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韩国旅游A

新郑关于韩国的景点,新郑关于韩国的景点介绍

韩国旅游A 2024-02-29 5
新郑关于韩国的景点,新郑关于韩国的景点介绍摘要: 本文目录韩国国都新郑是哪里韩国新郑是现在哪里战国韩国新郑是今何地韩国为何迁都新郑关于新郑黄帝故里的诗句韩国的首都到底是新郑吗...

本文目录

  1. 韩国国都新郑是哪里
  2. 韩国新郑是现在哪里
  3. 战国韩国新郑是今何地
  4. 韩国为何迁都新郑
  5. 关于新郑黄帝故里的诗句
  6. 韩国的首都到底是新郑吗

一、韩国国都新郑是哪里

1、韩国国都新郑是河南省辖县级市,由郑州市代管,位于河南省中部、华北平原西缘、郑州市东南部,介于北纬34°16′-34°39′,东经113°30′-113°54′,市域总面积873平方千米。

2、新郑市历史悠久,有“黄帝故里”之称,仰韶文化中晚期,新郑为有熊国;龙山文化中期,新郑为祝融氏之国;夏商时期,新郑为夏都、商都京畿;西周,新郑为郐国;春秋为郑国,战国时期韩国迁都新郑,将郑县改为新郑县,此后建制多用新郑一名。

二、韩国新郑是现在哪里

1、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韩国首都新郑新郑位于河南省中部,隶属省会郑州,是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和加快城市化进程试点县(市),也是中华第一古都。

2、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的后代。

3、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定都于阳翟,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诸侯国。

4、前403年:周命晋大夫韩虔、魏斯、赵籍为诸侯。

5、前400年:韩联同魏赵伐楚,至桑丘。郑围韩阳翟。

6、前385年:韩伐郑,取阳城;伐宋,执宋公。

7、前380年:齐伐燕,取桑丘。韩联同魏、赵伐齐,至桑丘。

8、前378年:韩联同魏、赵伐齐,至灵丘。

9、前376年:韩联同魏、赵三家废晋静公,分其地。

10、前366年:秦败韩师、魏师于洛阳。

11、前353年:韩伐东周,取陵观、廪丘。

12、前341年:韩被魏伐。齐救韩,马陵之战。

13、前318年:楚、赵、魏、韩、燕同伐秦,攻函谷关。秦人出兵逆之,五国之师皆败走。

14、前317年:秦败韩师于脩鱼,斩首八万级,虏其将麿、申差于观泽。

15、前314年:被秦败于岸门,韩太子仓入质于秦以和。

16、前312年:秦、韩、魏南袭楚,至邓。

17、前308年-307年:秦将甘茂破韩国宜阳,斩首六万。

18、前306年:秦以武遂复归之韩。楚王与齐、韩合从。

19、前303年:秦复取韩武遂。齐、韩、魏以楚负其从亲,合兵伐楚,秦救楚,三国引兵去。

20、前301年:秦会韩、魏、齐兵伐楚,败楚。

21、前296年:齐、韩、魏、赵、宋同击秦,至盐氏而还。

22、前293年:韩、魏伐秦。秦白起击败魏师、韩师,斩首二十四万级,拔五城。

23、前290年:韩入武遂地二百里于秦。

24、前284年:乐毅领燕、秦、魏、韩、赵联合伐齐。

25、前275年:秦相国穰侯伐魏。韩暴鸢救魏,穰侯大破之,斩首四万。

26、前273年:魏赵联合伐韩华阳。秦救韩,杀魏赵兵十四万。秦王欲令韩、魏与秦一起伐楚,未行。

27、前265年:齐赵联合伐韩,取注人。

28、前264年:秦伐韩,拔九城,斩首五万。

29、前263年:秦武安君伐韩,取南阳;攻太行道,绝之。

30、前262年:秦伐韩,拔野王。上党路绝,韩献上党与赵。

31、前256年:秦伐韩,取阳城、负黍,斩首四万。

32、前249年:秦伐韩,取成皋、荥阳,成为秦国的三川郡。

33、前246年:韩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

34、前241年:楚、赵、魏、韩、卫合从以伐秦,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取寿陵。至函谷,秦师出,五国之师皆败走。

