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西行漫步
1、从7月31日到8月10日的一路西行,从兰州到嘉峪关,到敦煌,再到张掖,经祁连山到青海湖,最终由西宁返广州。
2、作为旅行第一站的兰州,并未给我太多的新鲜感。只是念及自己到了常常吃的兰州拉面店的产地,却总还是存着一丝懵懵懂懂的讶异。因为每个兰州拉面店的墙上必然会挂着草原清真寺的图片,便给我以幻觉兰州本该是如此。但事实上兰州是一个可以用来避暑的地地道道的城市,有着属于每个城市都应该有的一些普通的景点(白塔山公园,水车园,黄河母亲像,兰州市博物馆据说也不错,可是去的时候正在维修,于是就无缘了)。黄河流经这座城市的时候,是黄得近乎发红的颜色,以至于后来我爸整日念叨着“黄河黄,青海青”(⊙o⊙)…。黄河沿岸有一些羊皮筏子,在阳光下油光闪亮,看起来很有意思,不过我未曾亲眼见到它们在水中漂的模样。本来,兰州的白塔山公园还是不错的,隔着黄河去看对岸的风光时还是颇壮观的,但是在经过接下来几天的旅游后,我便只好把它归于普通的景点了。
3、大概西北这边都是如此吧,这里的羊肉串最少也要10串起卖,吃得爸妈直叫我肉食动物,不过在我心里,我觉得这肯定远远到不了“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程度和境界。除了羊肉,兰州也有不少其他的小吃,不过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就只是浅尝辄止了。想要吃的朋友就集中去兰州的大众巷吃好了。
4、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兰州的气候。虽然是比较干燥,让我很快就挂了彩(流鼻血)。但是即使是大中午在城市里行走多时,或者是爬完一座山,都很凉爽,几乎不怎么出汗,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不过在晚上市内特别是到火车站那边的灰尘很大,让我们初步体验了西北的风沙。
5、我觉得旅游的正式开始,应该是从嘉峪关开始算起。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嘉峪关是丝绸之路重镇,也是古代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按现在的话说,古时的中国,到了嘉峪关,便到了国界。出了嘉峪关,便出了国。
6、以上是历史文化意义上的嘉峪关,不过用历史地名来作为现今地名以带动旅游业发展的情况是很多的,所以嘉峪关本身也是一个地级市的名字,真正的古嘉峪关,是在城市周边的。
7、嘉峪关的行程从天下第一墩开始,再到长城,最后到关城。不得不说,天下第一墩,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土堆而已。当时我还特意百度了一下,“五里一燧,十里一墩”,看来在古时,这样的墩岂止千千万,只是因为这一个留下来了而已,所以给了它一个“天下第一”之名吧,本也不必抱太大希望。不过进入此墩旁边的一个洞,能看到大峡谷,学名讨赖河谷,景色倒是十分壮观,当时旁边有个游客说好像到了非洲大峡谷。在离此墩不远,还有一座仿制的古兵营,帐篷,点将台,瞭望楼,日晷等基本设施都挺齐全的,大大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前些年看酒徒的历史军事小说,特别是《家园》,早就对这些垂涎已久了。
8、接着在快正午的时候,我们到了嘉峪关长城,老爸说这边的长城要比北京那边的八达岭要窄,不过比起我在照片上看到的北京长城,这边的长城似乎更“土”更陡一些。初看不觉得十分高,但是大约是因为陡峭,爬起来却十分起劲。当时边爬心里边回旋两样东西,一个是岳飞的《满江红》,一个就是动画片《大英雄狄青》里面的片首曲。(整个旅行过程中我多次回想起这部动画片,大概是因为它给我的童年造成的影响以及上学期的回看,最主要的还是这部动画里故事的发生地点基本上多是在甘肃和青海这边,也就是我旅游的地方,很多景点和情节似乎可以得到印证,而且片头曲最后的画面就是定格在长城上,我强烈怀疑就是我爬的长城!!!)
9、爬长城的时候遇到了不少外国人,还有两个韩国老太太,她们的体力都很好,爬得也挺快的。
10、嘉峪关的重头戏是关城,好吧,我又问了下度娘,说是就是关城里面就有关帝庙,牌楼等各种古代居民设施,那叫一个激动啊~相当于一个古城的还原哎。后来才知道嘉峪关关城在维修,一多半都被围起来了,不对外开放,深深的失落感。
11、不过即使是处于维修的状态下,这座古城关也给了我很大的震撼。用言语说似乎又一下子形容不出来了。就是当你能够比较完全地了解古时城池的布局(比如我看到了南北箭楼,然后知道敌楼是存放兵器的地方,等等),能亲眼看到摸到,然后能听导游实地讲解一座城池的攻防等,就会觉得胸腔里有一个完整的东西,最后发酵的结果就是我的胡思乱想:要是国产游戏能用古城池为背景,做一个攻守城的游戏该多好,背景全部用我当时所看到的画面。问了一下朋友,他说国外的《黑客帝国》好像就是这样的,只是国内目前好像还没有类似的游戏。
12、从嘉峪关城门出去,就到了西域了,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当时我走出城门时,看到的便只是一条朝上走的路和茫茫蓝天,有种到了天边的感觉,或许是地理因素加心理因素吧。毕竟就算是现在,出个国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何况古代呢。当时看动画时狄青为了去西域买一对玻璃花瓶,出了这道嘉峪关后,遇到了多少凶险啊。
13、我记得当时是早上四点钟去嘉峪关火车站等去敦煌的火车,车上人不多,一群人睡得懵懵懂懂,我精神比较好,没怎么睡,于是偷拍了几张老妈睡觉的靓照O(∩_∩)O~
14、沿途一路听着玉门,瓜洲等边塞诗中出现的地名,神经兴奋不已。我背后的几个人在讨论瓜洲是不是在哪句诗中出现过,于是我胸口油然涌出几分“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豪情。想着古边塞军,都是在此地安营扎寨,浴血奋战,这一路过去,经过的多是沙漠和戈壁滩,偶尔出现一点绿色,也会让人兴奋不已。后来快到的时候,爸妈都醒了过来,一起在议论荒漠上插的小标牌~最后他们竟然得出结论是墓碑(⊙o⊙)…我妈还在感叹在茫茫黄沙里墓碑会不会被混淆~好吧,,后来我们近距离看到才发现是路标。
15、其时正是蒙蒙的天色,太阳慢慢升起,车上一个小女孩争着和她娘比谁的照片照得好看。在拍了几张照片后我也慢慢睡着了。接近中午的时候,我们到了敦煌火车站,这里的火车站挺气派的,不过我好像没照全。
16、在敦煌第一天的行程从下午两点开始,途径敦煌古城,玉门关,汉长城遗址,最后才到达雅丹地貌(我后来才知道这也被称作魔鬼城)。
17、我们在买了敦煌古城的票后俺娘才反应过来这是网上说的不值得看的景点之一,顿生后悔之情。虽然大概是为了拍一些影视剧修的,不过我的感觉还可以,走在里面有一种在打仙四的感觉,于是我频频想到仙四里面的寿阳城,也是在中轴线上的一条主街,然后有兵器铺,珠宝行等等。其实在回家后老妈也承认,在那里随便一拍,蓝天黄土便十分的漂亮~顺便插一句,大西北就是天然地拍古装剧的好地方啊,且不说各种奇特的自然景观,就说那些在天边的黄沙漫漫的路,寸草不生的戈壁滩,没有任何杂质的蓝天,映在电视或电影频幕上,必然是极致的漂亮。
