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日本白灯笼由来以及一些日本的风俗~
日本过春节的习俗日本人特别重视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为全国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称之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称之为“除夜”,除夜时他们祈求神灵托福,送走烦恼的旧年,迎来美好的新年,称之为“初诣”除夕午夜,各处城乡庙宇分别敲钟108下,以此驱除邪恶,日本人则静坐聆听“除夜之钟”,钟声停歇就意味新年的来到人们便离座上床睡觉,希望得一好梦元旦早上,家人围坐在一起,互相讲述除夕做的梦,以测吉凶日本人称元旦初一为“正日”1--3日为“三贺日:在正日,小辈须先去父母那里拜年,向父母问安,然后到亲友家拜年,新年还是个“吃”的节日,各国人民都以食用自己民族的食物来祈求好运日本人在“正日”这一天,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此后一连三天,则吃素的,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现日本多数城里人已放弃新年吃素匀惯,改在“除夜”吃一餐空心面条,以祝在新的一年里,健康长寿。
二、中国的灯笼和日本的灯笼有什么区别
1、中国灯笼和日本灯笼区别是:中式灯笼代表喜庆而日本灯笼主要是照明或者装饰。
2、大红灯笼是今天中国逢年过节时喜庆元素的一部分,但这种大红灯笼并非中国传统式样,而是日本人设计的日式灯笼改进版。
3、无论是中国传统节日还是官方的国家节日,中国各地照例都会挂上大红灯笼,以表达喜庆之意。物资匮乏的文革时代,大红灯笼是奢侈品,多数单位组织也找不到会制作灯笼的工匠,于是,就用宣传画上的大红灯笼代替实物,每个灯笼上写一个字,构成“春节快乐”的完整句子。
4、在日本,把中国的灯笼叫做提灯,在节庆日挂出来的,是红红的灯笼,为节日增添一份色彩。这样的红灯笼,随处可见,还有一些有创意的灯笼,也是以红色为主,在喜庆的场所会出现。
5、日本的灯笼,初用于夜间行路照亮之用,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灯取代了它的用途,灯笼就变成了一种装饰品,或者寄托情感的物品。
6、在神话故事中,神鸟在民间迷失路途,却被民间的猎人当作猎物杀死,天帝知道这件事情后,非常愤怒,于是派遣天兵天将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将人间的家禽全部烧死。
7、天帝女儿心善知道以后,便给百姓支招,正月十五这一天高挂大红灯笼,让天帝以为已经放过火,民间的百姓已经受过惩罚,灯笼就由此流传下来。
三、圆形灯笼是起源于中国还是日本
1、起源于中国。圆形,表达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志趣。没有圆,就没有中国特色,就没有中式审美,就没有中式格调。灯笼,起源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2、起初是照明灯具的一种,因为与“添丁”音近,于是各家屋檐下悬挂有姓氏文字的灯笼,喻示家丁兴旺。后来,因为灯笼红色与圆形的喜庆、吉祥寓意,形成了元宵赏灯的习俗。再后来就成了春节的文化符号了。准备灯笼,也是过年前准备的节庆物品之一。大年三十晚上,灯笼就挂起来了。在农村,不只挂在屋檐下,也挂在房顶上,大红灯笼高高挂,祈福一年的好光景。
四、日本灯笼和中国灯笼有什么区别吗
1、是的,日本和中国的灯笼有一些不同之处。
2、日本灯笼通常是用纸制作的,以其独特的形状和图案而闻名。例如,日本的提灯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灯笼,具有特殊的圆形和菱形的设计。
3、中国的灯笼则更多地关注于创造美丽的光影和色彩。中国传统的灯笼,如中国风灯笼和灯谜灯笼,通常都是用绸缎或棉布制作的,并以其丰富的颜色和图案而闻名。
4、总体而言,日本和中国的灯笼各具特色,但都是美丽和富有传统的装饰品。
五、日本灯笼和中国灯笼区别
灯笼是中日两国古老的文化印记之一,它们既是传统的照明工具,也是重要的装饰物。在日本和中国,灯笼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和用途。然而,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别。