35、前233年:韩王向秦纳地效玺,请为藩臣,使韩非聘秦。

36、前230年:秦灭韩,虏韩王安,以其地置颖川郡。韩亡。

37、楚汉争霸时期,韩国曾复国,后被灭。

三、战国韩国新郑是今何地

1、新郑,河南省辖县级市,由郑州市代管,位于河南省中部、华北平原西缘、郑州市东南部,介于北纬34°16′-34°39′,东经113°30′-113°54′,市域总面积873平方千米。

2、郑市历史悠久,有“黄帝故里”之称;仰韶文化中晚期,新郑为有熊国;龙山文化中期,新郑为祝融氏之国;夏商时期,新郑为夏都、商都京畿;西周,新郑为郐国;春秋为郑国,战国时期韩国迁都新郑,将郑县改为新郑县,此后建制多用新郑一名;199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新郑县,设立县级新郑市。

3、曲沃桓叔庶子韩万,因协助曲沃武公由曲沃克晋,被武公封于韩地,繁衍氏族,在韩献子在位时成为晋的门阀名卿,传至韩康子。前455年~前453年,韩康子与魏桓子奉智伯之命,在晋阳之战中,讨伐赵襄子。

4、最后韩、魏倒戈,与赵合灭智伯,瓜分了智伯所有食邑。从此韩、赵、魏三卿世族独霸晋政。前403年,周天子正承认晋三卿为诸侯,韩国正式立国。

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郑

四、韩国为何迁都新郑

1、和新郑地势有关,具有易守难攻的优势。

2、韩哀侯在公元前375年举兵攻克郑国都城新郑,并迁都到新郑。韩灭郑之战最终以郑国灭亡为结果结束。对于韩国来说,在消灭郑国之后,将都城从阳翟迁往新郑,也即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一带。

3、新郑市地处秦岭纬向构造东端,处于豫西山地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有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地貌。山地和丘陵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和西部,系嵩山山脉的东部边缘,主要由陉山、具茨山、泰山、梅山、山包嶂山等山地丘陵组成。

4、曲沃桓叔庶子韩万,因协助曲沃武公由曲沃克晋,被武公封于韩地,繁衍氏族,在韩献子在位时成为晋的门阀名卿,传至韩康子。前455年~前453年,韩康子与魏桓子奉智伯之命,在晋阳之战中,讨伐赵襄子。

5、最后韩、魏倒戈,与赵合灭智伯,瓜分了智伯所有食邑。从此韩、赵、魏三卿世族独霸晋政。前403年,周天子正承认晋三卿为诸侯,韩国正式立国。

五、关于新郑黄帝故里的诗句

1.写一段夸家乡新郑的话

我的家乡——河南省新郑市地处中原大地,是一个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美丽小城。

我的家乡——河南省新郑市地处中原大地,是一个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美丽小城。

我的家乡是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文化古城。查阅资料可知:新郑拥有8000多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多年的黄帝文化,2700多年的郑韩文

化……5000年前,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就出生在新郑,此后一统天下,建立“有熊”国,并在新郑建立了都城,掀开了中华文明的历史篇章,新郑因

此被誉为“黄帝故里”,“中华第一古都”。27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和韩国先后在新郑建都,“郑韩故城”因此而得名。几千年来,我们的先人给我们

的家乡留下了许许多多历史文化古迹,著名的有:裴李岗文化遗址,黄帝故里,郑王陵博物馆,欧阳修陵园,郑韩故城等。

历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新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街道宽阔,高楼林立;农村逐步城镇化,农业正在现代化,人们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再也不用

“面朝黄土背朝天”了。为了弘扬黄帝文化,新郑重新整修了“黄帝故里”和始祖山景区,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成千上万的海内外华人都会来到这里寻根拜祖,参观

游览;郑王陵博物馆发掘并展出的古代“车马坑”,可以和西安的“兵马俑”相比美,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人来参观。新郑还修建了“郑风苑”,“轩辕湖”和“湿

地公园”等风景区,使新郑的山更青,水更美,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的场所。著名的“郑风苑”景区充满了中华古文化的氛围:每一块漂亮的假山石上,都篆

