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人力车为什么要叫黄包车
1、不是人力车要叫黄包车,而是黄包车也叫人力车。
2、人力车还可以有很多种,比如架子车、自行车等,只要以人力驱动的都叫人力车,黄包车是其中一种。
3、黄包车是一种用人力拖拉的双轮客运工具,黄包车前身叫"东洋车",又称人力车,约1870年创制。同治12年(1873年),法国人米拉看到黄包车便利,拟从日本购进,并向法租界公董局呈报一份计划,要求“在两租界设立手拉小车客运服务机构”,并申请十年专利经营。后经法租界公董局与公共租界工部局协商,同意由两局发放人力车执照,并批准路程价格。次年1月,黄包车从日本输入上海。因从日本输入,故当时沪人又称之为东洋车。
4、黄包车初时为双人同坐,男女可同坐,1879年,因认为男、女同坐有伤风化,车夫拉双人车也颇困难,因而禁止双人同坐。1890年车价约为1英里内5分,2英里内1角。
5、黄包车以其适应性强,雇用方便,车资低廉而久盛不衰。旧上海的黄包车绝大部分是车行出租给车夫的,肮脏破旧者居多;也有有产者私人配置,雇佣车夫拉的,俗称“包车”;还有一种车夫自购的车,多为半新旧的车,车身油漆一新,可包月,亦可临时雇坐,俗称“野鸡包车”。凡在租界上通行的黄包车须向工部局捐照会。抗战前夕,黄包车已达1,000多辆。后三轮车兴起,至40年代后期逐渐被淘汰。
二、鲁迅为什么和周建人不和
1、鲁迅原名叫周树人,周作人和周建人都是鲁迅的弟弟。说到周建人,无论如何也会提到他的两个哥哥,即鲁迅与周作人。在中国近代史上,周家三兄弟常与同一时期的宋家三姐妹进行对比,从文化角度上来说,宋家三姐妹的在文学史上的影响远远不及周家三兄弟。
2、周建人和鲁迅是一对亲兄弟,但是俩人个性截然不同。周建人一生坚持独立思考,虽然周建人生活在两位哥哥的光环下,但是他敢于直面生活,敢于独立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众所周知,鲁迅和周作人闹僵了,俩人承诺老死不相往来。但是,鲁迅和周建人关系还不错,虽然没有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但血浓于水的感情是无法割断的。日本下关景点
3、周建人和鲁迅的个性都很倔强,敢于直面人生中的困难和挑战。毛泽东曾说,鲁迅骨头最硬,面对各种言语攻击时,鲁迅依然以强盛的姿态来面对这些非议。周建人和鲁迅一样,骨子有一种不肯服输的精神。周建人曾自学成才,凭借努力好学的精神,开辟了自己一片天地,并在文学史上留下一席之地。最难得是,周建人和鲁迅都在封建家庭出生,但是兄弟没有被封建思想所荼毒,他们看清社会弊端,因新文学、新科学来拯救民族。从某一方面来说,周建人和鲁迅都是新文学先驱者,他们为引领了社会进步。
三、马尚龙:上海为什么会有“苏北窟”
史来看,现代上海人这一概念的存在时间仅百年左右。上海人通常讲上海话,上海话属于江南吴语的一种。由于现代上海地区的三分之二是最近的两千年才逐渐成陆,而其余早先成陆的地区也饱受海侵与洪水,几度荒无人烟,所以如今上海的居民若要追根搠源,基本上都是不同时期的移民与其后代,其中绝大部分是来自于广义上的江南地区。由于历史上曾为外国租界的因素,上海人拥有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对一切事物都以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加以考量。另外,又因为上海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处,这一系列的价值观统就被称为海派文化,而在文学领域也有海派文学之说。编辑本段人口划分从广义上来说,在上海行政区域内定居或出生并取得户口的人都称为上海人。但是实际上,上海人仍有若干分类与区别。基本可以分为原住民、郊区人、老移民、新移民四大类。①原住民上海人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本地人”,实际上是指1843年上海开埠以前,就已经定居上海当年的核心市区───老城厢(原南市区境内,于2000年夏被黄浦区合并)的民众,人口不足十万。早在1292年,中国元朝设上海县,面积大约有2000平方公里,县衙中心所在地为今天上海市中心的黄浦江沿岸,一般被视为上海市历史的真正起点。这里从元、明、清到民国初年,一直是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上海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如今上海地图的市中心区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异类,就是由人民路和中华路所组成的一个环形马路。