18、然后就到了玉门关,其实俗一点说,也就是个土堆~想必当年“春风不度玉门关”,“愿生入玉门关”的玉门关必然是壮丽雄伟的,惹无数人牵念。只是到了如今,它和嘉峪关一样,不再作为军事要塞而存在,只余下几分残存供后人追忆昔日辰光。
19、最开始一直遗憾无法去阳关,因为阳关和玉门关是两条不同的线路,如果要去的话只能另外单独一天。我一直最喜欢王右丞的边塞诗,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更尽一杯酒,叠尽阳关,西出无故人。当年必然是诗人的朋友,在阳关饮下这边送别酒,伴着沿路渐渐稀疏的柳枝,走入风烟之中,走进未知的人生的漫漫长途。
20、不过在如今,就算是过了阳关,也依然是祖国的疆土,道路也依然是在可以掌控之下,所以即使我们去了阳关,就算是面对右丞的塑像,那份苍茫不舍之前也会多多少少减弱几分。不如就将这份情境和念想留在心里,由内心深处感悟之。
21、汉长城遗址也只是剩下很短的一段断壁残垣,从上面的纹路依稀可以想象昔日的模样。我们没有在此多做逗留,很快便又上了车,开往雅丹魔鬼城。
22、车在路上有时行得很平稳,有时却又能感受到从高处一落而下的爽朗。司机放着很明快的音乐,一路上的调子很是愉悦,让我时时觉得走在天边。
23、不知道雅丹被称为魔鬼城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它那无孔不入的风沙。最开始下车看景时尚不觉得十分疼,后来车子走到深处再下车时。我的裙子早已被吹成了裤子,即使是全副武装的脸,也觉得嘴中噙着咸咸的沙子,而后背到脖子的那一块地方,因为暴露着,更是被风沙狠狠地拍打着,无处躲闪,狼狈不堪。其时正是落日时分,许多人走到远远的一处去看落日,我却因为过于狼狈,和老娘早早地逃入车中。
24、晚上回到敦煌市区,已经快十二点了。(忘了说,敦煌这边太阳下山时就已经9点了)整个城市却是地地道道的不夜城。沙洲夜市的灯火正红火地亮着,小吃街,工艺品街。这个城市的经济应该多数都是靠旅游业带动的,在后来与一个出租车司机的交谈中,我们也了解到这里的百姓多数是出租车司机或者靠开店为生。
25、因为我们在敦煌安排的时间很充裕,所以第二天懒觉睡到10点才起床,然后准备乘市内的公交去莫高窟。
26、我从小到大听说和关注的敦煌,其实主要还是指这座莫高窟。在以往所看的书本和纪录片中,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幽暗的藏匿在某个很遥远未知且不可到达的地方。仿佛是一闭上眼,那些壁画上的画像都会忽地怒目圆睁,在深夜中如魂魄一样在这黄沙万里的荒漠中游荡。那种距离是横贯千年的捉摸不定。然而敦煌和平日里所念叨的长安或其他繁华的古城却又是完全不同的存在。因为其他的古城的繁华是可想见的,可触及的,在史书和人们的口耳相传中流传了千百年的,而独独敦煌是一支深入无人之地的骑兵,却再也找不回来时的路,便在此处安营扎寨,在一个隔绝的小空间里用斑斓的色彩和千年的时光绘出神秘的华章。
27、因为时间隔得有点久,我无法具体地描绘每一幅壁画的模样和导游讲的许多有价值的话。我们当时共参观了八个洞窟,由北魏、北周开始,最晚到西夏、金时期。或许是因为前些年丝路花雨大型演出导致“飞天”的迅速成名,或者我猜是不是因为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的原因,导游着重介绍了飞天在各个朝代的演变过程,由男女不辨最终变成朱唇粉面的女子,穿着仙袂飘飘华丽的衣裙,在天地之间飘然而舞。然而这只是敦煌壁画很小的一个部分,“飞天”只是作为古代天庭的一个乐官而存在,地位是很卑微的,真正的主角的应该是那些形态各异的慈眉善目的佛像和各种意蕴深远的佛教壁画。
28、为了保护壁画,洞窟内部是不让拍照的,相机都是被提前寄存在外面。
29、据导游所说,有许多学美术的都会来莫高窟找灵感。我当时忽然在想,如果真的十分热爱这里的壁画想要深入学习,其实是可以努力地去得到一个导游的身份,在带领游客的过程中加深对壁画的了解,然后在过一段时间便辞去这个职务。当时这样想时,心里便有着隐隐的激动。也许真的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太平淡,未来的轨迹又清晰得枯燥,或者说也许是缺乏对事物真挚的热爱,或者往深了说,缺少一种震慑人心的信仰,所以心里总是隐隐有种想要出逃的欲望。于是常常在很多时候闪现,此时便出现在了壁画边。
30、因为佛法知识和历史的缺乏,我无法真正完全的把自己融入这样一个佛教的天堂里,也就无法达到真正的喜爱,而只能是浸在某个阴暗却华丽的氛围里,感受幽深的气氛。
31、而许多学者、研究员、画家,却是真正把一生的命运与荣耀和它联系在了一起。在敦煌研究院博物馆里看到壁画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以及许多研究人员对壁画艰难的保护过程,不知为何,几乎是要落下泪来。或许半是为这样一座历史的殿堂所经历的毁灭性的磨难而痛楚,而另外一半却是为研究人员扎根于敦煌而落泪。我想,我会一直寻找这样的可以埋身于此,将风风雨雨和辛酸快乐全系于此的一种事物,终其一生的。
32、另外向大家提供一个信息,因为破坏得太严重,莫高窟好像明年就不开放了,以后去了就只能看3D影像了。
33、因为在从莫高窟回去的出租车上,司机告诉我们鸣沙山的日出非常漂亮,于是将晚上的行程改为第二天早上。
34、于是在敦煌的第三天,我们清早赶去鸣沙山看日出。
35、说起鸣沙山,最初还是从杨红樱的《五三班的坏小子》知道它的存在。那时我还在上小学,记得书中的情节应该是一个叫什么豆豆的小男生(好吧,真的好久了,忘了)每天下课后便站在桌子上,向他的同学们讲述他在鸣沙山魔鬼城的奇闻。(我记得当时看的大概是鸣沙山会鸣,然后魔鬼城里的各种恐怖气氛~╮(╯▽╰)╭现在描述出来一点感觉都木有了)我想当时不仅是他的同学,连我这样的读者也被他玄乎的描述深深地吸引了,以至于不知不觉记得了那么多年。
36、说起杨红樱的小说,忽然想起另一本《男生日记》了,里面有一段就是主角跟车进藏的各种故事。虽然后来马小跳系列出多了,当时的语文老师也曾跟我讨论过它们的不好的方面。但是想起早期的那些书在我的童年里埋下的对旅行的热望,顿时有种暖暖的感觉。
37、好了,言归正传,清晨六点左右到了鸣沙山,天几乎还没怎么亮(敦煌这边和嘉峪关一样,都是晚上9点才日落)。远远望去,鸣沙山上的人也极少。走近沙漠边缘时,看到一群红脚丫子在沙漠里整齐地踩出一个又一个的印(我觉得十分像鸭蹼啊,甚至因此还联想到了“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于是才发觉有人在出租鞋套,在老板的各种怂恿在我们每人花十五块钱使自己加入了“鸭子”行列。(后来才知道这就是个坑)
38、最开始,我们没有按照标准的路线,而是自己爬上了一个小沙丘。这里的沙十分的绵细,不像是天天被人踩踏的样子。(后来才知道这里的沙在经过一天的踩踏后,晚上会自动回到原貌)因为去过一些不同地方的海滩,觉得只有威海的沙才有这么的细(因为游客少的缘故)。不过沙滩上的沙自然无法与沙山上的沙相比。站在一个小沙丘上,看着起伏延绵不绝的沙山,早些年最爱用的“黄沙漫漫”等形容大漠的字眼便陡然出现。随着一阵阵延缓而清脆的铃声,不远处,骆驼队已沿着另一条相对平缓的路的出发了,大漠,驼铃,幼时在许多美好的文字和纪录片中触摸到的美好的感觉一瞬间涌上心头。已经不记得是小学几年级在语文课本最后的几篇课文中的一篇了,内容也已不再记得清,记得的只是门口的骆驼队,和夕阳下如梵音一般的驼铃。
