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茂名历史
据历史记载,茂名秦朝时分属象郡和南海郡,隋朝时设置茂名县。1959年设立茂名市,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茂南区、茂港区和电白县,并代管高州市、化州市和信宜市。
茂名在距今45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就有土著民族在繁衍生息。夏商时期始称百越族。茂名大地历经千年的风雨剥蚀,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高州的冼太庙、观山寺、宝光塔、长坡旧城、信宜的镇隆古书院群、化州的孔庙、电白的钟鼓楼、冼太故里、茂南的恐龙蛋化石等人文景观引人入胜,文化底蕴丰厚。茂名在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如被周总理称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的冼太夫人、唐代重臣高力士、岭南著名才子陈鉴等都是高州人。今天,大部分古迹都被开发成景点,供游人参观游览。
茂名市名起源于人名,由人名而至县名,由县名而至市名。
据明万历《高州府志》记载:西晋末,永嘉年间(307-313年),今高州地内有个潘茂名的人,他入山遇着道士下棋。道士欣赏他的对答和相貌,教他予黄精不死的丹方。他便在东山采药炼丹,而后升仙于西山(观山)之上。解放前,高州城文明门外冼太庙门前尚有他用的石船及其丹灶古迹,今该庙内还有一块生长着少许苔藓的石船破石存在,作为传说中的潘仙遗迹的历史见证(又一说是冼夫人遗物)。
后人为了纪念潘茂名为民灭病除害和用石船救水灾居民的历史功绩,就把他住过的山叫做潘山,把他炼丹所在地叫潘仙坡,把潘仙坡附近一带地方称作茂名。传说镇南大将军冯游后来来到两山间筑城,取潘道士的名字,建了潘州的茂名县。有些史书记载:隋始置茂名县。其实东晋就已置茂名县,后废,南朝梁复置,“隋唐因之”。宋开宝五年(972年),废潘州为高州,茂名改属高州。明清的茂名县,仍为高州府治。中华民国期间,废高州府,茂名县先后属高雷绥靖处督办、南路行署第七专区所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茂名县先后属南路、高雷、粤西、湛江专区(行政区)所辖。
茂名市秦朝时分属象郡和南海郡,隋朝开皇18年(公元598),先用潘茂名其名命名茂名县,唐太宗贞观18年(公元644年)又把南宕州以潘茂名的姓命名潘州。中国以道士之姓设州,以名设县,唯有潘茂名一个。唐初属高州,贞观八年(634年)分置潘州治茂名,二十二年(648年)又陡置高州始治高凉移治良德。天宝初(742年)改
高州曰高凉郡,潘州曰南潘郡,五代属南汉。宋开宝五年(972年)省潘州入高州仍曰高凉郡,属广南西路。景德元年(1004年)州废属窦州,三年(1006年)复置。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高州路安抚司。十九年(1282年)改总管府属湖广行中书省。明曰高州府属广东布政使司。清朝高州府因之,属广东省,领州一(化州)县五(茂名、电白、信宜、吴川、石城)。中华民国期间,废高州府,茂名县先后属高雷绥靖处督办、南路行署第七专区所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茂名县先后属南路、高雷、粤西、湛江专区(行政区)所辖。1958年5月12日,成立茂名市政筹备处,同年5月23日改为茂名工矿区城市筹备处,同年8月26日成立茂名工矿区市,以后陆续将茂名县卫星公社全部和火箭公社大部(今金塘、公馆、新坡、高山、镇盛、鳌头、袂花)等7个镇,茂南城郊经济开发试验区和河东、河西、红旗、新华、露天矿、官渡、站前等7个街道办事处划归茂名工矿区市;火箭公社的小良(旧作“肇梁”,小良镇)划给电白县,火箭公社的兰石、龙首、高栈和超英公社的南盛(今化州市南盛街道局部,本自然段同)等划给化县。1959年3月22日,国务院决定设立茂名市(县级)。1961年化州、吴川分县后,兰石、龙首、高栈等划给吴川县,南盛划给化州县。原属茂名县的其余地区和原信宜县的古丁、马贵、深镇为高州县(茂名县先与信宜县合并,之后才分为高州县、信宜县)。
1975年升格为地级市,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辖电白、高州、信宜、化州四县。1985年,成立茂名市茂南区(茂南,因地处原茂名县之南而得名)。1987年,根据群众的要求和上级批准,将分界公社的山阁、烧酒、霞池、黄杰、禄村、合益、金塘岭、福居等八个大队划归茂名市茂南区,成立山阁公社,现为茂名市茂南区山阁镇。
1992年10月在原电白县南海镇的基础上,经省人民***批准正式设立茂名市水东经济开发试验区。
1993年至1995年三年中,高州、化州、信宜三县先后撤县建市,三市皆为县级市,由茂名市代管。
2001年1月,以茂名市水东经济开发试验区为基础,从电白县划出羊角、坡心、七迳、沙院、小良五镇连同南海镇,经国务院批准设置茂港区。2002年8月,经省民政厅批准,同意茂港区撤消南海镇,设立南海、高地两个街道办事处。
2002年,茂名市辖2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18个街道、102个镇。
2005年,茂名市辖2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20个街道、87个镇。
2014年,国务院批准同意广东省调整茂名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茂港区和电白县合并设立电白区。至此,茂名市辖茂南、电白两区,代管高州、信宜、化州三个县级市。
茂名市名起源于人名,由人名而至县名,由县名而至市名。
据明万历《高州府志》记载:西晋末,永嘉年间(307-313年),今高州地内有个潘茂名的人,他入山遇着道士下棋。道士欣赏他的对答和相貌,教他予黄精不死的丹方。他便在东山采药炼丹,而后升仙于西山(观山)之上。解放前,高州城文明门外洗太庙门前尚有他用的石船及其丹灶古迹,今该庙内还有一块生长着少许苔藓的石船破石存在,作为传说中的潘仙遗迹的历史见证(又一说是冼夫人遗物)。
后人为了纪念潘茂名为民灭病除害和用石船救水灾居民的历史功绩,就把他住过的山叫做潘山,把他炼丹所在地叫潘仙坡,把潘仙坡附近一带地方称作茂名。传说镇南大将军冯游后来来到两山间筑城,取潘道士的名字,建了潘州的茂名县。有些史书记载:隋始置茂名县。其实东晋就已置茂名县,后废,南朝梁复置,“隋唐因之”。宋开宝五年(972年),废潘州为高州,茂名改属高州。明清的茂名县,仍为高州府治。中华民国期间,废高州府,茂名县先后属高雷绥靖处督办、南路行署第七专区所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茂名县先后属南路、高雷、粤西、湛江专区(行政区)所辖。
1954年开始,中央有关部门派来地质勘测队,在茂名县南部和电白县西部一带进行勘探,并成立了勘探石油工区。1955年,国家批准了在茂名县南部一带开采石油。1958年,成立了茂名工矿区城市筹建处,并将茂名县南部的金塘、公馆,袂花、镇盛、鳌头等地区总共418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出,正式以“茂名”的名字建立了茂名市,将原来的茂名县改称高州县。