过去的环城公共交通11路线以老西门为起点和终点,而车轮碾过的地面,人们穿行的脚下,就是当年的城墙。环城内就是城里,上海县衙的心脏地带,从这里可以清晰看到上海新旧城区的分界线。上海的城墙建于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主要是为了防御倭寇,因为已经吃了很多苦头。当时除靠近黄浦江边有宽阔的护城河外,老城厢被高约30英尺城墙所围,厚约10英寸,共有小东门、大东门、小南门、大南门、小西门、老西门、小北门、老北门、新北门等九座城门,其中包括7个供人进出的城门。这些城门中最大、最雄伟、最重要的是南大门,而最繁忙的出入口则是北门,位于当时法租界主干道天主堂街(今四川南路)的尽头。城墙在民国1912年开始拆除,于1914年冬天全部完工,由于上海当时已经是租界当道的年代,作为华界的老城厢相比之下显得非常落后,城墙内道路不治、凌乱不堪,丑态毕露,南市诸兴盛马路也随之彻底陨落。②郊区人从1843年开埠至今的漫
长岁月中,上海行政区域的划分经过多次更迭,城市区域不断扩张,人口也随之急剧变化与增加,因此现在上海人口中的“本地人”通常泛指由于在1958年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而进行的行政划分调整中,从江苏省划归至上海管辖的各个郊区里拥有了上海户籍的农村民众,这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本地人有显著的差别。譬如现今的嘉定、宝山和崇明的人隶属于原江苏的太仓州;而现今的浦东、奉贤、金山、松江、青浦和闵行的人则隶属于原松江府,这些区域的居民与市区由移民而产生的上海人相比,人口变动都较小。这些“本地人”的籍贯一般都是浦东、奉贤、青浦、松江、崇明、金山、嘉定、宝山、松江、闵行,他们基本上都是说本地话,而本地话中又分有松江话、浦东话、金山话和崇明话等,这些方言和真正的沪语又有着较为明显的不同,从口音上可以分辨。上海因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埠而发展成为远东第一大城市和当时全球的第三大金融中心(另外两个是伦敦和纽约),也是当时"全球四大名都"之一,堪称"东方巴黎"。而这一百多年的时间中,世人所称的“上海”实际上并不包括现在的这些郊区。而这些地域的人通常称上海市区为“上海”,去市区叫做“去上海”,在现今的上海风俗中习惯上也被称作“本地人”。因此,有时他们认同自己“上海市人”的身份,但不认同自己的“上海人”身份。这一情况在远郊的金山、青浦、奉贤、浦东新区的川沙和原南汇地区以及崇明等地尤为明显。事实上,在1942年至1945年间,由于孙中山于1922提出的“大上海计划”的实施,使得嘉定、浦东、闵行、奉贤、宝山、崇明和南汇地区(如右图)率先在这段时间并入了上海的郊区版图。而在1945年日军投降后,国民政府在接手上海后未能接续计划,因而这些郊区又从上海的版图中撤离。直到解放后的1958年的行政划分调整中,这些地区才再次并入上海的版图。过去市区上海人
常常会歧视郊区本地人,因为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其真正的大都会发展历程是以1843年上海开埠作为起点的。以租界、华界为主体逐步发展成为远东第一金融中心,城市中的居民以“城里人”、“上海人”自称,而原上海县城广大地区及周边农村的居民则被称为“乡下人”以示区别,这就是“上海宁/乡窝宁(沪语)”之争最初的起源。由于郊区人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和大多数中国其它地方的农民并没有什么两样,因而在市区人的眼中,他们不过就是些“乡巴佬”。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的地位甚至还不如第二代苏北移民,所以“本地人”这个词其实是稍带有轻视性质的词眼。但随着现今郊区经济水平的发展、各个新城的建设、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上海移民因拆迁而移居郊区、以及1990年后新老上海移民的矛盾加深后,这类现象正在逐步消失,原本两极化的差异也在慢慢缩小。③老移民上海开埠后至1920、30年代,逐步发展成为“远东第一大都市”,在此期间移民的数量远远超过世居于此的原住民。他们来自于中国各地,但是其中来自江苏、浙江两省者占到80%以上,占据绝对优势,各自约在数十万至百万人以上不等。另有约3%的安徽籍以及约1%的广东籍。这部分族群才是当今真正意义上的“上海人”,他们构成了当今上海人的主体,俗称老上海人。今日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的大都是这些移民。上海人的籍贯一般是杭州、嘉兴、宁波、绍兴、余姚、苏州、常州、常熟、慈溪、无锡等,但同时也夹杂着大量的苏北祖籍。随着上海旧城改造全面展开,一些原本居住在中心城区的老移民都被搬迁到了郊区。自上海开埠以来至1949年的一百多年间上海一共经历了三次庞大的移民浪潮。从移入方式上看,多属零散、自发、非组织性移民,而不是古代那种以宗族为单位的集团性移民。按1950年1月的统计,人数最多的是江苏、浙江人,均超过百万。这么多的外地移民涌入上海,迅速地改变了上海的人口结构,使得客籍即非上海籍人口远远多于上海本地人口,因此在当时,上海籍人口仅占15%。上