39、虽然内心里有个不满足的声音总是在提醒我那些不过是游客,这也不过是旅游中的一个项目,这样的旅行也许并不是真正的触摸。然而这些已经足够让人兴奋了。那些上山的骆驼们就好像是古时的商队,要穿过长长的沙漠,经历千险万难,把我们的丝绸和茶叶卖给一些蓝眼睛高鼻子的外国人,或许是波斯,或许是其他~
40、后来我们终于顺着标准的道路向上攀爬目之所及的最高的一座沙山,看起来虽然不高,却是一个与云相接的距离。在爬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以往无数在数学习题中爬井的青蛙的辛苦(当时我们可都是一同笑它们傻的),向上爬30厘米,是真的会滑20厘米的(⊙o⊙)…
41、于是,看似不高的山,爬起来却真的觉得吃力,因为爬得太慢,以至于没有爬到山顶太阳就升起来了╮(╯▽╰)╭
42、虽说鸣沙山的神奇之处之一是即使是刮风,也不会起很大风沙。然而在沙山顶上的时候,风沙还是显得略有些呛人(不过跟雅丹的风沙完全不能比)。到了此处人便多了起来,往下看去,如湖面一般平整的沙子呈45度倾斜状一直延伸到下面的服务区,看起来颇有些骇人,我们和许多人一样,都只敢尝试性地小心翼翼将脚踏向边缘,俄而又快速收回。其后看见一个人竟然视而不见地沿着斜面快速向下走去,刹那间我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却只见他就这样极其平稳地向下走,踩出一串串深深的脚印,在干净的沙面上显得格外的注目,站在顶上的人都为他的勇气感到赞赏,却迟迟没有第二个人效仿他的脚步。
43、良久,有第二个人踩着第二串脚印在众人的注视下远去。
44、终究是没有勇气效仿,于是随众人沿着沙山顶上的一条平整的路向前走。
45、虽然之前在嘉峪关,站在玻璃做成的地板上向下看脚下的大峡谷,也不曾有恐高的感觉。然而看与做本身就是完全不同的。虽然在小时候所看的小说中便知道滑沙就是一项游戏,然而最开始的自己终究无法克服由于幻想因为重力的下坠而带来的恐惧感。于是,便也不敢贸然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46、然而随着周围的人都渐渐跻身“沙海”,心中的恐惧感却如手心的细沙一般一点点地流出,心中最本能的渴望被激发了出来,便大步大步地向下奔去。沙子的摩擦力巨大,用不了几步就会觉得鞋尖像是被堵塞了一般,沙子便也渐渐地漫进脚里。干脆心下一横,脱掉鞋子大力向下掷去,希望能看到鞋子一下子落到沙山底部,却见它们像两只被羽箭射中的飞鸟,摇摇欲坠地掉入两个坑中,好吧。
47、金色的阳光已经开始洒在沙面上,有了几分温温的感觉,从下往上看,缓缓蜿蜒着的沙山,一部分在阳,一部分在阴,蓝天就在它们的周围,这样的构图如此明朗干净,又如此震慑心灵。这是完全不同于我们平日生活的一种存在,又总觉得自己会迷失于其中。
48、思维飘远处永远是一个叫做西域的神秘的地方,曾经它们与中原的相连便是靠这茫茫沙海,靠着拴着叮叮当当清铃的骆驼,靠着一滴一滴疲软地在皮囊中颤抖的淡水,当然,最重要的是靠着一代又一代向着朝阳远行的使者们,商人们,文化的交流是那样的艰难却又是那样的拥有着神秘的魅惑。中土的人们渴望着西域的玻璃、牛羊,西域的人们热衷于中原的丝绸、茶叶,大家对精湛工艺的热爱,对美的热爱是异曲同工的,属于这世间的美好的东西,会得到大家的共同热爱和喜欢。(终)
二、哪位知道儒家的旅游观
1、法国旅游学家弗朗索瓦·韦拉曾把亚洲的主要旅游国分为三类:一类是具有航空和港口交通枢纽以及进入东南亚和中国的得天独厚的通道的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另一类是工业国家,如日本;第三类是拥有特殊旅游资源的国家,如泰国。韦拉虽然没有提及中国,但很显然,中国属于其中的第三类。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博大精奥,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积淀过程中,中国文化造就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文化,"旅游"在中国自有其生成、发展的土壤和历史。
2、如果说,在中国哲学的诸子百家之学中,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儒、道、佛三家,那么,在中国旅游的诸子百家之学中,对中国旅游文化影响最大的也是儒、道、佛三家。正是这三家各执一端的旅游思想,能糅合各家,以其各自的文化风格影响着中国旅游文化,组成中国旅游发展的基本线索,给中国旅游文化的开拓演进带来了活力。
3、两千多年来,儒家的旅游观对于中国人民的旅游活动产生了至巨至深的影响。对儒家的旅游观可从近游思想、远游思想、重民传统和尚古意识四个方面认识。
4、就一个民族的普遍心理而言,中国人有着安土重迁,不喜远游崇尚近游的思想。这可从中国民间的俗语"好出门不如歪在家","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看景不如听景"中反映出来。这是因为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华民族的内倾民族性格特征多少地阻抑了中国人旅游的动机,它发源于儒家。从孔子思想体系的总体来看,"仁"贯穿其中,成为联结各个范畴的媒介,同时,又是各个范畴和言行的总纲。而从宗族血缘关系来看,孝悌是为仁之本,提倡孝悌,注意培养人们具有孝悌的品德,是孔子仁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孔子曾经要求做儿子的做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礼记>>上也说:"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故君子……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形殆。"儒家之提倡近游,目的就是为了减少非正常死亡和伤残现象,从而实现其"老者安之,少者怀之"和"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仁政思想。这种近游观的出现,与春秋时期的黄河流域,在生产水平尚很低下的时代,劳动力很宝贵的社会经济条件相吻合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近游作为一种旅游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在当时无疑是有其进步意义的。