茂名市初建时,因未定市名,而暂叫茂名工矿区。当时成立的一些属于市筹建处的直属单位,叫茂名工矿区城建局、茂名工矿区财政局等等。这个市叫什么名称,省委要市筹建处提出意见上报。有人建议,就叫“茂名市”。“茂名”是茂名县的县名,觉得夺去县名不妥,再加上“茂名”是纪念传说中的仙人潘茂名的,有封建色彩。又有人建议叫“公馆市”而公馆又带有庄园气味。还有人建议叫“金塘市”,又嫌其未能概括几个矿区的特点。最后有的领导提出从金塘、羊角、石鼓、低山几个矿区的名称串成一个市名,从“金塘”中取“金”、从“羊角”中取“羊”,以同音取“阳”,叫“金阳市”,意思是在金色的太阳照耀下,创建美丽的城市(后来有条马路叫金阳大道,有的商店叫金阳商店,缘由就是从这里来的)。茂名工矿区城市筹建处对这四个市名都分别陈述理由,以正式文件向省委推荐,由省委作决定。省委考虑茂名工矿区在世界上都出了名,再改用别的名称,容易引起错觉,为了连贯性起见,决定叫“茂名市”,将茂名县改为高州县,报国务院批准,1958年8月26日将茂名工矿区正式定名为茂名市。
湛江历史概要: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1899年11月)法国胁迫清***签订《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将遂溪、吴川两县属部分陆地、岛屿以及两县间的麻斜海湾(今湛江港湾)划为法国租界,统称“广州湾”,划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范围,设广州湾行政总公使署,受安南总督管辖。
民国32年(1943年)2月,复为日本侵略军所占,曾建立极为短暂的日伪政权。民国34年(1945年)9月21日,由我国收回,以广州湾范围划设市治,定名“湛江市”。
1946年1月15日成立湛江市***,为省辖市,并隶属广东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7年(1948年)3月改隶属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38年(1949年)5月,改隶十四区行政督察专员署;公署设于湛江。 1949年12月19日,湛江解放仍为省辖市。
1952年11月起,先后归属粤西区行政公署、湛江专区专员公署、湛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1983年9月地区与市合并为湛江市,为省直辖市。
现湛江市共辖五区:赤坎区、霞山区、麻章区、坡头区、开发区,代管三个县级市:吴川市、廉江市、雷州市,二县:遂溪县、徐闻县。茂名历史概要:据明万历《高州府志》记载:西晋末,永嘉年间(307-313年),今高州地内有个潘茂名的人,他入山遇着道士下棋。
道士欣赏他的对答和相貌,教他予黄精不死的丹方。他便在东山采药炼丹,而后升仙于西山(观山)之上。
解放前,高州城文明门外冼太庙门前尚有他用的石船及其丹灶古迹,今该庙内还有一块生长着少许苔藓的石船破石存在,作为传说中的潘仙遗迹的历史见证(又一说是冼夫人遗物)。后人为了纪念潘茂名为民灭病除害和用石船救水灾居民的历史功绩,就把他住过的山叫做潘山,把他炼丹所在地叫潘仙坡,把潘仙坡附近一带地方称作茂名。
传说镇南大将军冯游后来来到两山间筑城,取潘道士的名字,建了潘州的茂名县。有些史书记载:隋始置茂名县。
其实东晋就已置茂名县,后废,南朝梁复置,“隋唐因之”。宋开宝五年(972年),废潘州为高州,茂名改属高州。
明清的茂名县,仍为高州府治。中华民国期间,废高州府,茂名县先后属高雷绥靖处督办、南路行署第七专区所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茂名县先后属南路、高雷、粤西、湛江专区(行政区)所辖。 1954年开始,中央有关部门派来地质勘测队,在茂名县南部和电白县西部一带进行勘探,并成立了勘探石油工区。
1955年,国家批准了在茂名县南部一带开采石油。1958年,成立了茂名工矿区城市筹建处,并将茂名县南部的金塘、公馆,袂花、镇盛、鳌头等地区总共418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出,正式以“茂名”的名字建立了茂名市,将原来的茂名县改称高州县。
茂名市初建时,因未定市名,而暂叫茂名工矿区。当时成立的一些属于市筹建处的直属单位,叫茂名工矿区城建局、茂名工矿区财政局等等。
这个市叫什么名称,省委要市筹建处提出意见上报。有人建议,就叫“茂名市”。
“茂名”是茂名县的县名,觉得夺去县名不妥,再加上“茂名”是纪念传说中的仙人潘茂名的,有封建色彩。又有人建议叫“公馆市”而公馆又带有庄园气味。
还有人建议叫“金塘市”,又嫌其未能概括几个矿区的特点。最后有的领导提出从金塘、羊角、石鼓、低山几个矿区的名称串成一个市名,从“金塘”中取“金”、从“羊角”中取“羊”,以同音取“阳”,叫“金阳市”,意思是在金色的太阳照耀下,创建美丽的城市(后来有条马路叫金阳大道,有的商店叫金阳商店,缘由就是从这里来的)。
茂名工矿区城市筹建处对这四个市名都分别陈述理由,以正式文件向省委推荐,由省委作决定。省委考虑茂名工矿区在世界上都出了名,再改用别的名称,容易引起错觉,为了连贯性起见,决定叫“茂名市”,将茂名县改为高州县,报国务院批准,1958年8月26日将茂名工矿区正式定名为茂名市。
现茂名茂名市辖2个市辖区(茂南区、茂港区),1个县(电白县),代管3个县级市(化州市、信宜市、高州市)。湛江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粤西第一城市,粤西经济中心城市,号称”花园港城”。
原茂名市属于湛江市的一个县级市,后由于政治管辖需要,将茂名从湛江分离出来并成立成地级市。两市没分离时叫“雷高市”湛江离茂名最近的地方时吴川的潜水镇。
茂名市名起源于人名,由人名而至县名,由县名而至市名。
据明万历《高州府志》记载:西晋末,永嘉年间(307-313年),今高州地内有个潘茂名的人,他入山遇着道士下棋。道士欣赏他的对答和相貌,教他予黄精不死的丹方。
他便在东山采药炼丹,而后升仙于西山(观山)之上。解放前,高州城文明门外洗太庙门前尚有他用的石船及其丹灶古迹,今该庙内还有一块生长着少许苔藓的石船破石存在,作为传说中的潘仙遗迹的历史见证(又一说是冼夫人遗物)。
后人为了纪念潘茂名为民灭病除害和用石船救水灾居民的历史功绩,就把他住过的山叫做潘山,把他炼丹所在地叫潘仙坡,把潘仙坡附近一带地方称作茂名。传说镇南大将军冯游后来来到两山间筑城,取潘道士的名字,建了潘州的茂名县。
有些史书记载:隋始置茂名县。其实东晋就已置茂名县,后废,南朝梁复置,“隋唐因之”。
宋开宝五年(972年),废潘州为高州,茂名改属高州。明清的茂名县,仍为高州府治。
中华民国期间,废高州府,茂名县先后属高雷绥靖处督办、南路行署第七专区所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茂名县先后属南路、高雷、粤西、湛江专区(行政区)所辖。
1954年开始,中央有关部门派来地质勘测队,在茂名县南部和电白县西部一带进行勘探,并成立了勘探石油工区。1955年,国家批准了在茂名县南部一带开采石油。
1958年,成立了茂名工矿区城市筹建处,并将茂名县南部的金塘、公馆,袂花、镇盛、鳌头等地区总共418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出,正式以“茂名”的名字建立了茂名市,将原来的茂名县改称高州县。茂名市初建时,因未定市名,而暂叫茂名工矿区。
当时成立的一些属于市筹建处的直属单位,叫茂名工矿区城建局、茂名工矿区财政局等等。这个市叫什么名称,省委要市筹建处提出意见上报。