海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最初源于太平天国战争时期,1860年代初太平军大规模进攻苏杭地区,这期间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江、浙、皖一带的大批占据社会各阶层的难民躲入有外国势力保护的租界,直接造就了租界的繁荣,并为日后源源不断地吸引移民奠定了基础。从1855年到1865年,上海人口一下子净增90万。第二次则是日军侵华期间,上海两租界人口增加78万。第三次是解放战争期间,上海人口增加208万。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上海市的人口迁出量甚大,但流入量则大为减少,现代上海人的群体逐渐稳定下来。这一情况直到1990年前后才被彻底改变。 A——江南浙江移民第一批移民主要来自浙江省和江苏南部的吴语区,其中一般又按照清代府属细分为宁波人、绍兴人、苏州人等,他们构成了上海中心城区居民的主体,其中尤以宁波籍为最多。清末年间,由于社会的急剧动荡,浙江和苏南一带大量占据社会中上层移民流入上海寻求庇护,同时一些中下层阶级也随之进入上海工作生活,希冀安稳。当时宁波人利用地缘和语言优势,迅速胜过广东籍买办,成为上海最有影响的商。宁波人及宁波人后裔占现今上海人口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为上海人口第一大来源,其次为湖州与嘉兴籍。上海话中的“阿拉”即是来自于宁波话。当时有宁波人掌金融,无锡人掌实业之说。宁波籍的著名人士众多,如严信厚、朱葆三、秦润卿、邵逸夫、董浩云、“阿德哥”虞洽卿、五金大王叶澄衷、钢铁大王余名钰、企业大王刘鸿生、颜料大王周宗良。宁波商人执当时上海的航运业与钱庄之牛耳,长期控制上海总商会。宁波商人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华人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家五金店、南货店、绸布店、火柴厂、染织厂、化学制品厂、印刷厂、灯泡制作厂、日用化工厂、机器染织企业、国药店、钟表店,第一套中山装,中国第一艘轮船,第一条公共汽车线,最早的民营仪表专业厂,甚至最早的保险公司,房地产公司,证券交易所,最大的出租车公司,中国农业银行。就连“大世界”游艺场都是在宁波人的手里诞生的。而无锡实业商帮在上海滩也拥有显赫的地位与势力,尤其以中国首富荣氏家族(荣德生、荣宗敬等)为翘楚,还有上海滩煤铁大王无锡人周舜卿(中国私营银行创始人,雷雨周朴园原型)。上海其他的几个实业大王也有一些无锡人,如电气大王,呢绒大王,桐油大王,电池大王,洋铁皮大王等。由于那个时期上海的迅速发展,这一批人也接收了一些先进思想,开阔了眼界,很多都从事商业贸易的活动。作为祖辈的他们积累了一定的财富,这使得他们的下一代大多都接收过相对较好的教育并继承了苏浙一代人精明的传统。到了上世纪初,这些第一批移民的后代产生了许多教师、帐房先生、医生、律师、建筑师、工头、银行公司职员、记者、城市小资产业主、商人等等。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主要居住在上海最早开始发展的黄浦、静安、卢湾、徐汇这几个区,也就是上海人常说的上只角地区。其中黄浦、静安属上海公共租界,由英美租界于1863年合并而成;而徐汇、卢湾则属法租界。总体而言,来自吴语区移民经济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生活条件远高于江淮官话区移民(即苏北人或称江北人),传统上优越感较强,而后者则经常感受到歧视。来自其他各省的移民数量相对较少,其中较为重要族系来自广东省的移民,人数约有数万。移民的数量远远超过世居于此的本地人,客观上造就了一个当时的新上海。 B——苏北移民第二批老移民来自江苏北部的江淮官话区,被江南、浙江人称为江北人,传统上大多聚居于苏州河以北西北部的闸北、普陀;也有不少人住在城市东北部的杨浦、虹口,与来自浙江宁波等地的移民杂居。老城厢南市等区域也有部分苏北移民迁入。这些地方大致上就是上海人传统观念中的“下只角”区域。在大上海,这个城市曾经有一个公开的秘密,也是这个城市的标记:全城歧视苏北人。即使在现在,这种歧视依旧存在,根深蒂固。所以在上海,“苏北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族群的分类概念,而是一个社会阶层的分类概念了。这批移