5、儒家主张和看重近游,是因为这种短途旅游既可达到健康身心和陶冶性情的目的,又可和家人同享天伦之乐。然而儒家并不是无条件反对远游。按孔子的表述分析,父母去世后,儿子远游自然不在限制之列。因为儒家学说以重人伦为核心。父母在世之日,儿子久游不归,一则令父母担忧;二则儿子也不能对父母尽关心赡养的义务。孔子只是要求做儿子的出门之前必须制订好游览计划,把游览路线、时间、何时归来这类情况告诉父母,使父母心中有数。同时,孔子也十分重视远游的作用,把它视为扩大阅历,结交名流,增进学问的重要途径。《论语》开宗明义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孔子对于为他而纷至沓来的客人的欢迎词,也是对当时人际交往频繁,旅游之兴盛的社会现象的一种良性指导。孔子还将游览视作个体人格发展的理想之路,他认为只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所以儒家认为"志在四方"是男子汉应有的抱负和基本的形象特征。这用意很清楚,他们给所有的人规划了两种自我实现的途径:当孝子或当忠臣。为家庭或为国家。前者的奋斗目标在于使家庭幸福,后者的奋斗目标却是为国家太平。由于儒家阳刚进取,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是身在庙堂之上,即一心想参政,因此,在儒家学说中,为父母做牺牲和为君国做牺牲,都属于仁人志士。明乎此,我们就容易理解在中国旅游史上为什么近游理论较远游理论同样发达,探险旅游同怡情旅游一样受我国人民的重视。
6、研究儒家思想的人便会发觉,儒家的"与民同乐"、"民贵君轻"的思想也渗透在中国旅游文化之中。在《孟子.梁惠王》中有一段关于与民同乐的论述。孟子认为,贤者与民同乐,故能乐其乐。而不贤者虽有池沼等游乐对象,因其不能与民同乐,故快乐难以持久。他引用《诗经》中赞美文王的"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的有关句子;和《尚书》中所引夏朝民众仇恨商纣王独乐的民谚,从正反面举例说明"与民偕乐"和"独乐"的区别。以此来启发和讽刺梁惠王。
7、一部中国旅游文化史,始终贯串着这一重民传统。这种把发展旅游和实施仁政结合起来,通过旅游来体现仁政的观点,对中国古代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文化的建设、旅游文化特色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由于这种"与民同乐"思想的薰陶,产生了一大批将仁政实施与旅游开发结合进行的地方官,如柳宗元、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范仲淹等,他们把旅游看成政治的一部分,他们不肯脱离政治来谈旅游,在借旅游怡情的同时,又考察民情。重民传统也表现在历代帝王不敢肆意远游上,凡置国家大事和人民疾苦于不顾,而一味远游的君主,无一不受到民众的遗责。
8、珍惜自已民族的历史,爱护先辈留下的遗迹,在文明的世界里,这几乎是尽人皆知的常识。而这传统尤以中国为突出。在两千年前,儒家创始人孔子曾多次表白他崇拜古代文化:他认为周代的政治制度和学术文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对尧舜统治时期也向往不已。他描述自已的立身是"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旅游文化就是在这种"信而好古"价值取向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者欣赏口味方面,这种特点体现得异常鲜明。就旅游点的建设来看,中国古人对于开辟自然风景游览点的兴趣,远不如建设有古迹的旅游点浓烈,他们对于保存古代旅游文化有着极为强烈的责任感。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能象中国这样富于历史责任感,这样重视旅游史料的保存,中国人世世代代都在严肃地记载着他们开发旅游资源的历史以及他们对山水美的认识,这都可以从历代留下来的各风景名胜的碑刻史料和有关山水名胜的各种山经地志中感受出来。韩国旅游团
9、克已复礼、兴灭继绝、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可以说这四句话大致概括了孔子的文化观。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的讨论中,谁也不曾否认孔子在整理和传授古代文化、保存文化遗产方面的历史功绩。由于大一统的儒家思想自汉武独尊儒术以来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因此给中国古代旅游文化带来了很多独具的特点,如尚古重文、兴灭继绝的文化意识,就曾对我国的旅游文化带来良好的影响。鸟瞰中国的旅游文化史,重视修志,保存真实的史料,以供来者参考,实在是我国古老而又绵延不断的传统。在中国古代,几乎没有一处名山大川没有人为之撰写志书的,一些不出名的山水名胜也因有旅游者的游记而传世。
10、儒家思想的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旅游文化,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开创了儒家人本主义的"比德说"旅游观。他将山水与不同思想修养、气质特点、个性品格紧密联系起来,使山水人格化、气质化;凡是人具有的美德,都可以赋予山水;而且人可以通过游览山水达到娱乐、长寿的目的。与孔子开创的注意道德价值的旅游观--"比德说"相左的,是老庄开创的注重个性情感的旅游观--"情感说"。与儒家同时代生衍,并深深影响着我们民族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精神面貌的道家思想,以其"清静无为"的消极出世态度书写了另一种逍遥自在的去追求顺应自然、返朴归真的旅游审美文化。
11、中国传统文化中儒、佛、道三教,儒重治世,佛重治心,道重治身,而"道"是老子和庄子建立的最高哲学概念。由于老子和庄子都推崇"道",所以后人称之为道家,而真正将老子之道发展到顶峰的以形成道家正统地位的还是庄子。同时,庄子之道与旅游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庄子之"道"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特殊形式,随中华文明而渊源流长,同时它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在中华历史长河中泛波,与中国传统文化在许多领域有着血肉亲缘的关系,其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兼容并蓄,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各领域均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辐射作用,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和保护作用。
12、庄子是我国先秦时代著名的旅游大家,他一生酷爱自然,相信"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念时,庄子认为道即美,无为即美,无为即自然,自然是天地的本性,人对自然之道的认识,应采取直接体验的同步方式,即庄子所说的"乘物以游心"的直觉体验方式,也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天地自然与人契合的旅游。