有人建议,就叫“茂名市”。“茂名”是茂名县的县名,觉得夺去县名不妥,再加上“茂名”是纪念传说中的仙人潘茂名的,有封建色彩。
又有人建议叫“公馆市”而公馆又带有庄园气味。还有人建议叫“金塘市”,又嫌其未能概括几个矿区的特点。
最后有的领导提出从金塘、羊角、石鼓、低山几个矿区的名称串成一个市名,从“金塘”中取“金”、从“羊角”中取“羊”,以同音取“阳”,叫“金阳市”,意思是在金色的太阳照耀下,创建美丽的城市(后来有条马路叫金阳大道,有的商店叫金阳商店,缘由就是从这里来的)。茂名工矿区城市筹建处对这四个市名都分别陈述理由,以正式文件向省委推荐,由省委作决定。
省委考虑茂名工矿区在世界上都出了名,再改用别的名称,容易引起错觉,为了连贯性起见,决定叫“茂名市”,将茂名县改为高州县,报国务院批准,1958年8月26日将茂名工矿区正式定名为茂名市。
道光二十一年(1841)五月,电白县下暴雨,石壁岭开裂口数十米长,从中流出古木1根,粗数围。
道光二十二年(1842)茂名县大旱,失收,饥民四起索夺富户粮物,知府马丽文令各地团练武装镇压。道光二十三年(1843)信宜县流行鼠疫。
道光二十五年(1845)二月,化州降大冰雹。四月,电白连降大雨,石壁岭开裂数十丈,地下深处流出古树1株,树干大数围。
道光三十年(1850)夏,电白竹开花结籽。七八月,信宜县凌十八率拜上帝会会众数千人(含凌十八父子兄弟4人)在大寮拜旗聚义,多次挫败信宜练勇的进攻,致信宜知县宫步霄被撤职。
又用妙计扣押前来“招抚”的茂名知县胡宗政。咸丰元年(1851)正月,凌十八起义军拟赴金田与洪秀全军会师,进军广西,围困玉林州城(今玉林市)36天,先后击败北流、博白、贵县、廉州的援兵,杀死兴业团总生员梁拱辰。
钦差大臣李星沅奉旨调动滇桂黔3省清兵与地方练勇万余人进行反包围。凌军寡不敌众,于四月初主动撤离玉林,回师信宜。
途经化州平定时,扩充吴三率领的拜上帝会众和饥民 3000人。七月十一日,占领罗定州的罗镜圩,凭险布防,与前来围攻的万余官军展开搏斗,坚守1年多,最后弹尽粮绝,于翌年七月二十八日,凌壮烈牺牲,全军覆没。
十一月,信宜县天地会首领何名科在安莪集众1000多人,活动于信宜、茂名、阳春、广西容县、岑溪、北流等地,劫富济贫,打击清军。翌年九月,何在广西贵县被捕牺牲。
三合会李英于信宜大沙起义。咸丰元年(1851)正月初一,化州地震,房屋颠簸。
咸丰三年(1853)广西谢八、罗四率领起义军进入化州一带。信宜县建怀新书院。
咸丰四年(1854)开征厘金税,值百抽一。夏秋茂名、信宜等地先后遭蝗灾,飞蝗蔽天。
咸丰五年(1855)罗定县张观年率众数千,广西刘亚蒂率众近万,先后进入信宜县;广西余其玺率义军进入化州劫富济贫,后受清军袭击,撤往广西。夏洪水暴涨,高州城水深丈余,城内外房屋倒塌2000余间。
咸丰六年(1856)信宜县德亮围(今金垌)暴雨,山崩冲出玉石,当地群众用以雕制玉器出售。电白水东设抽厘局,征收出入口货物厘金。
咸丰七年(1857)四月,茂名、信宜、电白、化州等地大饥荒,斗米千钱。咸丰十年(1860)正月电白地震。
咸丰十一年(1861)一月一日,化州地震。二十日复大震。
二月广东天地会首领陈金(三水县人)率起义军进茂名、信宜、化州,在信宜县城建立“大洪国”首府。同治二年(1863),陈金被诱杀。
其部将郑金献出信宜县城,投降清军。同治元年(1862)电白县鼠疫流行,降红雨,民众称血雨。
同治三年(1864)信宜县水口横茶村开始生产青瓷器。同治十二年(1873)电白知县于沆在电城兴办东西义学。
同治十三年(1874)一月,信宜县特大洪灾,淹没民房数百间,溺死村民数十人。光绪元年至六年(1875~1880)信宜县连续6年流行鼠疫。
光绪二年至十四年(1876~1888)信宜县山区连续12年老虎伤人。光绪三年(1877)设电白水东厘厂,辖两家滩、黄坡、石门(吴川县)、安铺(廉江县)4个分卡,稽征出入口商货税。
光绪七年(1881)三月二日,茂名县降冰雹大如碗。三月法、美天主教传教士在化州县宝圩陵江东畔赠医,开用西药在当地治病先例。
光绪八年(1882)彗星现,亮光成片。电白县出土铜鼓1只,高1.9尺,直径2.4尺,鼓面周边铸有蛤蟆4只。
光绪九年(1883)十月,电白荔枝开花结实。光绪八年至十三年(1882~1887)电白县、化州和茂名县先后出土铜鼓各1只。
光绪十一年(1885)冬,茂名县流行牛瘟。六月电白降冰雹。
十月信宜某地星陨如雨。十一月二十一日晚始,电白县某地连续三晚降陨石,密如降雨。
光绪十三年(1887)七月十三日,高州巡道王之春首次在府城设电报局,开通由岸步(安铺)经石城(廉江)、化州至茂名电报线路。使用15瓦手摇电报机。
光绪十四年(1888)茂名、电白流行鼠疫。光绪十五年(1889)七月十五日,茂名县地震,房屋颠簸,牲畜狂奔,池鱼跃岸。
在茂名县城北门外建立育婴堂。光绪十六年(1890)秋,四县多次发生地震,化州多处地陷。
高、雷、廉各城镇流行鼠疫。法国传教士先后在信宜县东镇、电白县电城和水东等地建天主教堂。
光绪十七年(1891)从顺治十五年开始到是年,先后六修《高州府志》共96卷,五修《茂名县志》共43卷,六修《信宜县志》共50卷,四修《电白县志》8册30卷,四修《化州志》。光绪十七年至宣统二年(1891~1910)茂名、信宜、化州等地连年流行鼠疫,有些地方1/3人死亡。
高州知府英麟死于鼠疫。光绪十八年(1892)冬,茂名、信宜严寒,树木、屋瓦结冰,屋檐冰凌盈尺,禽畜、河鱼、草木冻死。
四县有集市130个。信宜知县敖式设中义学堂。
光绪二十年(1894)水东港复航,有定期客、货轮直通江门、广州等地。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广西北流农民李兆光、李玲堂率天地会会众数千人进攻信宜、茂名两地,后被清兵击退。
光绪二十六年(1900)夏,茂名县连续7昼夜降大雨,曹江一带洪水泛滥,民舍没顶,人登山,不能熟食。法国神甫。
二、信宜周边有什么景点
1、窦州古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镇隆古城位于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古城中的古建筑多建于元明清代,民国时所建成的古民居多分布在与镇隆古城一河之隔的镇隆古街上。这些古建筑物的风格颇为别致,有中国传统的,也有中西合壁的,显得十分古典而大气。
2、茂名天马山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天马山自然风景旅游区位于广东信宜市北界镇旺将村委会的西南边,距市区40多公里,是近几年才开辟以“大自然、真山水、纯生态”为特点的新旅游景区。
并以湖光山色、古树老藤、溪流飞瀑、怪石奇立、高山草原、苗寨遗址之景点吸引游客。信宜人称这里是“香格里拉”、“世外桃源”。2007年被广东省评为最美丽的乡村之一,列为国家AAA级景点。
3、西江温泉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西江温泉度假村座落于南国玉都——信宜市郊北界镇西江岸边,西江温泉故此得名,距市中心12公里,占地面积400亩,西江温泉度假村粤西新兴的集温泉理疗、旅业饮食、娱乐健身、旅游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4、书香八坊文化旅游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八坊村位于信宜市镇隆镇镇区中心位置,紧靠207国道,总面积5平方公里,辖13条自然村,有1035户3000多人。