刻着一首《诗经》中的著名诗句;黄水河两岸清一色的大理石围栏上,都雕刻着有关新郑的历史故事。新郑的大枣名扬海内外,每到大枣收获的季节,“古枣园“里

更是一片枣的海洋,人的海洋,人们争相参观500年前栽种的“古枣王”,品尝那鲜红甜美的新郑大枣。

便利的交通更是给新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现代化的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每天都有数百架航班飞往祖国和世界各地,为新郑和世界各地架起了友谊的桥梁;京

广高铁,京广铁路上,一列列现代化的列车呼啸而过,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上,数不清的各类汽车飞奔而去,一辆接着一辆,形成了浩浩荡荡的车流,把人们

送往全国各地,把人们的生活用品送到千家万户,把工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各类物资输送到各行各业……

我的家乡有着辉煌的历史,我的家乡必将拥有更加辉煌的未来。我爱我的家乡!我为我的家乡而自豪!

最后,我想用邓丽君的一首著名的歌曲来作为这篇短文的结尾:“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看似一幅画,听象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已包括。……请你的朋友一起来,小城来做客!”

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祭文

皇帝谨遣中书管勾甘,敢昭告於黄帝轩辕氏:

朕生后世,为民於草野之间。当有元失驭,天下纷纭,乃乘群雄大乱之秋,集众用武。荷皇天后土眷佑,遂平暴乱,以有天下,主宰庶民,今已四年矣。君生上古,继天立极,作?民主,神功圣德,垂法至今。朕兴百神之祀,考君陵墓於此,然相去年岁极远;观经典所载,虽切慕於心,奈禀生之愚,时有古今,民俗亦异。仰惟圣神,万世所法,特遣官奠祀修陵,圣灵不昧,其鉴纳焉!尚飨!

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秦王祭文

维洪武二十九年,岁次丙子,六月丁亥朔,越七日癸已,秦王敬遣左长史茅廷口,敢昭告於黄帝轩辕氏之陵曰:维帝继天立极,垂统保民;百王相承,万世永赖。钦承祖训,嗣守秦邦,奉命西畋,还经陵下。第以血礼未终,弗克躬祀,敬遣文臣,恭陈牲帛,祗告殿廷,惟帝歆格。尚享!

维永乐拾贰年岁次甲午八月辛丑朔十八」日戊午」,皇帝谨遣延安府通判臣刘骥致祭于」黄帝轩辕氏」。曰:昔者奉」天明命,相继为君,代」天理物,抚育黔黎,彝伦攸序,井井绳绳,至今承之」,生民多福。思不忘而报,特遣使斋捧香币」,命有司诣」陵致祭。惟」帝英灵来歆来格,尚」享」!

明宣宗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祭文[2]

维宣德元年,岁次丙午,二月乙丑朔。。皇帝谨遣应城伯孙?致祭於黄帝轩辕曰:仰惟圣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惟神昭鉴,佑我邦家。尚飨!

明代宗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祭文[3]

维景泰元年,岁次庚午,闰正月丙午朔,十五日庚申。皇帝谨遣工科给事中霍荣致祭於黄帝轩辕氏曰:仰惟圣神,继天立极,功被生民,万世永赖,余嗣承大统,?祀事用,祈佑我家国。

明英宗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祭文[4]

维天顺六年岁次壬午八(下阙)」一日癸酉」,皇帝遣延安府知府臣王瑾(下阙)」黄帝轩辕氏。曰:昔者奉」天明命,相继为君,代」天理物,抚育黔黎。彝伦攸叙,井井绳绳,至」今承之,生民多福。思不忘而(下阙)」使赍捧香币,祗命有司,诣陵(下阙)」帝英灵来歆来格。尚」享」。

明武宗正德元年(公元字1506年)祭文[5]

维正德元年,岁次丙寅,四月庚戌朔,十九日戊辰,皇帝谨遣鸿?寺丞张昱致祭於黄帝轩辕氏曰:於维圣神,挺生邃古;继天立极,开物成务。功化之隆,惠利万世。兹予口口;祗承天序,式修明祀,用祈鉴佑,永祚我邦家!尚飨!.