13、"游"在《庄子》中频频出现。据统计,除人名如"子游"外共出现99次,它有四种含义:(1)游泳。如"善游者数能,忘水也"(《天远》)。(2)游戏。如"问谷奚事,现博塞以游"(《骈拇》)。其中"博塞"就是一种类似于掷骰子的游戏。(3)自如运用。如"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矣"(《养生主》)。(4)游历。如"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逍遥游》),"子贡南游于楚"(《天地》)等。其中,前三种意义的"游"在《庄子》中只了现了7次,而"游历"的"游"则有92次之多。可见庄子对旅游的钟爱。他抱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的人生态度,风尘仆仆于齐、楚、魏等国,行踪飘忽于山川林间,钓于濮水之滨,游于濠梁之上,与旅游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对旅游产生了一种特殊的体悟。《大宗师》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大作,观于天地之谓也。""观乎天地之谓",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旅游。庄子认为,"观于天地"的旅游能使人生境界"天人合一",优游自在,无挂无碍,并能领略"天地之美"的无限风光,也是庄子得"道"的重要途径和最佳选择。
14、庄子时代之所以重视游历活动,是由于当时文化思想交流的媒介极其贫乏,用以记录个人思想成果的文字大都刻写在竹简上,这就给思想交流带来了很大的因难。因此,除聚徒授学外,周游列国就成了诸子百家为传播自己的思想而想到的既方便又快捷的途径。《庄子》书中记载庄子所游之地就有楚、鲁、卫,匡等。总之,社会游历活动成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一种风习,这种风习在张扬主体思维成就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陶冶了主体的性情和人格。
15、在研究老庄哲学的过程中,我们总感觉出在道家学派中,老子是把"至美"和"至乐"作为"游"的最高志趣,庄子则更主张"乘物以游心",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称这种人与自然的统一为"天和"。他希望按人的自然本性生活,从仁义礼智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求得精神上的自由。在庄子整个光怪陆离的思想中,最能显现他个性至情的,是他"云气空蒙,往返纸上,顷刻间,顿成异观"的"逍遥游"思想。这与他看破红尘,想遁于世外,以求得自然之性的人生观相一致。"逍遥游"是庄子提出的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特殊范畴和特殊概念,它既是人类在不自由的社会条件下要求精神解放的抽象概括,又是庄子本人思想性格的抽象体现和庄子旅游的行为纲领。在本质上体现着旅游与哲学的高度统一。它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旅游山水美学,已经从具体的审美经验,开始上升为抽象的科学理论。
16、"逍遥游"是庄子对"游"和"旅游"现象的高度哲学抽象和理论概括。而这种"逍遥游"是指精神与行为的自由,是摆脱当时社会现实所加给人们的各种枷锁的绝对自由,是在幻想中所追求的自由,也是一种无意志、非理智、超功利的,游于玄境的心灵自由活动和精神邀游。是一种顺应自然的思维方式之"游",其哲学的现实土壤便是旅游。这种精神遨游是由具体的旅游活动发展概括,飞跃和升华而来。而庄子"小知不及大知"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依赖的主要是旅游获得的宇宙天地无限的信息和至高无上的感受,旅游是庄子得"道"的主要途径。
17、古代哲人和文艺家多强调"以我之自然合物之自然",这是达至精神绝对自由和解放的必要条件,是走向精神漫游的第一步。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庄子之"道"与庄子之"游"是相融的,庄子之"道"即庄子之"游",庄子之"游"即庄子之"道"。他用来论道的游,经历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是一种抽象的旅游思想和旅游理论之游--即顺物自然的思维方式之"游"。在抽象的"游"论"道"中,旅游的自然天放和畅神自娱的特征被作为"道"的原则贯穿于庄子"道"论的整个观念体系中,旅游在庄子"道"论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概括为:(一)旅游把天地万物作为观察和研究的对象,客观上启迪庄子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去探究万物的本源,本性和宇宙的根本等哲学问题,从而论证道的本原性;(二)旅游"自然天放"的特征为庄子"道"论的自然本性提供思维原型。可以说,"道"的创生得之于旅游的启示,"道"也就必然保存着旅游的特征和痕迹。它是庄子旅游的物质载体,旅游在一定程度上受"道"的支配。
18、虚静是庄子之道的特性,是"天地之本","万物之本",那么,受庄子之道的熏陶和影响的庄子旅游自然也以虚静为纲,用庄子的话来说,叫做"退居而闲游,则江海山林之士服。"庄子以寄意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沟通为旅游最高境界,以产生虚静的心境和超脱物外的解脱之感为旅游最终目标,以能聆听风壑万籁之声,体验四时变化之景,洞穴探幽等为最佳旅游环境,时时处处都体现了庄子崇尚虚静的旅游方式和旅游思想。
19、庄子是中国旅游的积极倡导者和身体力行者。他玄远淡泊的逍遥旅游思想,给予后代啸傲风月,翘首天外的隐士游客和失意宦场,徜徉山水的士大夫们的极大的心灵慰藉和旅游模式示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正是陶渊明返朴归真情趣的抒发;"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度鸣禽"的病愈见生机的描绘,正是谢康乐郁郁不得志情绪的沉吟。忙于世俗的人如果能象庄子那样,外观于物,内省于心,就能跳出尘俗,顺应自然,返朴归真,进入逍遥游的境界。
20、作为中国古代道家旅游理论的创始人,庄子的旅游贡献不仅在于他身体力行地倡导旅游,提出一系列的旅游主张,而且还在于他难能可贵地对旅游现象本身进行思考,从而建立起了自己的独特的旅游理论体系。如果说中国旅游文化传统是流,那么,凝聚于《庄子》中的旅游思存和旅游理论就是源。庄子实是开启了中国旅游文化传统中的道家一维,这在中国旅游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奠意义。