日本的灯笼有着特殊的设计和制作工艺。常见的有纸灯笼和石灯笼两种。纸灯笼用于庆祝节日和道场等场合,它们通常用和纸做成,上面绘有各种花鸟或文字,非常精美。而石灯笼则是寺庙神社用的灯笼,它们主要用于照明,同时也具备辟邪的作用。石灯笼造型简洁、庄重,常常被用来营造庄严肃穆的气氛。
中国的灯笼和日本略有不同。中国灯笼的特点是多样性和装饰性。从盛唐时期到民国时期,中国灯笼曾经历数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款式和形态。在中国,灯笼不仅用于照明,更是春节和元宵节的重要装饰品,寓意祈福、祝福、喜庆等。中国灯笼大多用绢子、纸张、竹子等易制作的材料制成,且造型上更具装饰性,常被用来装饰街道、广场、庭院等场所。
虽然日本和中国灯笼存在一些不同,但它们也有许多共通之处。比如,两国的灯笼都是一种承载着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艺术品。它们都是利用灯光投射出的神秘氛围,吸引人们的眼球,同时也体现出两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除了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之外,日本和中国的灯笼还有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它们既是人们欢度节日、庆祝喜事的工具,也是人们祈祷、冥想的道具。更重要的是,灯笼将人们联系在一起,营造出欢乐、喜庆、祥和的氛围,所具有的社交性和文化性不可忽视。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日本和中国的灯笼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照明工具。然而,它们依然是两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回归传统、弘扬文化的载体。现在,日本和中国的灯笼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成为受人欢迎的艺术品,代表着东方文化的精髓。
总的来说,日本灯笼和中国灯笼在形态、材料、用途以及文化意义上都有独特的特点。然而,这种差异也反映出两种文化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历程。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的灯笼,都是两国不可分割的文化符号,是传承和弘扬东方文化的重要载体。
六、日本浅草寺的灯笼上写雷门是什么意思
这个地方,几乎必定会出现在东京的宣传片中,每年迎接游客数千万;
这个地方,是圣观音宗总本山,日本的重要文化遗产……
这个地方就是坐落于东京台东区的浅草寺,堪称日本的代表形象之一,也是游客们去东京必看的景点。它的标志性照片就是上面这张“雷门”照。凡是去过浅草寺的人所津津乐道的也是这个“雷门”。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浅草寺门口会挂着一个如此巨大的“雷门”呢?“雷门”二字又代表什么含义呢?
雷门所在的这个门其实是浅草寺的正门,也就是日语里所说的「山门(さんもん)」。浅草寺正门的全名应该叫“风神雷神门”,让我们来看下这两位浅草寺的
身绑六尺裈,手击连环鼓,红皮鬼面,镇守雷门左侧的便是雷神▲。
而镇守雷门右侧的则是雷神的好搭档,手执风袋,青皮鬼面的风神▲日本景点预约。
他们两位共同镇守着浅草寺的山门,保护着寺内的观音菩萨。可不知何时,风神雷神门直接被简化称作了雷门,以至于在江户时代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
“雷门雷门,风神吃闲饭的雷门。”
有人说可能是江户人性子太急,才把风神雷神门省略成了两个字。虽说缘由已不可考,但不管怎样,风神雷神共同守护着浅草寺,预示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五谷丰登,自古以来就是极其重要的存在。
(浅草寺的主干道,最繁华的仲见世通街)
镇守雷门的其实不只有风神雷神。进入雷门后的一条长街被称作“仲见世通”,如果站在仲见世通方向往雷门方向看的话,会发现雷门里面还有两位善神在守护,他们分别是天龙和金龙:
天龙的形象为男性,金龙则为女性。双方都是司掌水的龙神。尽管浅草寺有上千年的历史,但两位龙神来浅草寺的历史却不长。1978年为了纪念浅草观音显身1350周年,两位当代雕刻家制作了两尊龙神像并放置在了雷门里侧。