明正德十一年(公元字1516年)祭文[6]

维正德十一年岁次丙子八月庚戌朔越十八日」丁卯」,皇帝遣延安府同知臣刘贡致祭于」黄帝轩辕氏」。曰:昔者奉」天明命,相继为君,代天理物,抚育黔黎,彝伦攸叙,井井绳绳,至今承之。生民」多福,思不忘而报,兹特遣使赍捧香帛,祗命有司」诣陵致祭,惟」帝英灵,来歆来格。尚享」!

明世宗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御制祭文[7]

维嘉靖十年,岁次辛卯,八月壬午朔,越二十四日乙巳,皇帝谨遣延安府通判梁知让致祭於黄帝轩辕氏曰:昔者奉天明命,相继为君,代天理物,抚育黔黎,彝伦修叙,井井绳绳,至今承之,生多福恩,不忘而报。兹特遣使赉捧香币,祗命有司,诣陵致祭。惟帝号英灵,来歆来格!尚飨!

明穆宗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祭文[8]

维隆庆四年,岁次庚午,八月丙申朔,二十一日口口,皇帝遣陕西延安府知府郭文和致祭于黄帝轩辕氏曰:昔者奉天明命,相继为君,代天理物,抚育黔黎,彝伦修叙,井井绳绳,至今承之。

明神宗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御制祭文[9]

万历元年,岁次癸酉,四月庚戌朔,越十六日乙丑,皇帝遣尚宝司少卿石星,致祭於黄帝轩辕氏曰:於维神圣,挺生邃古,开物成务,立极继天。功参二仪,泽垂万世,兹予?承天序,明祀式修。。。.

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御制祭文[10]

维万历二十八年,岁次庚子,八月辛未朔,二十五日乙未,皇帝遣延安府知府徐安致祭於黄帝轩辕氏曰:追维明德,奉天抚民,盛治弘勋,万世永赖。陵寝所在,英爽如存。兹特遗使赉捧香币,祗命有司致祭。

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御制祭文[11]

维天启元年,岁次辛酉,十一月戊戌朔,越四日辛丑,皇帝谨遣锦衣卫加正一品俸都指挥使侯昌国,致祭於黄帝轩辕氏曰:於维圣神,挺生邃古,继天立极,开物成务。功化之隆,利赖万世。兹予祗承天序,式展明?。。。.

应该是黄帝吧,河南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庄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如今的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被评为国家 AAA级景区。 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新郑关于韩国的景点,新郑关于韩国的景点介绍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区轩辕路,占地面积 100余亩,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曾经毁建,明清修葺。清朝康熙五十四年( 1751年),新郑县令徐朝柱立有“轩辕故里”碑。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近年来,新郑市人民政府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扩建。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区轩辕路,占地面积 100余亩,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曾经毁建,明清修葺。清朝康熙五十四年( 1751年),新郑县令徐朝柱立有“轩辕故里”碑。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近年来,新郑市人民政府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扩建。

扩建后的黄帝故里景区共分五个区域:广场区、故里祠区、鼎坛区、艺术苑区、轩辕丘区。祠前广场、千年古枣树、国槐荫荫、百年银杏松柏参参,“乾坤浮雕圆盘”立于中道,轩辕桥下姬水可潺潺横流,“轩辕黄帝之碑”立于其右。故里祠中有前门、正殿、东西配殿,正殿中央供奉轩辕黄帝中年座像,两配殿有黄帝元妃嫘祖和次妃嫫母像。祠后建有黄帝宝鼎坛,树九鼎,黄帝宝鼎置于中宫,高 6.99米,直径 4.7米,重 24吨,为天下第一鼎,其它分别为爱鼎、寿鼎、财鼎、仕鼎、安鼎、丰鼎、智鼎、嗣鼎,置八卦之位,鼎前有青石甬道铭文镌刻万年历史故事;两侧立有 56个民族图腾玉柱;鼎坛四周建有楹联回廊,挂有当代名人歌颂黄帝功德的楹联。在鼎坛的北面是轩辕丘旧址,高大的丘内建有地穴覆土式建筑轩辕黄帝纪念馆,采用虚幻手法,展示黄帝风采。轩辕丘一侧,建有黄帝文化艺术苑,荟萃了丰富多彩的黄帝文化艺术。

是国家AAAA级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也是十八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拜祖仪式和历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现场。

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黄帝故里新郑说无可争议。天水说是黄帝的子孙姓后人迁至此处建立的古鲁国,为纪念先人黄帝而对当地许多地名命名时均与黄帝有关,以致引起误传。