该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镇隆古城座落该村,建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是历代州县并治之地,古称“窦州”,是粤西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古村落之一,先后被评为“全国传统村落”、“广东名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古村落”。
5、茂名林洲顶鳄蜥省级自然保护区广东茂名林洲顶鳄蜥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茂名市的东北部,地跨信宜市的思贺,新宝两镇,东接阳春百涌省级自然保护区,西南与鹿湖顶保护区相邻,地理坐标北纬22°20′50〞-22°30′00〞,东经111°29′10〞-111°39′45〞,总面积6064.8公顷,其中核心区2517.5公顷,缓冲区1163.5公顷,实验区2383.8公顷。
6、信宜文明门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信宜文明门位于茂名市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文明门又称为红楼,原是古城南门,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修建城垣,建成东、西、南、北城楼四座,朝嘉庆十八年(1813年),绅士梁贻嘉等呈请移南门于学宫正门,取“青云路上构杰阁,献奇纳秀开文明”之意,故名文明门。后形成习俗,凡官宦履职调任,民间婚嫁喜庆都经此门出入。
7、凌十八故居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凌十八故居位于信宜市钱排镇北内塘坳村。建于清道光年间,土木结构,为面宽5间的四合院式建筑。正厅有屏幅一块,上书“安德堂”三个大字,两边配联:“安分心常乐,德深意少忧”。有人说是凌十八手笔;也有人说是凌十八的父亲凌玉超所写。
8、怀乡起义指挥部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怀乡起义指挥部旧址在广东信宜市怀乡镇怀乡小学校园内。怀乡小学原名怀新小学,前身是清咸丰三年(1853年)创建的怀新书院。怀乡起义指挥部旧址坐落该校西北,是一座3间的两层楼房,土木砖瓦结构,面积100平方米。
9、梅岗公园。位在信宜市区东镇之东南之梅柳岗,锦江(东江)的岸边。每当晴朗的夜晚,登上梅柳岗,令人心旷神怡,胸怀广阔。半空中,高耸云际的梅岗电视塔顶,红星照耀,就像远航船上有了指南针,不用担心迷失方向。
10、信宜学宫(大洪国王宫旧址)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信宜学宫位于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文明街,始建于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其后多次修建。
至清乾隆四年(1739年)改建成建筑群,有棂星门、贤关坊、圣域坊、泮池、大成殿、东西配殿、东西庑、明伦堂、尊经阁。学宫座北向南,东西通面宽30米,南北通进深为120米,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现仅存棂星门、贤关坊、圣域坊和大成殿。
信宜是广东省西南部的一个城市,这个城市因为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温暖气候,物产资源非常的富饶,这里有着非常多竹器、玉器、松香和花岗岩的生产基地,还有各种农业基地。
信宜竹海好玩。信宜竹海。群山连绵,峰峦叠嶂,竹林连片,苍翠欲滴,若站立于高处,举目远眺,万顷竹波滔滔,满目苍绿,风吹竹涌,竹涛阵阵,气势蔚为壮观。马安“竹海”,是一个天然负离子区。穿梭于竹林山道,清澈的小溪流从脚下滑过,一阵阵山风沁人肺腑,吸引了无数游人,是一个休闲的旅游胜地。
信宜旅游资源丰富,是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知名旅游景点有天马山、西江温泉、镇隆古城、莲花湖庄园等。东镇街道是信宜市的政治、经济、交通及文化中心,故市民常称之为“市区”。
信宜是山区农业市,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一说,盛产三华李、怀乡鸡、凼仔鱼以及肉桂、益智、八角、沉香等南药。玉器加工、竹器编织是信宜的传统产业。日本东京景点门票
5.信宜有什么比较有好玩一些的景点日本儿童景点门票
信宜市属于山区市,旅游以大自然、真山水、纯生态为主题,可供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较多,不仅自然风光美丽,人文资源也有不少。主要景点:大田顶在大成镇东部,距市区38公里,海拔1704米,为粤西第一高峰,广东第二高峰。附近有海拔逾千米的山峰数十座.主峰西南侧有一“天湖”,高度1554米,容量30.8万立方米,池水清澈,与四周的3000多亩原始森林相映成趣。1973年开通山脚至山顶公路,广东省电视台在山顶建起差转台,竖起一根高达55米的电视塔。站在峰顶有“一览众山小”之感。在那里看日出、望云海、观古树古藤别有一番情趣。大雾岭自然保护区位于大成镇东部,大田顶半山腰,处于热带北缘向南亚热带过渡地带,系我国华南陆地区域最南端的最高峰。其地质古老,生境差异大,水热充沛,生物种类丰富,为热带雨林与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也是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与古热带植物区(马来西亚)分界线的最南结点,1996年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据初步统计,大雾岭有野生维管植物195科703属1453种。其中拥有特有植物38种;珍稀濒危植物23种;还有少穗竹、锦香草等14种迄今世界上尚未发现植物。同时,有药用植物有五百余种,生物数十种。如此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吸引人们观赏和进行生物种类考察的好去处。天马山在北界镇旺将村西南边,距城40多公里,被人称为是信宜“香格里拉”。被评为广东省最美丽的乡村。主峰海拔1080米,山上是一片大草原,山下一条长狭谷,四周是蓊郁的森林,有桫椤、鸡毛松、红花荷、人头蕨等珍稀树种。中间一条幽深溪河,形态各异的瀑布、鬼斧神工的怪石,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天马山曾是苗人聚居之地,留下石砌梯田、石屋遗址和大片茶树、柠檬。景区内每立方厘米拥有十万个负氧离子,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置身其中,给人以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感受。该景区为近年投资开发,现成为信宜市最热门景区。西江温泉位于北界镇西江河畔。距市中心12公里,占地面积400亩。温泉是世界珍稀温泉——氟泉,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46种之多。