并非浅草寺建成时雷门就存在。浅草寺创寺约300年后的公元942年,平安时期的武将平公雅才为浅草寺造了相当于现在雷门的“总门”。当时总门的位置是在离现今雷门约250米的驹形堂附近。
(距雷门约250米,浅草寺本堂约600米的驹形堂)
到了镰仓时代,总门才迁到当今雷门的位置,风神雷神也是在那之后才入驻雷门的。
但在镰仓时代后,雷门经历了至少三次火灾。1865年(庆应元年)雷门因田原町大火被烧毁,之后包括明治·大正时代的约100年间,雷门都未被重建。
直到二战结束15年后的1960年,才将雷门重建,恢复了原貌。
松下集团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长期以来都受关节痛困扰。当时的浅草寺住持——清水谷恭顺在得知此事后像浅草菩萨祈愿,不久松下幸之助的关节痛就开始慢慢好转了。
(雷门大提灯内侧下方标有松下电器产业的字样)
事后清水谷恭顺向松下幸之助传达了此事,并希望松下幸之助能够出资重建雷门。于是在1960年,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雷门。
风神雷神像的头部与身体并非同一时期的作品
因为前面提到的田原町大火,雷门消失殆尽,风神·雷神像也仅存头部。1874年,人们把头部安在新塑的身体上,还原了风神·雷神像。
到了1960年雷门重建的时候,又重新为两尊像上色,才有了现在的风神·雷神像。所以风神·雷神像头部的历史要比身体久得多。
如果没有这个大提灯,雷门就显得太过平淡,甚至不会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可以说雷门大提灯就是整个雷门形象的核心。尽管这个大提灯并非日本第一大,但其体形也是相当令人震撼的。
从重量上看,约有700kg!什么概念呢?日本相扑关取级别体重最高的力士——逸之城的体重也只有211kg,相当于三名以上重量级相扑力士的重量。
从体积上看,高3.9m、宽3.3m,腰围超过10米。还是拿逸之城当例子,需要五名逸之城手牵手才能勉强抱住这个提灯。站在雷门灯下的感觉确实是相当震撼的。
如果有机会从大提灯下面走过的话,可千万别忘了抬头向上看。
佛寺一般都会有个山号,浅草寺的山号就是非常霸气的“金龙山”。所以灯下刻有龙的浮雕。
至于这山号的来历,还有个奇妙的传说。浅草寺供奉的是浅草观音菩萨,传说在公元628年的时候,在江户隅田川上打渔的桧前浜成·竹成两兄弟得到菩萨感知,从海中捞出了圣观音菩萨像。菩萨像显身的时候,从海中也有金鳞之龙显现,所以浅草寺得到了金龙山的山号。
顺带一提,上面提到的圣观音菩萨像被尊为秘佛,上千年来从未向世人公开。据说是一尊高约5.5厘米的金色塑像。
(《浅草寺宽文缘起绘卷》描绘了发现观音菩萨像的场景)
尽管大提灯如此威严霸气,但因为太过巨大,反倒有时候会有点碍事。
好在日本的提灯都是可以折叠起来的,能够把体积收得很小。举办诸如三社祭等仪式的时候需要让神轿通过雷门,这时候把提灯折叠起来就可以。除此之外,碰到类似台风等恶劣天气的时候也会折起来,以免造成危险。
碰到大提灯收起来的机会可是非常难得的,但有一种更稀奇的情况,那就是换提灯!
提灯毕竟是纸糊的,风吹日晒久了总得更换。雷门的大提灯10年更换一次,每次都是大工程。最近一次发生在2013年,施工花了从9月到11月约两个月,期间雷门都处于没有提灯的状态,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假装是提灯的画……
但在换提灯之前,提灯的制作本身就是巨大的工程。提灯的制作由松下集团出资,京都的高桥提灯公司负责制作。和纸、竹片等材料需要约1年时间收集,之后匠人们手工制作提灯则要耗时3个月。
(2013年更换后的大提灯焕然一新)
雷门表面上看是一座木造建筑,其实不然。1960年重建雷门的时候决定将雷门复原为和古代一样的造型,但是改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外表的朱红涂漆很好地模仿了木造建筑的效果。重建后的雷门高11.7米,和一栋三层建筑差不多。
同时,浅草寺本堂也是钢筋混凝土建筑,屋顶更是用上了钛板作为建材。
浅草寺每年需要迎接大约3000万人次的游客。而其中的绝大多数,都会选择从雷门进入浅草寺。日本景点名称
大概是什么概念呢?就是约等于整个福建省的人口排队从雷门下走过去一次,再走出来。如此惊人的人数,雷门下的石板路也难以承受。浅草寺官方也认为,石板路已经临近被踩坏的边缘,于是在2015年实施了更换石板路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