鲁人迁至山东后,又将寿丘等有关地名和传说带至此地,以致汉代学者、孔子十一世孙孔安国借机用此抬高先人孔子地位、伪造出了黄帝故里山东寿丘说。后世史学家随其一错再错,误传至今.但通过分析历代史料可以找出明显的错误矛盾之处:一是寿丘作为山东地名为后起,据《清一通志》载:“寿山在州北一里,下有鲁谷水。”

寿山不高,故当地人也称之为寿丘。是黄帝后裔姓鲁国所在地,后鲁国迁于现山东,寿丘这个地名也随之来到了山东。

到了东周初期,周公旦被封到此地,这就是后起的周代鲁国。所以,黄帝生寿丘的传说应是源于天水的古寿丘,是黄帝后人迁居天水后思念先祖而作,而非山东后起的寿丘。

二是古史记录的前后矛盾。《帝王世纪》作者皇甫谧说:“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

又说:“(黄帝)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

而黄帝先人少典就是有熊国君,作为有熊国君的少典怎可能到山东寿丘生下黄帝,然后在陕西姬水将其养大,再回到新郑让其继位。三是据古史记载与黄帝同时期的山东是东夷族,其首领为少昊,后来与黄帝大战于涿鹿之野的蚩尤就是少昊族的首领之一,作为同时期的有熊国君少典之子的黄帝怎会生于少昊族的领地。

四是根据考古发现,中原古文化是由裴李岗文化而发展至仰韶文化,而山东古文化是由北辛文化发展至大汶口文化,从出土文物及其生活遗迹看,二者文化类型有着较大的区别,各自都能自成体系。所以属于仰韶文化的黄帝在同时期决不可能和属于大汶口文化的少昊同时出生于山东寿丘。

而陕西的姬水也是周人(姬姓)迁至渭水后的后起名,真正的古姬水就是《说文》和《水经注》中记载的水,即今天新郑境内的水。昆仑说更是来自于《山海经》中的神话,不足为据。

只有河南新郑说,从史实到传说,从地名到遗址,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都无可置疑地证明了该地是真正的黄帝故里据大量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轩辕路北,占地面积100余亩,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曾经毁建,历代都有修复。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51年),新郑县令徐朝柱立有“轩辕故里”碑。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近年来,新郑市人民政府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扩建。

扩建后的黄帝故里景区共分五个区域:广场区、故里祠区、鼎坛区、艺术苑区、轩辕丘区。祠前广场、千年古枣树、国槐荫荫、百年银杏松柏参参,“乾坤浮雕圆盘”立于中道,轩辕桥下姬水可潺潺横流,“轩辕黄帝之碑”立于其右。

故里祠中有前门、正殿、东西配殿,正殿中央供奉轩辕黄帝中年座像,两配殿有黄帝元妃嫘祖和次妃嫫母像。祠后建有黄帝宝鼎坛,树九鼎,黄帝宝鼎置于中宫,高6.99米,直径4.7米,重24吨,为天下第一鼎,其它分别为爱鼎、寿鼎、财鼎、仕鼎、安鼎、丰鼎、智鼎、嗣鼎,置八卦之位,鼎前有青石甬道铭文镌刻万年历史故事;两侧立有56个民族图腾玉柱;鼎坛四周建有楹联回廊,挂有当代名人歌颂黄帝功德的楹联。

在鼎坛的北面是轩辕丘旧址,高大的丘内建有地穴覆土式建筑轩辕黄帝纪念馆,采用虚幻手法,展示黄帝风采。轩辕丘一侧,建有黄帝文化艺术苑,荟萃了丰富多彩的黄帝文化艺术。

有众多史料记载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建都在河南新郑,故河南新郑也是黄帝故里!明《大明一统志》:“轩辕丘在新郑县境,古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生于此。”现存于轩辕故里祠的清乾隆二十九年《重修大殿碑记》曰:“古传,郑邑为轩辕氏旧墟,行在北有轩辕丘遗迹,乃当年故址!后成了旅游景区,每年农历三月三都有亿万炎黄子孙来此寻根拜祖!06年4月1日起景区门票免费。