水质品居广东第一,水温高达摄氏80度以上,露天泉涌100多处,月流量近10万立方米。目前,西江温泉度假村是粤西新兴集温泉理疗、度假疗养、旅业饮食、娱乐健身、旅游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信宜古城在镇隆镇八坊村,古称“窦州”。古城始建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是历代州县并治之地。古城中的古建筑多建于元明清代,显得十分古典而大气。古城还有十三所古书院、七间公祠,两家公馆,以及文明门(红楼)、学宫(大洪国王府旧址)、冼太庙(大洪国招贤馆)、中山公园等一批具有历史意义和文物价值的古建筑。大仁山又名云岫山,在东镇北逻村与池洞镇接壤处,距县城约5公里,海拔726米。相传古时有个仲大仁,为救民而在此山英勇牺牲,山因此得名,群众在山上建仲大仁庙以祀之。古时被列为“信宜八景”之一,有“高源云涧”之称。近年群众修复二座寺庙,一间道教“三清观”,并建有宾馆、门楼、情人廊、观星台、观景亭等。太华山信宜八景称为太华揽胜,位于东镇镇庄垌村之南,是东镇镇与池洞镇的界山的太华山,海拔679米,山上有太尉庙。山的周围,松涛林海。山顶西侧有一个小盆地,中间有一个天池,池边有两座古寺:太尉庙。太华寺(又称观音寺)入寺庙的对面两边各有一小山丘,如钟似鼓。钟鼓之间为池口,水从池口直泻而下,像倒挂的银练。寺侧有一口古井,水清质优,是鉴江源头之一。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心旷神怡。虎跳峡位于怀乡镇的黄华江上,长约5公里。中间湍水淙流,两面石壁如削,江面狭窄,有“小三峡”之称。狭口处高出水面数尺的黑色的花岗岩上,有斑驳白纹酷似猛虎,跃跃欲跳,故名虎跳。江左有仙人桥,是仿效四川栈道凿石开成的行人道,上为突出的岩石遮盖,下临深渊,中有“大王洞”,曾为当地瑶民首领肉翼大王所居。虎跳境地还有金锁、石狮、谷仓、盐仓、石象、插剑台等名胜。山上遍生杜鹃花,每年二三月一片花海,红艳欲滴,有“一湾湍水绿,数里杜鹃红”的诗景。石印飞瀑在平塘镇林垌河口处有一条狭谷,为信宜八景之一的“石印飞瀑”。这里一道峡谷,左为狮山,右为象山,中间宽数十丈,全是怪石、深潭芳草、杂树。河中有一个形似大印的大石,上有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七年(公元I792年)“石印祖庙”。庙侧有小石径、燕窝洞,有长年清澈的清水缸(潭)和长年浑浊的浑水缸(潭),有只闻响声而不见流水的暗潭(地下河),有见流水入而不只把水出的水桶潭。庙后为深潭、瀑布,颇为壮观。半月岩位于北界镇汕口村,因主体是一块弧形巨石,长13米,高3米,成弧状,形似半边月亮而得名。岩石底部为一弧形石,壁上分别篆刻有“振日台”和“钓鱼台”。此外,还有“中央台”、“东岩”等10多处石刻。石下有一石室,内有石床一张“仙人床”。东侧是山口瀑布,水光山色,分外迷人。尚文水库信宜八景称为文湖晴波,在东镇尚文村黎冲口,距城5公里。集雨面积43.2平方公里,淹没面积2.4平方公里,总库容量3016万立方米。山丘环抱,竹木苍翠,一年四季,山青水绿,鸟语花香。湖中的百果岛,花果满园,人流如梭的渡口上,樵子挑云摆渡,碧波荡漾的湖里,渔人欢歌唱晚,湖滨疗养院更是一个寂静清幽的休养胜地。龙泉谷在丁堡镇墟镇约去12公里的岭脚村。这里与大成镇成洞、双乐以及高州大潮镇宝岭接壤,这里的高涧深沟,长约3公里,共分为9个弯曲,故又名“九曲沟”,两岸高山巍峨,峻岭陡峭,两岸青山相对,一条深沟清溪,狭窄如“一线天”。相对高度近千米的高山,狭着一条九曲回廊似的深沟,山雄水秀,颇为壮观。在沟的两岸,很难见到松林杉树。这一奇特峰峦溪谷,奇树异花密布,野藤铺天盖地,山蕉野果随处可见。集雄、奇、古、秀、幽于一身,揽锦水飞泉于一体。丽垌老松林在白石镇丽垌村的丽垌口,有一片生长了二三百多年的老松树。这片老树林有马尾松500有多株。都十分高大,树干挺拔,魏魏苍劲,树皮粗糙如老龙鳞,最大有一株树高约27米,胸径3.15米。据丽垌村居民说,他的祖上约在明未清代(约公元1646年)由外地迁到大雾岭下的丽垌村时,那几松林就已经存在。丽垌老松林,景美壮观,吸引不少游客前去探秘,进入此地,不仅可以观赏高大松树,也犹如走进一个植物园,古松林下不愧为一个“绿色的植物园”啊!石硖天梯在合水镇石峡村大水岭,距县城40多公里。大水岭海拔近千米,坡度较陡,并且是一坑一垠,一山一岗。为适应地形条件,每块田均开垦得小巧玲珑,精致细腻,因而有“青蛙一跳三块田”之说。当地至今仍流传着“竹帽盖过田”的故事。这里梯田如练似带,从山脚盘绕至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彼此绵延起伏,一气呵成。因山势不同而显得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山溪漂流信宜近两年利用山溪河道建起两个漂流区。龙玄欢乐峡漂流位于洪冠镇境内的云丽电站水陂到云丽樟木湾河道,全程约4公里。河道狭长,以幽、深、奇、秀、险而出名。甲门峡漂流位于池洞镇东安闸,全长约5公里,漂流时间约2小时,河道落差大、水量大,九曲十八弯,两岸风光如长廊画卷,领略“激情穿越、仙境畅游”的独特神韵。
据我所知,还有镇隆红楼,西江半月岩,平塘石印庙,旺沙虎眺峡。池洞岬门峡漂流,丁堡小九寨沟。
信宜市属于山区市,旅游以大自然、真山水、纯生态为主题,可供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较多,不仅自然风光美丽,人文资源也有不少。主要景点: 20年代的东镇墟大田顶在大成镇东部,距市区38公里,海拔1704米,为粤西第一高峰,广东第二高峰。附近有海拔逾千米的山峰数十座.主峰西南侧有一“天湖”,高度1554米,容量30.8万立方米,池水清澈,与四周的3000多亩原始森林相映成趣。1973年开通山脚至山顶公路,广东省电视台在山顶建起差转台,竖起一根高达55米的电视塔。站在峰顶有“一览众山小”之感。在那里看日出、望云海、观古树古藤别有一番情趣。大雾岭自然保护区位于大成镇东部,大田顶半山腰,处于热带北缘向南亚热带过渡地带,系我国华南陆地区域最南端的最高峰。其地质古老,生境差异大,水热充沛,生物种类丰富,为热带雨林与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也是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与古热带植物区(马来西亚)分界线的最南结点,1996年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据初步统计,大雾岭有野生维管植物195科703属1453种。其中拥有特有植物38种;珍稀濒危植物23种;还有少穗竹、锦香草等14种迄今世界上尚未发现植物。同时,有药用植物有五百余种,生物数十种。如此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吸引人们观赏和进行生物种类考察的好去处。天马山在北界镇旺将村西南边,距城40多公里,被人称为是信宜“香格里拉”。被评为广东省最美丽的乡村。主峰海拔1080米,山上是一片大草原,山下一条长狭谷,四周是蓊郁的森林,有桫椤、鸡毛松、红花荷、人头蕨等珍稀树种。中间一条幽深溪河,形态各异的瀑布、鬼斧神工的怪石,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天马山曾是苗人聚居之地,留下石砌梯田、石屋遗址和大片茶树、柠檬。