21、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具有明显的东方色彩。佛教文化对我国有深刻的影响,中国的佛教旅游资源历史之久,数量之多,艺术之精是中外驰名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通常只看到较低层次的佛教表面现象的某些侧面,所以一讲佛教,有的人认为就是烧香求神,磕头拜佛。其实,佛学的严密性及其教规教仪的规范化使佛教在思想、文化和政治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一次佛教之旅,应多上些人生的净化,多一些思辨的认识,而不仅仅是求签算命,东张西望或前呼后拥。
22、佛教自西汉传入我国。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乱,兵荒马乱,苦海无边。佛教以其大慈大悲、普济众生、因果报应、彰善惩恶的教义赢得了各层次人群的信仰。加之上层社会人士出于"家弃章句,人重异术"的文化心态,所以也乐于交游佛教徒。玄学与佛学共向交融,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既深且广的影响,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3、佛教哲学与道教哲学一样,都是宣扬出世的哲学,其基本精神是老庄倡导的顺应自然,返朴归真。所以游方问道在佛教界有着悠久的传统。佛教有一部流传极广的大乘经典《华严经》,该经的《入法界品》介绍了广善财童子从文殊菩萨处发心问道,继而百城烟火,前后参访请教了五十三位大善知识,终于证明"华严法界"的生动事迹。千百年来,中国佛教徒以善财童子为榜样,通过"西行求法"游方问道、朝礼山胜迹的活动,促进民间旅游活动的成长和发展。
24、中国僧侣的游方是受佛陀"游行教化"传教方式的启发而形成的。佛教认为:人生是"无常"的,充满了痛苦,只有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彻底摆脱生死痛苦,进入超脱生死的境界。为了脱离苦海,不少佛教徒不远千里,到异国他乡寻找真经。早在东汉中叶,中印佛教徒就开始交往。汉明帝时期"白马驮经"佛教东来佛经的历史记载,生动地反映了伴随着佛教传播而兴起的旅游活动。自那以后,不断有古印度和西域的高僧大德来我国译经传教。如安世高、安玄、竺佛朔等等。他们博学多识,孤身远游,在传播佛法的同时,还带来了异国他邦丰富多采的文化艺术。他们虔诚的宗教信仰和崇高的献身精神,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僧人寻求佛法,朝礼圣迹的热情,形成了持续千年的"西行求法"运动。他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或走陆路,或行水道,"轻万死以涉葱河(今新疆一带),重一言而之萘苑(泛指印度)"。其人数之多,路程之远,行旅之艰,历时之久在古代旅游史上都是罕见的。在成百上千的求法高僧中,以法显、玄奘、义净等最为著名。他们每到一地,即寻访名师,学习佛法,并了解当地的山川形势,风俗民情,学成归国时带回大量的经籍图像,并积极从事翻译工作。他们撰写的游记性专著《佛国记》,《大唐西域记》和《南海寄归内法传》等,是今日研究古代印度和南亚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和宗教的重要资料,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有四个字,叫"千载一时"就是说历史虽已过去,但"已作不失",众业所造积淀不来,成就了我们的今日。佛教自印度传入我国以后,就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壤上,经过"嫁接",生根、成长、产生了有独特结构和气象的中国佛教。
25、在自然山水中居静修行,清淡佛理的旅游一向在僧侣中十分风行。"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出家人云水一身,无牵无挂,以参访善知识,弘扬佛法,化导众生为务。他们崇尚自然,素用山水点缀神形,并将优游山水,品味山水和在山水中切磋玄理,发挥禅理,发展为名僧的一种风度。他们又为深山幽谷,万仞高崖,大漠石窟,江心孤屿僻静海滨,幽深郊野是佛游的理想之处,佛教徒的参方活动虽有其特定的意义,不能与旅游活动划等号,但是,如果对参与活动进行客观评价,却又不难看出它与旅游活动的密切联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佛教徒的旅游的确是旅游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不仅如此,他们同时还是佛教旅游胜地的建设者。环顾我国各地,凡有佛教寺塔之地,无不翠枝如黛,碧草如茵,环境清幽,景色宜人。古联有云:"世间好语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高僧大德所作的贡献及其艰苦的创业精神令人钦佩!
26、佛教徒通过交游,佛学与玄学,儒学相互交融,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佛教旅游文化--禅宗。它随缘而安,与世无争的思想与儒家乐天知命,安贫乐道,顺应时势的思想相联,又与道家无为不争,安时处顺的态度相通,特别与庄子避世、游世的思想相一致。三种思想的相容相摄,对我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和旅游活动的开展都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27、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它们都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神秘、异已变成为理解、亲和,都表明人的山水意识已从神的羁缚中解放出来,都将人性美(或道德,或情感、)和山水美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充分肯定了人的道德价值和情感价值。历代大量旅游文化作品表明,儒、佛、道这三种旅游观念事实上都在影响和促进我国旅游文化的发展。
28、中华民族自古便是一个向往自然,喜好自由,乐于游历的民族,从上古时代的圣人舜以其巡游的方式揭开这一行程的帷幕以来的数千年间,在山川霞丽,风物壮观的中华在地上,不知多少华夏英杰,以其艰苦卓绝的旅游生活向世界展示过他们奋进勃发的英姿,也不知有多少炎黄子孙以他们无数的旅游活动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增添了瑰丽的一笔。是他们,孔子,老子,庄子,法显及许多旅游家,谱写出中国旅游文化史上绚丽灿烂的篇章!
三、西安自助游攻略
我六月也要去西安。这几天收集的资料,希望对楼主有用哈
西安真是一个很好的城市,我也好期待~~~~
西安:回民对猪很敏感,注意尊重民族和宗教。