[编辑本段]主要景观黄帝故里景区分五个部分组成。整个景区布局突出“中华之根”主题,前门区“秀”:中华第一古枣树、银杏树、国槐、松柏苍郁参天。

新郑关于韩国的景点,新郑关于韩国的景点介绍

盘龙二石坊跨甬道南北峙立。中华第一桥——轩辕桥古朴典雅,姬水河潺潺横流,乾坤晷盘屹立中道,中华第一碑——华夏祖石碑立于前门东侧,展示中华人文荟萃。

祠殿区“神”:中华第一祠——黄帝故里祠,正殿中央塑有中华第一大帝——轩辕黄帝塑像,两配殿分塑黄帝元妃嫘祖、次妃嫫母像。鼎坛区“雄”:有甬道铭文、民族图腾柱、鼎坛、回廊。

鼎坛树九鼎,中华第一鼎——黄帝宝鼎置于中宫,高6.99米,直径5米,重24吨。其它分别为爱鼎、寿鼎、财鼎、仕鼎、安鼎、丰鼎、智鼎、嗣鼎,置八卦之位。

鼎坛四周回廊挂有当代名人歌颂黄帝功德的楹联。轩辕丘区“圣”:轩辕丘高19米,长100米,丘内建有中华第一宫——轩辕宫,为地穴覆土式建筑,寓意黄帝出生地。

黄帝文化艺术苑区“趣”:有丰富多彩的。

新郑黄帝故里景区导游词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华姓氏广场。

该广场是07年(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前)建的,它长宽各130米,是一个正方形广场。广场四周种植着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这960棵水杉,象征着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日夜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子民。

万姓同根,根在人祖。中华民族的历史如同一棵开枝散叶的大树,虽纷繁冗杂,但脉络清晰。

每个姓氏都是这棵生命之树的春华秋实。每个炎黄子孙都不该忘记这棵生命之树,都应该记住自己是这棵大树上的哪根枝条,哪片树叶。

这就是修建中华姓氏广场的根由。矗立在我们面前便是中华姓氏鼎坛,这个气势恢弘、硕大无比的鼎叫黄帝宝鼎。

鼎坛高3.9米,宝鼎通高6.99米,重24吨,直径4.7米,全部由青铜铸造而成,比进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广东肇庆青铜鼎还高出0.39米,重8吨,为“天下第一鼎”。我们穿过马路这座便是仿汉阙,是最古老的门。

用石雕刻而成的阙,是用来记官爵、功绩和装饰。阙的主要功能是挂旌(劲)旗、贴告示用的。

(故里祠门口)好了,游客们,我们穿过牌坊过了轩辕桥,站在姬(几)水河,请看前面便是故里祠,在我国大多庙宇和祠殿前一般都安放狮子,寓庄严、威武、平安吉祥之意。但这里却把熊作为镇祠之兽。

熊,是一种很威武、强悍的动物,黄帝父亲少典氏领导的部落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拜,就把有熊作为自己部落的图腾。后人为纪念黄帝的根基有熊氏部落,特在黄帝故里祠前塑了这对石熊。

(故里祠前厅)黄帝故里祠是我们这个景区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整个景区的核心部分,里面供奉着我们炎黄子孙的伟大始祖轩辕黄帝和他的两个夫人嫘祖和嫫母。好了请进去参观一下吧,我们看到的大殿和东西配殿始建于汉代,轩辕黄帝作为中华人文初祖、中华开国的第一大帝,世代为人们所敬仰,历代贤人和平民百姓都来此寻根问祖,烧香还愿。

至今在西配殿山墙上还留有为修复大殿留下的功德碑。(大殿)请看大殿里敬奉的就是轩辕黄帝的金身塑像。

上面的匾额,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的题词“人文初祖”。殿内四周的壁画,生动地展现了黄帝一生的丰功伟绩。

这一幅是“黄帝诞生”。五千多年前,在嵩山东麓新郑一带,居住着一个以熊为图腾的有熊氏部落,其首领为少典。

这一幅是“创造舟车”。黄帝修德治兵,创造舟车。

请看这个是民用车,中间的是指南车。这里是打造的各种兵器和民间用具。

这个是驯兽的场面,中国最早的家禽饲养就是从黄帝开始的。最上面是我国最早的船只。

当时人们用石头把大圆木中间凿空放在水里,用来载人载物。这一幅是“黄炎结盟”。

当时居住在陈丘(今河南淮阳)一带的神农氏炎帝部落势力强大,各部族都听从他的号令。到了黄帝时代,炎帝领导的神农氏部落逐渐衰落,而黄帝修德治兵,创造舟车,以道义促使部落之间相安友好,以武力征伐强暴,制止侵略。