景区内每立方厘米拥有十万个负氧离子,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置身其中,给人以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感受。该景区为近年投资开发,现成为信宜市最热门景区。西江温泉位于北界镇西江河畔。距市中心12公里,占地面积400亩。温泉是世界珍稀温泉——氟泉,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46种之多。水质品居广东第一,水温高达摄氏80度以上,露天泉涌100多处,月流量近10万立方米。目前,西江温泉度假村是粤西新兴集温泉理疗、度假疗养、旅业饮食、娱乐健身、旅游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信宜古城在镇隆镇八坊村,古称“窦州”。古城始建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是历代州县并治之地。古城中的古建筑多建于元明清代,显得十分古典而大气。古城还有十三所古书院、七间公祠,两家公馆,以及文明门(红楼)、学宫(大洪国王府旧址)、冼太庙(大洪国招贤馆)、中山公园等一批具有历史意义和文物价值的古建筑。大仁山又名云岫山,在东镇北逻村与池洞镇接壤处,距县城约5公里,海拔726米。相传古时有个仲大仁,为救民而在此山英勇牺牲,山因此得名,群众在山上建仲大仁庙以祀之。古时被列为“信宜八景”之一,有“高源云涧”之称。近年群众修复二座寺庙,一间道教“三清观”,并建有宾馆、门楼、情人廊、观星台、观景亭等。太华山信宜八景称为太华揽胜,位于东镇镇庄垌村之南,是东镇镇与池洞镇的界山的太华山,海拔679米,山上有太尉庙。山的周围,松涛林海。山顶西侧有一个小盆地,中间有一个天池,池边有两座古寺:太尉庙。太华寺(又称观音寺)入寺庙的对面两边各有一小山丘,如钟似鼓。钟鼓之间为池口,水从池口直泻而下,像倒挂的银练。寺侧有一口古井,水清质优,是鉴江源头之一。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心旷神怡。虎跳峡位于怀乡镇的黄华江上,长约5公里。中间湍水淙流,两面石壁如削,江面狭窄,有“小三峡”之称。狭口处高出水面数尺的黑色的花岗岩上,有斑驳白纹酷似猛虎,跃跃欲跳,故名虎跳。江左有仙人桥,是仿效四川栈道凿石开成的行人道,上为突出的岩石遮盖,下临深渊,中有“大王洞”,曾为当地瑶民首领肉翼大王所居。虎跳境地还有金锁、石狮、谷仓、盐仓、石象、插剑台等名胜。山上遍生杜鹃花,每年二三月一片花海,红艳欲滴,有“一湾湍水绿,数里杜鹃红”的诗景。石印飞瀑在平塘镇林垌河口处有一条狭谷,为信宜八景之一的“石印飞瀑”。这里一道峡谷,左为狮山,右为象山,中间宽数十丈,全是怪石、深潭芳草、杂树。河中有一个形似大印的大石,上有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七年(公元I792年)“石印祖庙”。庙侧有小石径、燕窝洞,有长年清澈的清水缸(潭)和长年浑浊的浑水缸(潭),有只闻响声而不见流水的暗潭(地下河),有见流水入而不只把水出的水桶潭。庙后为深潭、瀑布,颇为壮观。半月岩位于北界镇汕口村,因主体是一块弧形巨石,长13米,高3米,成弧状,形似半边月亮而得名。岩石底部为一弧形石,壁上分别篆刻有“振日台”和“钓鱼台”。此外,还有“中央台”、“东岩”等10多处石刻。石下有一石室,内有石床一张“仙人床”。东侧是山口瀑布,水光山色,分外迷人。尚文水库信宜八景称为文湖晴波,在东镇尚文村黎冲口,距城5公里。集雨面积43.2平方公里,淹没面积2.4平方公里,总库容量3016万立方米。山丘环抱,竹木苍翠,一年四季,山青水绿,鸟语花香。湖中的百果岛,花果满园,人流如梭的渡口上,樵子挑云摆渡,碧波荡漾的湖里,渔人欢歌唱晚,湖滨疗养院更是一个寂静清幽的休养胜地。龙泉谷在丁堡镇墟镇约去12公里的岭脚村。这里与大成镇成洞、双乐以及高州大潮镇宝岭接壤,这里的高涧深沟,长约3公里,共分为9个弯曲,故又名“九曲沟”,两岸高山巍峨,峻岭陡峭,两岸青山相对,一条深沟清溪,狭窄如“一线天”。相对高度近千米的高山,狭着一条九曲回廊似的深沟,山雄水秀,颇为壮观。在沟的两岸,很难见到松林杉树。这一奇特峰峦溪谷,奇树异花密布,野藤铺天盖地,山蕉野果随处可见。集雄、奇、古、秀、幽于一身,揽锦水飞泉于一体。丽垌老松林在白石镇丽垌村的丽垌口,有一片生长了二三百多年的老松树。这片老树林有马尾松500有多株。都十分高大,树干挺拔,魏魏苍劲,树皮粗糙如老龙鳞,最大有一株树高约27米,胸径3.15米。据丽垌村居民说,他的祖上约在明未清代(约公元1646年)由外地迁到大雾岭下的丽垌村时,那几松林就已经存在。丽垌老松林,景美壮观,吸引不少游客前去探秘,进入此地,不仅可以观赏高大松树,也犹如走进一个植物园,古松林下不愧为一个“绿色的植物园”啊!石硖天梯在合水镇石峡村大水岭,距县城40多公里。大水岭海拔近千米,坡度较陡,并且是一坑一垠,一山一岗。为适应地形条件,每块田均开垦得小巧玲珑,精致细腻,因而有“青蛙一跳三块田”之说。当地至今仍流传着“竹帽盖过田”的故事。这里梯田如练似带,从山脚盘绕至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彼此绵延起伏,一气呵成。因山势不同而显得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山溪漂流信宜近两年利用山溪河道建起两个漂流区。龙玄欢乐峡漂流位于洪冠镇境内的云丽电站水陂到云丽樟木湾河道,全程约4公里。河道狭长,以幽、深、奇、秀、险而出名。甲门峡漂流位于池洞镇东安闸,全长约5公里,漂流时间约2小时,河道落差大、水量大,九曲十八弯,两岸风光如长廊画卷,领略“激情穿越、仙境畅游”的独特神韵。
信宜市属于山区市,旅游以大自然、真山水、纯生态为主题,可供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较多,不仅自然风光美丽,人文资源也有不少。
主要景点:1大田顶在大成镇东部,距市区38公里2雾岭自然保护区位于大成镇东部,大田顶半山腰3西江温泉位于北界镇西江河畔。距市中心12公里4信宜古城在镇隆镇八坊村,古称“窦州5大仁山又名云岫山,在东镇北逻村与池洞镇接壤处,距县城约5公里6太华山信宜八景称为太华揽胜,位于东镇镇庄垌村之南7虎跳峡位于怀乡镇的黄华江上,长约5公里8石印飞瀑在平塘镇林垌河口处有一条狭谷,为信宜八景之一的“石印飞瀑”。9半月岩位于北界镇汕口村,因主体是一块弧形巨石10尚文水库信宜八景称为文湖晴波,在东镇尚文村黎冲口,距城5公里11龙泉谷在丁堡镇墟镇约去12公里的岭脚村12丽垌老松林在白石镇丽垌村的丽垌口,有一片生长了二三百多年的老松树13石硖天梯在合水镇石峡村大水岭,距县城40多公里14山溪漂流信宜近两年利用山溪河道建起两个漂流区
10.信宜周边有什么景点好玩的地方
青梅竹马景区:每年11月底至2月初东镇街道英地坡村白梅花盛开的时候,白梅花开得极为灿烂,只见山坡上、山坳间、山脚处、山道边、山溪旁,到处都是白茫茫的梅花。省道370线的长岗岭路段在英地坡村境内,很多人把英地坡梅花称作长岗岭梅花,其实长岗岭白石镇路段也是很好的花点。此外赏梅花景点还有金垌镇上磨青梅园、白石镇等地。
秋韵画廊景区:信宜的合水镇至白石镇路段,两旁一株株银杏树的树叶日渐变得金黄,满眼的“黄金甲”将蜿蜒盘旋的山区公路装点得宛如一条“黄金大道”,两旁风景是画,驱车行走其中,让人赏心悦目,感受别样的“秋韵画廊”。
三、茂名冼太夫人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园内景点都有什么