民大部分是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至解放时的一段时间里迁入上海,主要以苏北、山东地区为主,其中盐城和扬州是上海苏北人的两大主要来源。他们这一批人大多是因为战乱、灾荒等作为整个社会底层的难民身份来到上海的,例如1931年苏北发大水,就至少有7万苏北人逃难到上海。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基本上都是没多少文化的赤贫农民和城市边缘人物,并伴有方言差异,在上海只能做最简单的劳工和当地人不屑的低等职业。当时这批移民中的绝大部分男性成为码头工人、黄包车夫、工厂工人、面粉厂搬运工等等繁重底层劳动力的主力军,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黄包车夫十有八九是苏北人。上海人一度用“三把刀”来形容“伺候人”的苏北人:切菜刀(烧菜的)、修脚刀(澡堂子的)和理发刀(剃头的)。而苏北女性的状况也相当糟糕,在烟草行业苏北女工集中在工作繁重的烟叶部门,工资却低于江南女工。即使是妓女,和上海大多数行业一样,原籍也是决定娼妓业等级的重要因素。第一等的“长三”一定是江南人,而苏北妓女作为最下等的人被叫做“野鸡”。娼妓中以苏北人为底层的等级与籍贯现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苏北人在就业市场上的分布结构。苏北人由于很少受过基本教育,因此普遍素质偏差,思想愚昧,文化水平落后,自然而然地受当地人和其他外来人(包括外国人)的歧视,被人用“苏北腔”、“江北佬”、“江北猪猡”之类的蔑称吆喝着。苏北人在上海长久以来低人一等,过去苏北人只能和苏北人通婚,在苏北人和其他地区人的混合婚姻中,多数也是苏北新娘。出来讨生活的苏北人,普遍赤穷,聚集在城郊和苏州河以北地区,住在用竹席、毡布土块搭建而成的“棚户区”甚至“滚地龙”中,俗称“苏北窟”。不过随着上海旧城改造的全面实施,市政拆迁的持续进行,苏州以北的普陀区、闸北区、虹口区、杨浦区四个中心城区的人口结构优化明显,大量旧棚简屋被拆除,原本的居民外迁到郊区,各个辖区的经济实力也显著增强,基础建设、居住环境高速提升,许多高品质住宅拔地而起,“下只角”的形象也逐渐得到改善。长久以来,在上海人眼里,苏北人“刁滑”、“无赖”、“凶悍”、“肮脏”等的恶习依然难改。这种看法虽然充满了主观臆断、先入为主的成见,但现实中,欺下瞒上,喜欢大话空话放“卫星”,像母鸡那样为袒护自己的孩子而撒泼,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对人粗暴冷漠,尖酸刁钻,治安状况糟糕,不讲卫生等等这些现象,在如今的苏北人群中也确实屡见不鲜。苏北人好勇斗狠,这一点与鲁南人相近,但苏北人的诡诈却尽人皆知。总而言之,第一批江南浙江的移民以及后代们在上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也受过较为良好的教育,他们当时的地位要远远高于第二批作为苏北难民来到上海的移民。一般以宁波人和绍兴人的后裔地位为最高,苏北的为最低,这种局面几乎是要持续至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即使在21世纪的今日上海,整个社会人群的层次中苏南浙江后裔仍旧占据了较为中上层的位置,而苏北后裔依然比较弱势。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以及移民城市内各群体之间的不断交流与融合,彼此之间的社会关系正不断趋向缓和,曾经有过的歧视与偏见逐渐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趋于消解。现在一部分年轻人中也已经较为淡化“苏北人”这一歧视性的想法了,但在中老一辈之间还是大量存有这种观念。④新移民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改革开放,特别是1990年代上海开发浦东以来,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新移民纷纷来到上海工作、生活,在这些人中定居下来的被称为“新上海人”。