许多部落慕其威望,前来通好,仰仗归从。当时炎帝侵凌周围部落,黄帝率有熊部落的军队在阪泉(今河南扶沟县,一说河北涿鹿)与炎帝经过三次激烈的交战,打败炎帝,使之归顺于已。

从此后,炎黄部落和睦相处,结为联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这一幅就是大家熟悉的“征战蚩尤”。

当炎黄结盟之时,东方的九黎族部落兴起,其部落首领蚩尤更是凶暴残忍。其他部落闻听蚩尤到来,都吓的惊魂落魄,溃散四逃。

黄帝九次与蚩尤交战而不能胜,就联合以熊、罴、貔、貅、豹、虎为图腾的六个部落,会合炎帝部落在涿鹿郊野与蚩尤展开决战。这一幅是“建都有熊”。

黄帝战胜蚩尤之后,又挥师北上,驱赶走向南方扩张的荤粥族,天下有不顺者,进行征伐,然后班师回有熊新郑,诏告天下,并在西泰山(今新郑龙湖镇)大会诸侯,定鼎建都(河南新郑),举行开国大典,各部族首领共尊黄帝为天子。这一幅是“高擎(请)龙旗”。

黄帝统一万国部落以前,以熊为图腾,统一天下以后,采用有代表性的部族图腾特征,荟萃成新的图腾——龙,作为有熊帝国的族徽和旗帜。龙是各部族大融合、大团结的产物,因此五千年来,炎黄子孙把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这一幅是“肇(照)造文明”。黄帝和他的臣下有许多发明创造。

如发明创造房屋、衣裳、车船、阵法、兵器、音乐、文字、算术、历法、图画、医药、祭祀、婚丧、铸铜等等。世界古代文明四大标准中的文字、城堡、铜器、祭祀等,黄帝时代都已发明创造,使中国与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比肩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黄帝在位百年,死于荆山(今河南灵宝),葬于桥山。据史书记载,黄帝族后裔在各地先后建立了70多个国家,繁衍了600多个姓氏,炎帝族在各地先后建立了20多个国家,繁衍了247个姓氏。

黄炎二支发展到853个姓氏,在与其他民族融合中总计发展到8000多个姓氏。因而,后世子孙共尊黄帝和炎帝为祖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轩辕丘)这个高大的土丘,就是象征性的轩辕黄帝的诞生地——轩辕丘,丘下有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建筑——轩辕黄帝纪念馆,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其造型为仰韶时期即黄帝时期的大房子造型,房子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呈巨。

六、韩国的首都到底是新郑吗

“韩国都城新郑座落在洧水北岸。城池不大,历史却是悠久得很。相传这里曾经是黄帝的都城,留下了一个有熊氏城墟。周宣王时封了他的弟弟姬友做诸侯,国号“郑”,封地在华山以东,史称郑桓公。这郑桓公眼光颇为远大,在周幽王时见西周国运大衰,便将封地中心城池迁徙到华山以东近千里之外的颖水洧水之间,远远躲开了灾难即将来临的镐京。到了第二代,郑武公率领臣民,将黄帝废墟一带的荒芜土地全部开垦出来,并在黄帝废墟上建立了一座大城,定名为新郑。从此,小小郑国日益强大。到了郑庄公时,郑国竟是称霸一时,天下呼之为“小霸”。谁想自郑庄公之后,郑国便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战国初期,郑国第四百二十一年的春天,也就是公元前三百七十五年,终于被新诸侯韩国消灭。韩国原都城在黄河西岸的韩原,灭郑后便将韩国都城南迁新郑,远远离开咄咄逼人的魏国安邑。到韩昭侯时期,韩国已经南迁新郑二十余年了。”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韩国旅游A本文地址:http://www.66weiyou.com/hanguo/post/2674.html发布于 2024-02-2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韩国旅游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