁已然赶超,更加豪华舒适,配色时尚,让法国这个设计大国的新高铁都黯然逊色。
29、一位亲戚的朋友,四十多岁的男士,公司高管。他给我带来很大的震撼,因为一些词汇在此之前,哪怕是中国人都没这样说过。他在2018年,去中国旅游两周,北京是首站,还去了上海,西安。他反复和我说了几次,特别喜欢北京。
30、北京给他的印象是"安静,悠闲自在,很放松,没那么多人"。听到后,立即引发了我的瞳孔地震。这么评价北京,还是一个外国人,吓不吓人。
31、国内外有多少游客嫌弃北京的热门旅游景点,是人挤人,人挨人?有多少北漂有过在地铁中无需行走,被挤着直接凌波微步的经历。当然外国游客肯定都是坐旅游巴士,他们不会经历早晚高峰的北京地铁。
32、心里打着鼓,但不好意思问,毕竟是初次见面,周围有不少人。估计是他跟上海做过对比,才觉得北京相对而言,人还是少的。这点我也有感受,上海的人多到爆,城市虽然很大,但相当密集紧凑。而且北京不少皇家御苑里面的空间非常开阔,比如在天坛,用一个台湾博主的话讲,像走通天大道,有没有?慢慢溜达,感觉确实蛮舒服的。
33、楼上邻居,一位三十左右的小伙子,前几年出差,去的北京上海,他供职于法国某运动品牌店。前后也说了好几次,从他个人角度来讲,他喜欢北京超过上海。
34、他本打算用半天时间游览颐和园,听到这儿,我含蓄地微微笑了一下。接着他说,进去以后发现太大了,半天时间根本走不完。颐和园真的好美,他太喜欢了,但好像是重建的吧?既然他问了,那我也要简单快速的少少地谈一下历史。
35、西方人的学校教育,会掩盖历史上他们曾犯下的累累罪行。所以他们会学鸦片战争,因为那是英国人发动。但历史课上不会去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那是北京三山五园中最著名的皇家园林,是被称为万园之园的东方世界最璀璨的建筑明珠。何止圆明园,同时把另外五园也同时洗劫一空并烧掉。现在的颐和园前身是清漪园,在慈禧太后主持下于1888重建。历经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的毁损破坏,现代进行了修复。
36、只是简单说了几句,因为我知道法国人可以允许自己随便批评国家,但听不得别人说一点点不好,哪怕是久远一些的史实。见他已经慢慢低下头,掩饰目光中透出来的诧异,可已经被我捕获。果然,没几个法国人知道英法联军这档事。
37、接着他又谈起了在长城旅游的经历,但忘记去的是哪一段。一切仿佛历历在目,他从中间开始,两侧的所有敌楼全部爬过了,我对他的体力深表钦佩,去过长城的都知道,一般咱们只能上下一侧,看到另一侧已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啦。而对身体素质好的外国人,他们绝对不会轻易放过这难得的人生机会,要好好享受一番爬长城的乐趣。
38、他也微微有些得意,那时他的表情和描述,就完全是沉醉在对那段美妙旅程的回忆中。到了最高处,周围几乎没有人,只有他在。那种独一无二的震撼感无法形容,这趟长城之旅对他而言,实在是非常完美。
39、在法国网站上看到一些法国人写的北京游记,评价也相当高。油管上也看到一些法国人在北京拍的视频,他们基本都是背包客,或是几个朋友,或是一家几口,开心享受的很。他们觉得北京是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地方,是可以不断去探索传统中国的之美的地方。
40、以后会慢慢翻译并发布这些游记和视频内容,来过中国旅游的外国人和从没有来过的外国人,他们对中国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
41、首都北京,根本不需要外国游客来评价。由于文化差异,欣赏鉴别差异。北京的万里长城,胡同文化外国人不易接受。就像我们不欣赏国外的教堂,古城堡一样。
42、北京的旅游市场是否兴旺,咱中国游客最有发言权的。从每天凌晨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开始,有数万游客围观,敬仰,就拉开北京繁忙旅游的模式。万里长城八达岭上,更是游客摩肩接踵,圆明园遗址,壮观依旧,水立方,鸟巢新兴景观加盟家门。北京的一切,在中国游客内心已给予满意的答卷。
43、尽管北京烟袋胡同,南锣巷胡同有一些外国游客来观光。那都大多是满足好奇心而已。真正能客观评价,弘扬北京京韵文化不多。都是浮在表面层次上。
44、天坛,北海,什刹海,正阳门都在展示中国文明建筑文化的特质。尤其是北京的饮食文化,既能包容北方酸辣咸口味。又能光扬南方甜,甘醇,爽口果脯精髓。
45、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活动中心北京。既有大气磅礴的宏观建筑物,又有老北京平淡生活的难改京味。中国人认知就好,我们并不在意外国游客的评论。
46、外国游客如何评价北京,我不知道,我只谈我的经历。北京是古都,有很多古迹,北京人也很健谈,国际国内的形势,都是可以说上一些。吃的东西也很多,各人胃口不一样,还是值得去一次的地方。
47、路宽,人友好,美食多,堵车多,古迹多
48、在北京教老外汉语,问过几个德国学生,他们通常在北京工作三年,有一个说来中国之前从德国媒体了解到的都是负面消息,来北京后发现很多媒体说的消息都是不真实的。他觉得中国东部已经很发达了,就是对随地吐痰和吃饭吧咂嘴有点儿看不惯。另一个德国学生非常喜欢中国,说中国人非常友好,生活非常方便,而且中国人很少抱怨,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北京堵车,他希望多在中国工作几年。
49、我厂在九十年代与韩国老板有个合作项目,当年韩国还是四小龙,很牛必的有钱。他们高级幕僚和股东们第一次来北京看了,惊呆!那长安街气势,韩国人大指!中国太厉害了!韩国的汉城青瓦台一比,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