新移民和外来人员的区别在于是否拥有上海户口。而这批新时代的移民当中有一部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群。对新上海人而言,无论是原住民、老移民还是郊区人,都无疑可以归入本地人的行列。不过有些老移民认为:只有真正受过上海海派文化熏陶,讲上海话,拥有上海精神的才算是上海人。与此同时一些老移民也质疑新移民和外来人员中有一些低素质人群不仅破坏上海环境,而且行为举止不文明,还挤占廉价劳动力市场,穿着也肮脏土气不得体,破坏上海的城市形象。而一些新移民认为部分上海人以偏概全的看法是对他们的歧视,并且对老上海人逐渐形成反感情绪。新老移民的冲突,基本存在于民间,在网络较为激烈。这种冲突一般被官方媒体刻意忽视淡化。上海一些本土论坛时常有网民鼓吹各类老上海人联合起来抵抗“新移民”和外地来沪人员。而新移民则经常称老上海人为“土著人”,无论是否对方是“原住民”、“本地人”还是“老移民”,并通过贬低他们试图塑造老上海人“小气”、“排外”、“刻薄”的负面形象,同时夸大自己对上海的贡献日本自然景点。一些外地人有时也会被这些论调欺骗,在不了解上海人,甚至根本没有去过上海的情况下就对上海人产生莫名的反感。这是文化冲突、人口迁徙、社会转变造成的不可避免的结果,但在抵触中存在融合,在相斥也有包容。媒体上公开的冲突事件也有发生,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圆润离开事件”。2009年12月23日,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动感101《音乐早餐》的主持人阚晓君用上海方言和另一位主持人聊天,收到一位声称“讨厌上海话和上海人”的听众的短信后,在直播节目中直接做出回应——“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离开你讨厌的人的周围。”这个委婉说“滚”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议与关注。编辑本段人口变化1949年以前,上海被称为“十里洋场”,租界内曾经吸引了很多外国侨民定居。其中上层侨民(主要来自英美两国,共有1万多人)大多居住在2个租界的中西部以及越界筑路地段。在20世纪20、30年代,随着大批因国内动荡而到上海法租界寻求庇护的圣彼得堡贵族们的涌入,在法租界中段迅速形成了十分繁华且富有浓郁异国情调的高雅商业街——霞飞路。天主教神职人员在当时的上海也占很大比重。而各种各样的中下层侨民如日本人、澳葡、部分白俄难民、二战期间的犹太人难民以及在公共租界担任巡捕的印度锡克人,都主要聚居在苏州河以北的虹口区。这些外国人在1949年以后,几乎全部离开了上海。最初开埠时的上海人口
不足10万;至1949年为520万人;至2007年末,全市户籍人口已增加到1378.86万人,是解放初期的2.7倍,占全国总人口的1%。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303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371.04万人日本冈山景点。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272人。全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2.72‰,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0.75‰,上海是中国第一个出现人口自然变动负增长的省级行政区;人平均期望寿命81.08岁;妇女总和生育率0.95;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286.83万人,占户籍人口20.80%。上海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在中国居第一位。2008年上海人去年的平均预期寿命就已经达到了81.08岁,其中男性78.87岁,女性达到了83.29岁。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终身教授、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桂世勋表示,上海人平均预期寿命在发达国家中已名列前茅。 200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1921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371.04万人。 