茂名冼太夫人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园内景点汇总
1、心字少一点,寓意着少一点欲望,少一点计较,心门就开了。打开心门才能开心。港澳地区有句经典的名言:做人最重要是开心。
2、“唯用一好心,笑迎八方客”。
3、上面两笔似腾飞之鸟,下面一笔如欢跃之鲤,“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快意人生。下面鱼生长在南海边上,寓意着冼夫人出生的地方,鸟则北方飞来的候鸟,鱼与鸟的结合正是冼夫人与冯宝的联合,冯宝本北燕后裔在岭南为官,此姻缘正是千里有缘来相会。冼夫人本是俚人首领,冯宝为汉官,冼夫人与冯宝的结合也为岭南民族间的融合起了典范,促进民族间的融合发展。
4、心在石中,石中有心,冼夫人事业任重道远,我等心如磐石,矢志不渝。
5、石头左右两松相拱成一“心”字,石头形状亦如一“心”,加上所刻之“心”,木石盟心,心心相印,以心相交。也喻意好心不老,唯用一好心穿越_空,永___限。
6、一颗红心镌刻在斑驳的石头上,寓意不管背后多少沧桑,依然脸如桃花,笑意盈盈。
1、岭南圣母牌坊气度不凡,由六根纯花岗石柱构成框架,柱的大小、高度,距离,形成三组对称的组合,中间最高的那根柱子高12.2米,宽30米,底座周长4米,左右两侧的稍为小些。
2、这座广场牌坊,由电白企业家戴作琳、赖木扬二位先生捐建。牌坊正面“岭南圣母”四个大字,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东民题写,牌坊背面“护国佑民”四个大字,则是出自电白区常委、书法家杨育平先生手笔。日本景点门票拍照
3、牌坊六柱构成三个组合,取意冼夫人“我侍三事主,唯用一好心”的忠君护国思想。同时,由蓝天衬托下的“岭南圣母”牌坊,体现冼夫人慧光普世、施福于民的的慈爱之心和辽阔襟怀。
1、冼太夫人铜像背靠圣母峰、五跪岭浩瀚山脉,面朝茫茫南海,场面壮阔,气势雄伟。冼夫人铜像连底座全高9米。主体冼夫人圣像高6米,由精铜铸造。底座高3米,由优质花岗岩构成。
2、冼夫人铜像高6米,寓意隋文帝为冼夫人开谯国夫人幕府时,让冼夫人指挥统领部落六州军马(高州、罗州、苍梧、梁化、冈州、滕州;同时也寓意着冯冼氏家族六代忠贞;寓意冼夫人逝世后,隋至清六个朝代屡加敕封。底座高3米,寓意冼夫人一生历经梁陈隋三朝,始终唯用一好心。
3、冼夫人铜像呈坐姿,着战袍甲衣披风,双手放置膝上,是典型的“坐如钟”女将军之仪。冼夫人圣像左手抚掌,右手握拳,文左武右,阴阳和合,刚柔相济。隋书记载冼夫人在父母家就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抚循即安抚,代表抚掌;压服即镇压,代表握拳。这不仅说明冼夫人文韬武略、文治武功、明识远图的睿智卓识,也说明冼夫人一方面安抚百姓万民,稳定岭南,一方面坚决打击分裂国家的叛乱分子,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定,形象而深意地体现冼夫人这个伟大军事家、政治家的“爱国爱民,团结统一”精神。
4、冼夫人铜像体态威仪而雍容,首微低,略向前倾,脸含笑容,双目垂视,为圣母冼夫人身在巅峰,俯视众生之意。这个细节,神韵尽出,把圣母冼夫人同情、怜悯老百姓的伟大情怀和大爱无疆,大慈大悲,挽救众生的菩萨心肠表现得淋漓尽致。冼夫人铜像与所在环境的山与水、草与木浑然一体,高度和谐统一,更显得庄严神圣,熠熠生辉。
隋书碑刻按早宋版原字体刻上——《谯国夫人》,通篇共1400多字,原版收藏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由专业人士找到漂洋过海远道而来。《隋书》是《二十四史》之一,用来记述隋朝的历史、人文等。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女子能够在《隋书》中留下这么一大篇的传记,这是绝无仅有的,也足以说明冼太夫人在隋朝历史中的崇高地位。隋书把冼夫人从年幼在父母家实际到去世之后隋文帝谥封冼夫人“诚敬夫人”整个人生历程完整记录,可见冼夫人在撰写史书的史官眼里是非常值得尊重的女性,也是女性学习的楷模。
1、神道是通往冼太夫人墓地的通道,有步步登顶的寓意。神道只有在陵园前才有,这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中关于墓园的规制,而陵则是帝王、诸侯的墓园,神道两侧对称排列石马、石人。
2、冼夫人墓园神道由墓园中轴线延伸而出,由回收古旧石板铺设,神道两边移植高大的木棉树。木棉树又名英雄树,雄壮魁梧,枝干舒展,欣欣向荣,象征着冼太夫人巾帼英雄的伟岸形象。
3、早春2、3月份,是木棉花盛开的季节,长得漂亮,广东有句俗话,木棉花开,冬天不再来,意思就是只要看到木棉花开了,温暖的春天也来临了。早春2月,正是木棉花开的日子,神道的木棉花含苞待放,陆续开出灿烂的花朵,远远望去,一树的橙红,显得格外生机勃勃。两排木棉花直到墓城,满树繁花,遍地芳香,正如天女撒花,指引客人前去墓城瞻仰冼夫人,有心的客人还会拾起几朵鲜艳饱满的花朵,敬献在冼夫人墓碑前方,以表达对英雄的敬仰。
1、金水桥是连接着岭南圣母广场与冼氏墓城、娘娘庙等景点的交通冲要。它宽5米,长13.5米。由于形状是克隆天安门前的金水桥,因而也取名相同。据称金水桥的来历很有历史典故:元皇城的周桥的设计师和主持建造者,是一位普通石匠—元代河北曲阳的杨琼。曲阳盛产玉石,石雕技艺唐宋以来已名闻于世。杨琼出身于石工世家,他的石雕“每出自新意,天巧层出,人莫能及焉”。公元1276年,修建元皇城崇天门前的周桥,很多人画了图送上去,都未选中。而杨琼的设计方案,使元世祖忽必烈十分满意,下令督建。
2、《故宫》中记有:这桥“皆琢龙凤祥云,明莹如玉,桥下有四百石龙,擎戴水中;甚壮”,为皇城增色不少,因而明皇城的建造者,把它照样搬来,用以营造此桥。而皇城前的护城河名曰金水河,金水桥也由此得名。
1、__,龙首龟身,传说中为龙的九子之一,擅于负重。用__驮碑在古代是一种官方的礼仪制度,它经常被安置于宗庙和陵墓之前,对于__和碑铭的尺寸使用,封建王朝更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2、尽管冼夫人墓城__上的碑铭早已不知去处,然而根据__背部驮碑铭留下的凹槽,他推算出这种碑铭的尺寸非同小可。巨大的尺寸,考究的做工,显示了碑铭的主人显赫的身份。
3、__碑铭残座仅存一半,首及四足缺损,背部“龟纹”清晰可辨,长达1.3米多,重达1.5吨。《隋书·礼仪三》载:“三品已上立碑,螭首龟趺。”与冼夫人生前为谯国夫人幕府将军品级门阀相一致。当年考古学家麦英豪教授到此考古,见此石便断定为冼夫人墓,他认为岭南一代,能享用此石碑的只有两人,一人为南越王赵佗,另一人便是冼夫人。故考古专家称此__为冼夫人的“身份证”。
4、__一方面为实用之物,用来做碑座,俗称“神龟驼碑”,另一方面,又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它的象征以“长寿吉祥”为依据,并带有地位级别、图腾崇拜、巫术崇拜等方面的涵义。人们在庙院祠堂里,处处可以见到这位任劳任怨的大力士。据说触摸它能给人带来福气。
1、冼夫人的墓城沉睡在一片约五六十亩,茂草疏林的宽阔空地当中。冼夫人墓由墓城、墓碑及享殿等构成。墓地呈长方形,周围有土墙遗迹,墓城为南北向,东西长123米,南北宽110米,占地13530平方米,其规模之大、文物遗存之丰富,都十分罕见。
2、墓城四周筑有夯土墙,墓城内地表可见隋代以来建筑构件。经考古勘查发现的建筑群主要集中在中部,清晰可见的遗迹有由南至北的前殿、天井、寝宫及东西两翼的厢房、水池等隋唐及宋代建筑,前后殿均面宽22米,7开间,进深5间,总面积约1300平方米。出土了石鼎、石炉、陶石狗、石狮、印花砖、瓦当、铺地砖、倒莲形方座石柱基础,以及一些碗、碟、盆、香炉等多种陶、瓷器皿和镂孔圈足青釉砚台、仰莲香炉等,经鉴定为隋代遗物。