我说几点来西安的注意事项。1、楼主贴图中的烤面筋最好不吃(卫生角度出发);2、叫卖的小商贩如果只有数词,没有量词,多是挖坑;3、西安的单行道比较多,去和回的出租车价钱往往不等,非宰客,是事实;4、使用年票的外地朋友要注意,最近骊山风景区管得严,没有陕西的一些证明很难使,但是,总体还是很划算。
给即将要来西安的朋友们提个醒,买68元的旅游年票还是很划算的,光城墙和钟楼鼓楼的票价加起来都80元了,但是一定要注意:用年票上城墙一定要从大南门、大东门、大北门、西门四个门点上城,全城有10个上城口,但是只有这四个可以用年票,其他的门点没有年卡机,以前还是可以通融的,但现在全城的监控系统上线了,也就没人敢违规放行了,大家切记,以免走冤枉路。
兵马俑、秦始皇陵、华清池在钟楼坐611回火车站在火车站(东广场,火车站售票口前面)坐915、914、游5到兵马俑,不要坐广场的旅游车,他们是骗人的,从兵马俑到秦始皇陵,从秦始皇陵到华清池,洗澡最便宜的价格就相当于大众浴池,如果还有时间上骊山。其它的如秦始皇陵地宫、八大奇迹等,都不要去,全都是人工景。游览完华清池后,坐汽车回西安。注意:在临潼吃饭时小心被宰,吃饭前先看好菜单价格。华清池内主要景点:贵妃池、五间厅和兵谏亭等。火车站坐游9把东线旅游了兵马俑华清池兵谏亭地宫骊山。这是国营公交车,最好别做私营的小巴,事多。到了一个景点你下,逛完了在等车去下一个。5分钟一趟车,别当心没车。进了唐明宫宫注意,千万比照导游,导游会挖坑让你开始买香260,免费求签后就是请“吉祥物”(400-8000),然后又要交等同吉祥物的香火钱。
省博物馆、大雁塔、寒窑、曲江公园、大唐芙蓉园、大雁塔北广场 1.现在省博物馆免费了。推荐先去省博是因为省博现在免费但不免票(带上有效身份证件领票)。每天参观得人比较多,不早得去,领票排队时间比较长,钟楼转乘606到和平门坐5路、30路、游8(610)路,翠华路下(投币1元)。5路和30路线路短一些。下车就可以看到陕博; 2.参观完陕博,在翠华路坐公交到大雁塔南广场下。公交车很多,你可以坐中巴,中巴0.5元,大公交元。最近的是陕博东围墙外的701路。进大雁塔; 3.游览完大雁塔,在大雁塔南广场坐715路到春临村下,到寒窑(王宝钏等薛仁贵居住十八年的地方); 4.参观完寒窑,在春临村坐715路,曲江池遗址公园下。游览曲江池遗址公园; 5.游览完曲江池遗址公园,在曲江池遗址公园坐715路,大唐芙蓉园南门下(或从曲江公园走到大唐芙蓉园,很近,不到1站路),进大唐芙蓉园; 6.游览完大唐芙蓉园后从大唐芙蓉园北门出来到大雁塔北广场看音乐喷泉(大雁塔北广场音乐喷泉是亚洲第一大音乐喷泉。最好看晚上8点半那一场,有音乐和灯光)。未央湖其实就是一个人工湖泊,有一个蹦极台和水上摩托艇,景点也没什么可留恋,因为之前已经安排了大唐芙蓉园,所以未央湖除了那两个游乐项目以外根本提不上
泡馍——老刘家泡馍(北广济街内)水盆羊肉——老白家(北广济街内)小炒——老乌家(北院门向西300米路北)杂羔汤——(建设西路旅馆村内)烤肉——山羊烤肉庄(烤羊排、羊腿,文艺北路中行对面)肉夹馍——秦域肉夹馍(柏树林南口)孜然炒肉夹馍——(洒金桥十字东南角)水盆大肉——老宋家(柏树林十字西南角)葫芦头——铁蛋葫芦头(柏树林十字西北角)牛肉面——一分利(鼓楼)沙锅——穆撒(大麦市街)
东门里南(渭南时辰包子)柳巷一家麻什洒金桥刘老虎的糊辣汤泡馍---白家泡馍(西稍门南小巷口水盆羊肉----老白家(北广济街内)小炒----西羊市中段的“天下第一碗”;烤肉----里木烤肉(麻家十子西50米)肉夹馍----秦豫肉夹馍(柏树林南口)樊记肉夹馍(竹笆市北段)孜然炒肉夹馍----(洒金桥十子东南角)腊牛肉夹馍----北梢门红码头老旦隔壁“李老四夹馍”,他家的杂肝汤也不错水盆大肉----老宋家(柏树林十子西南角)
葫芦头----铁蛋葫芦头(柏树林十子西北角)柳巷口的牛肉面,最近已经般到端履门——推荐!劳动南路啊,老机场里面有一家跳水鱼,非常好吃的。但是别忘了老机场靠什么出名——烤肉!西北大学北门,西侧的红焖王(红焖羊肉非常棒)——强烈推荐!北广济街的泡馍是老米家。湘子庙街有一个“大清花”饺子馆,饺子不错,菜也不错,满族人开的,装修很有特点,老板很会做生意,去吃过几次,真的很不错。牛肉面----马虎面(西七路)愣娃鸡汤刀削面(光华路)老安家牛肉面(东举院巷)西大街桥梓口车站路南小巷里有一家〔卤汁凉粉〕应该是甘露巷口已经拆迁(陈学亮家暂时不卖了)推荐--大皮院西口有家〔卤汁凉粉〕叫什么忘了很好麻将凉皮:盛家大皮院西口北广济街泡馍:老刘家(广济街清真寺北邻)
大雁塔(大慈恩寺)开放时间:8:00——19:00;游览时间:1小时左右。附近还有曲江池、杏圆和乐游原等景点。登上七层可以俯瞰西安城区。交通:乘5路、19路、21路、610路公交车可直达。从钟楼打车大概14元左右
大雁塔北广场从大慈恩寺出来走过新落成的大雁塔北广场。那里有亚洲最大的音乐、灯光喷泉,气势宏伟,如果碰巧音乐喷泉开始时正好在大雁塔上,站在塔顶上看一览无余,比在广场上挤在人堆里看清楚、舒服多了。还有错落有致的仿唐建筑群,很大气,让人联想到盛唐时期的长安城。音乐喷泉开放的时间:周一到周五:12:00、20:00周六,日以及节假日:10:00、12:00、14:00、16:00、18:00、20:00特别关照:建议最好晚上去,可以观赏亚洲最大的音乐、灯光喷泉
陕西历史博物馆从大雁塔北广场出来步行十分钟便来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8:00—19:00;游览时间:1—2小时陕西历史博物馆最精华的昭陵文物和唐墓壁画展需另外付费(200元/人)交通:乘5路、24路、27路、527路、610路均可直达。
西安碑林历史博物馆开放时间:8:30—18:30;游览时间:1小时(需导游讲解)交通:可乘14、402、239路公交车到博物馆站下车;从陕西历史博物馆打车6元特别关照:§在碑林外面的摊上可以买拓片,碑林里面和外面买拓片的价格相差两个零。碑林外面拓下的字画,未裱好的5-15元不等。挺便宜,买回去送礼用都很好。如果有裱好的更划算,价格也只有30元左右。在当地现裱要2小时
逛书院门古文化街碑林出来沿着城墙走便是书院门一条街,店铺林立,古色古香,主要经营古玩字画和民间工艺品,顺道游览了关中书院(免费)。西安古城墙从古文化街到古城墙步行即到。开放时间:8:00——17:00;游览时间:骑车1小时正好可以绕西安古城一圈西安城墙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从南门上去租辆自行车(单车10元/小时,双人的20元/小时)。特别关照:§可从南门、北门、西门、和平门、文昌门等地购票后登城,城墙上有游览车,分段收费。§去西安城墙最好选择在傍晚,傍晚的城墙很漂亮,特别是人少的地方,在宽阔古朴的城墙上很有感觉。而且因为上面没有什么遮阳设施。
钟楼钟楼位于西安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钟楼上悬挂铜钟,用以报时,故名钟楼。交通:可乘1、6、8、11、45路公交车直达;从古城墙南门打车到钟楼6元,步行约2分钟。第八站:鼓楼鼓楼位于西安市西大街与北院门交汇处,东于钟楼隔广场相望,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清代曾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傍晚击鼓报时,故名鼓楼。交通:可乘1、6、8、11、45路公交车直达。