2010年末,上海全市常住人口约为230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412万人;来沪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890万人.上海城市总人口位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重庆)。2010年,上海市户籍人口人均期望寿命为82.13岁(男性人均为79.82岁,女性人均为84.44岁)位居全国第一。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整整25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很多上海的青年被发放到大陆各地,也改变了其他地区的人口组合。文革结束后,上海的知青又陆续调回上海。1990年代后期,上海再次成为移民城市的目的地。大陆各地有很多人搬迁居至上海。台湾、香港人在沪常住的数目亦众多。由于很多外国公司在上海常年设有办事处,所以很多外国人也常年定居上海日本必游景点。小部分犹太人也仍然在上海经营家族生意,为上海带来了更多商机。上海身份证号码人口、上海身份证人口、上海户籍人口和上海人口的关系从广义上来说,在上海行政区域内定居或出生并取得户口的人都称为上海人。但是实际上,上海人仍有若干分类与区别。基本可以分为原住民、郊区人、老移民、新移民四大类。其中新移民指的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改革开放,特别是1990年代上海开发浦东以来,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新移民纷纷来到上海工作、生活,在这些人中定居下来的被称为“新上海人”。新移民和外来人员的区别在于是否拥有上海户口。但在计算上海人口时还要包括来沪的外来流动人口,这样就诞生了上海人口。 2010年末,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上海人口为23019148,约230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412万人,来沪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890万人。上海城市总人口位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重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使用的常驻人口=户口在本辖区人也在本辖区居住+户口在本辖区之外但在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待定(无户口和口袋户口)+户口在本辖区但离开本辖区半年以下的人。) 2302万是上海人口,1412万是上海的户籍人口。原住民、郊区人、老移民以及新移民构成了上海的户籍人口。其余的上海人口则是未获得上海户籍的流动人口构成,他们同样是上海人口。虽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上海人,但只要对上海有归属感和认同感,那么不必拘泥于表面的名称符号,上海人口也有你的一份,你也是上海人。所谓一个城市的海纳百川也就是这样的意思。在这1412万的户籍人口中新移民由于出生地非上海,所以没有上海身份证号码(不包括他们的后代)。因而上海身份证号码人口必然是低于1412万的户籍人口。至于上海身份证人口就是户籍人口,因为你的户籍或者说户口落在上海后,你的身份证的一些信息(签发机关,有效期限等)就彻底上海化了(尤其是二代换证时),也就是上海身份证了。至于身份证上的公民身份号码还是表示出生地的信息,而非遵循上海的公民身份号码的规则(如开头号码等)。故上海人口=上海户籍人口(=上海身份证人口=上海身份证号码人口+不包括后代的上海新移民人口)+外来流动人口总之,影响着上海身份证人口数的因素有:历史变迁,上海飞地,上海知青等。编辑本段古代来源上海地区的上古居民是吴越人的一支。吴越人是周朝以来分布在长江以南吴国(今江苏、江西)和越国(今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一个族群,西周时期太伯奔吴建立吴国,后又先后被越国、楚国征服,楚国时为春申君的封地,因而上海又简称“申”。在晋朝的衣冠南渡、两宋之间等时期,都曾有中原人大规模移民江南。在南宋时,设立了上海镇,元朝时设立了上海县,近代以来逐渐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