3、冼夫人墓始建于隋朝,宋、明、清均有重修,墓城内保存了较多的隋代建筑遗迹,是广东省考古发现的第一个隋唐墓园建筑实例。2013年3月5日,隋谯国夫人冼氏墓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娘娘庙(冼夫人庙,始建于隋时,因冼夫人玄孙冯君衡获“矫诬”罪而遭到破坏,宋末元初,当地黄、蔡两姓村民重建该庙,清、民国时期都曾维修,最近一次维修是2004年,现存建筑形制、结构保留清制。娘娘庙座西向东,广三路,深三进,中间面阔三间。总面阔22.4米,总进深29.2米。硬山顶,龙船脊,抬梁式梁架结构。头门嵌花岗岩石门夹和一双抱鼓石,二进为拜亭,天井两侧廊庑为三开间,墙体从地面至1米高处用不规则石块垒砌,以上是青砖叠砌。特别是庙宇外墙为隋、唐、宋、明、清时期砖石叠砌而成,有“一墙五代”之美誉。该庙虽经历代重修,但仍保持其原貌,庙里有虎头足石香炉、石鼎和六通重建碑刻,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2、陈隋之际,冼夫人被岭南民众共奉为圣母,成为“圣母娘娘”。故里人民将这座冼夫人庙称为娘娘庙,这在众多冼夫人庙的称谓中是独一无二的,唯其如此,更彰显冼夫人在故里人民心目中无以伦比的崇高地位。
墓区保存有一块清代嘉庆年间建立的墓碑,是嘉庆二十四年电白知县特克星阿所立的,上有“隋谯国夫人冼氏墓”等字样。传说墓碑建立的那一个月,当地的民众可以隐隐听到有奏乐之音,此墓碑也因此闻名于世,至今这事还锲刻在离冼墓一箭之地的娘娘庙的墙壁上。在一些老人的记忆中,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墓城仍有城墙、城河和城池,城墙高过人,城内似乎还有守墓士兵居住的“兵房”遗址。清光绪《高州府志》载:“电白县,隋谯国夫人冼氏墓在县北十五里山兜娘娘庙后,土名鬼子城。”
宋末元初时,娘娘庙有这样一则轶事,记载在娘娘庙里面的古碑刻中。当时娘娘庙已遭到破坏,周围荒草丛生,鸟兽聚居。蔡氏七世祖在娘娘庙前选的一块风水宝地,想要迁六世祖墓地在庙前宝地安葬。冼夫人当晚托梦告知,此地留给后人给我重修庙宇与墓城,为你另选一地。第二天醒来,去后山可见一只豕和一只鹿,若想后世显贵则迁葬于鹿穴,可保你后代贵气长存;若想后世富裕则迁葬于豕穴,可保后世富裕昌隆。当时蔡氏无产业,迫切想要富裕,所以迁葬于豕穴,称“猪姆坑”的地方,并许下宏愿,后世蔡氏兴旺之时,定重修娘娘庙。而后,蔡氏果然子孙昌盛,富贵临门,家族兴旺。在庄垌等地购置田业、土地,延绵至今。蔡氏十世祖感念冼夫人神恩,为先祖还愿,联合当地黄氏并组织族人捐赠重修娘娘庙,赠匾肇基济阳悬挂于庙中正堂,往后每年蔡氏在冼太夫人诞辰日都组织族人在娘娘庙祭祀、感恩。道光年诞辰日,更是把此事篆刻于庙,流传于后世,供蔡氏后人观看,感恩先祖功德,感念冼太夫人神恩时至今日,仍有蔡氏后人不断回来娘娘庙拜祭,以求保佑家族平安、身体健康。
诚敬殿正殿上供奉着冼太夫人和冯宝,其侧依次安放着冯仆、冯盎、冯魂、冯智戴、冯元一、甘将军、方将军、张融和祝将军。正殿上方悬挂着由王鲁湘亲自题字的“南天圣母”四个大字。王鲁湘,《文化大观园》的总策划和主持人,曾于2015年1月14日率领《文化大观园》拍摄团队走进了冼太夫人故里景区,深深的被冼太夫人的精神所感染。他认为冼夫人功绩不仅影响岭南的人民群众,还深深的影响了整个东南亚,故而称其为“南天圣母”。
娘娘塘,大约9.6亩,四围棕榈连片,榕树垂髯。娘娘塘中长莲、荷,莲、荷花开时,冰玉纷呈,清香四溢,蝶蜂拾韵,禽鸟鸣琴,如梦似幻,有若仙境。当年冼夫人与冯宝常在娘娘塘边漫步读月,凝眸听荷,留下比翼双飞、琴瑟同心的千古爱情传说。
从娘娘塘边的龙头阁向冼墓方向眺望,远处两座山峰巍然耸立,这便是圣母峰了。圣母峰丰满圆润,宛如一双巨乳,故又称双乳峰。据有关资料考证,这一种神奇的地理现象除了武则天陵墓的后山以外,就只有冼太夫人故里的墓城后山了。圣母峰形态逼真,让人叹为观止,其他国家也没有类似发现,堪称“天下奇观”。
千年娘娘井在娘娘塘东北角,娘娘井毗连娘娘塘边,井水四时不竭,清晰可鉴,甘美无比,有如仙泉。千百年来,梓里乡民凡逢喜庆之期,必来娘娘井汲水为用,可保家口平安,如意吉庆云云。娘娘井与娘娘塘,方位格局堪舆通达,浑然天成,山兜乡民称为“宝鸭下莲塘”。
许愿树是冼太故里景区的许愿胜地,相传是冼夫人亲手栽种。冼夫人栽种的许愿树年代久远,树后来不知什麽原因枯萎了。到2003年,在原址上竟然又重新长出一棵据说和原来许愿树一模一样的榕树。榕树,在南方代表"包容万有、万事容易"的意思。许愿树是一颗大榕树,树被当地村民视为神灵,并在其根部燃点香烛冥镪祈_许愿。后来,人们还制作宝牒,写上愿望,并将其系上重物(早年用石头,近年已改用橙,然后在诚心向树许愿后便将其抛上树干,不跌下来者代表愿望可成真。这个习俗广传开去,吸引了很多游客甚至外地游客来到林村许愿树许愿,以农历新年期间的人流最旺。现在为了保护许愿树,仅允许在树上挂福牌、福带书写愿望系挂。
山兜娘娘庙(冼夫人庙内天井拜亭前有一石香炉,为二节收腰三足石鼎,乡民称其为“飞来鼎”。
和合理念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生命的完美体现。“和者,谐也”,“和”,有“祥和、和谐”之意;“合”为“融合,相合”。“和合”于人则相和,于心则相合。有史以来,”和合树”作为“家庭和合,婚姻美满”的象征意义早已深入人心,流传广远。且“和合树”有着与时俱进的生命力,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赋予“和合树”新的象征意义,它既是“和合文化”的象征,还是“和谐社会”的象征。
此树生动演绎了冼太夫人与夫君冯宝的千古传奇。冼夫人幼贤明,多筹略,少女时期便能抚循部众,行军用师,压服诸越,贵为南越首领。冯宝本为北燕后裔,祖上三世为守牧,他乡羁旅,号令不行。后与夫人喜结连理,夫人诫约本宗,使从民礼,号令亲族,无所舍纵,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此凤凰树根系发达,枝繁叶茂,骨干清奇,且"凤凰"有女中王者之谓,无疑是冼夫人形象的生动再现。而与凤凰树上相依相附而生的这棵榕树,生命力极强,有凌云之枝而又能扎根到深土,无疑又是冯宝形象的再现。冯冼连理,造就了岭南自南朝梁、陈至隋、唐两百多年的稳定与繁荣,可谓千古传奇。此两树合二为一以后枝叶更加繁茂,且根植于千年古庙娘娘庙与冼冯圣贤殿前,与冼冯家族渊缘深远,故而取名"冯冼连理树"。
见血封喉树又名箭毒木,多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雨林中,乔木,高25-40米,胸径30-40厘米;具乳白色树液,树皮灰色,春季开花。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也是一种剧毒植物和药用植物。箭毒木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剧毒,一经接触人畜伤口,即可使中毒者心脏麻痹(心率失常导致,血管封闭,血液凝固,以至窒息死亡,所以人们称它为“见血封喉”。分布于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广西、云南南部。日本叶原景点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