回民街著名的回民小吃一条街,为穆斯林聚居区,主要经营各种回民小吃,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各种西安的特色小吃,如羊肉泡馍、贾三灌汤包等中华名小吃。而且在这条街上还有不少卖纪念品的小店。如果您想带点土特产和纪念品回去,这里是您最佳选择。
小雁塔(18元;上塔10元)开放时间:8:00——17:00交通:可乘1、21、521路公交车直达,也可乘3路或26路到南梢门站,下车后西行即到。注意:§各景点交通:一天的行程可以以610路旅游公交车为主,除了碑林其它景点基本都能到。2~4人打车比较合算。火车站出站对面就是610路(610旅游专线车以火车站为起点,经过北新街、革命公园、钟楼、鼓楼、广济街、朱雀门、小雁塔、南稍门、大兴善寺、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雁塔等地,票价在1—2元之间,且都在景点正门下车)§旅游顺序也可以先去鼓楼,这样傍晚时分就可以登上大雁塔看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了。§钟楼、鼓楼看各人喜爱程度了,并不一定买票登楼,在外面就可以看得很清楚。钟楼的夜景比白天漂亮很多。§淡季旅游景点关闭得比较早,17:00左右关门了
兵马俑、秦始皇陵、华清池:在西安火车站(东广场,火车站售票口前面)坐915、914、游5到兵马俑,不要坐广场的旅游车,他们是骗人的,从兵马俑到秦始皇陵,从秦始皇陵到华清池,如果还有时间上骊山。注意:在临潼吃饭时小心被宰,吃饭前先看好菜单价格。华清池内主要景点:贵妃池、五间厅和兵谏亭等。
在西安火车站东广场坐游2路公交(游2有两趟车,一趟去法门寺,另一趟去太白山。注意不要坐错了)每日一趟8时,你坐到法门寺的。参观完法门寺,在法门寺坐车到扶风,在扶风县城坐开往乾县、永寿、彬县的车,在乾县下车,坐汽车到乾陵。
参观完乾陵在乾县坐长途车回西安。
省博物馆、曲江海洋馆、寒窑、曲江公园、大雁塔北广场、碑林、明城墙、钟楼、钟鼓楼广场、仿古一条街
1.现在省博物馆免费了。推荐先去省博是因为省博现在免费但不免票(带上有效身份证件领票)。每天参观得人比较多,不早得去,领票排队时间比较长。你可以城西客运站坐701路公交(晚上8点以前,8点以后在城西客运站坐23路,大雁塔下。往西大概500米左右),翠华路下。
2.参观完陕博可以坐公交到大雁塔南广场下进大雁塔。
3.游览完大雁塔,在大雁塔南广场坐公交到大唐芙蓉园南门下去曲江海洋馆。
4.在曲江海洋世界坐715路到春临村下,到寒窑(王宝钏等薛仁贵居住十八年的地方)。
5.参观完寒窑后,坐715路到大唐芙蓉园南门下,游览完大唐芙蓉园后从大唐芙蓉园北门出来到大雁塔北广场看音乐喷泉(大雁塔北广场音乐喷泉是亚洲第一大音乐喷泉。最好看晚上8点半那一场,有音乐和灯光)。
6.在大雁塔坐游4路到文昌门下,进文昌门是就是碑林。
7.参观碑林博物馆。可以顺着碑林南围墙一直往西走到书院门步行街(书院门步行街都是书法和一些手工制品,一般看看就行了,不要买。如果实在想买的话,只调一些小玩意买,小心被宰哟)到南门,从南门上明城墙。最好从西门或北门下城墙,那两个地方离钟楼近一些。下城墙后,坐公交或走到钟楼。想上钟楼的话,下钟楼地下通道购票上钟楼,游览完钟楼从钟鼓楼广场到鼓楼(建议上了钟楼就不要上鼓楼),游览完鼓楼后可以从鼓楼进回民一条街。哪里是西安回民小吃最全的地方
推荐线路,第一天,兵马俑-华清池,(很多线路都在中间加上秦始皇陵,坚决否定,没有任何意义,就是一个土坡上去一个破破的号称博物馆的,里面一个模拟的地宫,还要收门票,基本上我爸他们公司招待客人从来不会去那里,都是开车经过时候带过一句就行了)如果你出行都是公交的话,估计就一天了,等下午5,6点回来刚好去回民街吃点东西(中午饭最好自带点饼干啊什么的,不要在那边的农家吃,贵不说还不好吃)
第二天,游览城墙(话说可以骑自行车的~饶城墙一周大概1个多小时吧~),丛城墙的南门下来后直接去书院门转转,古色古香,然后去碑林,晚上去钟鼓楼,看看夜景,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夜景还是不错地。从鼓楼下来五分钟就回宾馆了!差不多了这一天。
第三天,陕西省博物馆~~(去省博一定要早去,我当时还以为派票就是随时都可以的,结果第一次下午去,票早都没了,然后第二天上午10点去的也没了,最后气得我们7点多就跑去了,还好,基本上我觉得8点一定要去排队的),省博转完的直接就去大雁塔,只有两站路,很近的,(不过大雁塔从去年地震给震歪了之后就不能上到塔里面了,很是遗憾)大雁塔广场也还不错,有音乐喷泉
第一天:大唐芙蓉园(50元门票)+大雁塔(20元门票+25元登塔)
第二天:半坡遗址、华清池、兵马俑(平时的价格是:博物馆18,氏族馆25;华清池45元,兵马俑90),估计旺季要涨价吧!
第三天:钟楼、鼓楼+回民小吃街+陕西历史博物馆
1.高家鸡汤——在咸阳机场附近,朋友开车带去的,具体位置我说不清,鸡汤是很原汁原味的鲜,那里的烤面饼(可能不叫这个名字)夹着辣椒酱吃,非常香!
2.粉巷——牵人麻辣粉,粉巷就在竹笆市旁边,那边很多小酒吧,晚上可以去泡一下。在西安误打误撞发现三处酒吧街,一个在竹笆市,一个在城墙南门以内,还有在大雁塔西门那条路上。
3.新城广场省政府旁边的“西府美食”,擀面皮、醋粉加辣椒据说很好吃,就在我们的酒店旁边,可是现在居然停业装修!
4.秦镇大桥的薛家凉皮,城南客运站有去户县的长途车,40分钟到秦镇桥下车。除非是顶级吃货,很少有人会折腾这么远去吃吧。
5.千万不要吃的——饺子宴、老孙家、西安饭庄等!!
镜糕:你说没有玫瑰味道的那个,西羊市里手工姜汤的斜斜对面,有一个“马琳卡通镜糕”,店主可以在镜糕上画卡通人物。。你想要啥就画啥。。。
小炒:陕西第一碗还行,但是在刘季孝对面那条街上有一家更惊艳韩国旅游路线。。。
腊牛羊肉:大皮院中段有一家“孙庆海牛羊肉”。。我家基本在那儿买。。。
红红酸菜炒米:10年前是路边摊,老板亲自上阵,好吃呀。。现在。。。哎。。。
八宝稀饭:贾三灌汤包的八宝稀饭很一般啦。。好喝的是大皮院穆萨砂锅斜后方的“小贾甜食”。。。好吃。。。
羊肉泡:这个很多人都知道,西羊市里的老米家,最好上午去,去晚了啥也没了,推荐他家的油浸萝卜,好吃呀!喜欢吃小炒的就去旁边的陕西第一碗。这两家很多陕西籍明星也喜欢去,在打牌也得排队等位子,呵呵
粉蒸肉:大皮院、西羊市里的随便一家就行,差不到哪去
甑糕:糯米跟蜜枣做的,好吃呀,最有名的就是西羊市西口那家号称“畅销东南亚”的,非常大牌,买时不要挑每锅的最上层,不太好吃。
灌汤包:贾三的毫无疑问,但是要到西羊市里面的老店去吃,环境可能不如鼓楼的新店好,但包子更正宗,味道比鼓楼的也好得多。
丸子烩菜:桥子口、西羊市里的都可以尝试,就怕不习惯它里面的牛油味。
小酥肉、黄焖鸡:桥子口里的都不错,大皮院里定家小酥肉也可以,但对外地人来说稍显油腻
烤肉:这个因人而异,因为大家口味不同,只要不是大皮院口或者鼓楼的,大概都不会难吃,你可以把自己喜好和口味跟摊主说。
麻辣烫:大皮院里的“老回坊”,蘸料味道好,菜品数量多,新鲜。
腊牛羊肉:我很不明白,今时今日西羊市里那家刘纪孝怎么生意那么好,一到节假日,都要排好几队人,几年前他家肉很经典,这些年名气大了,就大牌了,关键肉不咋好了。推荐大皮院的孙家和铁家,都是牛健,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