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君山岛的主要景点日本景点门票价
1.飞来钟2.龙涎亭龙涎井 3.洞庭庙 4.君山名树5.君山斑竹 6.茶园春色 7.柳毅井与传书亭 8.湘妃祠9.二妃墓 10.爱情园 11.同心湖 12.银盘托日
13.罗汉竹 14.圣音竹 15.方竹 16.星云图
17.望湖亭 18.飞升亭 19.云梦亭 20.封山印
21.酒香亭 22.射蛟台 23.朗吟亭 24.梳妆台
25.钓鱼台 26.秋月亭秋月桥 27.猴子洞 28.香炉山现挂在君山龙舌山中部一钢筋水泥预制亭上。一种传说是南宋杨幺起义军驻君山时,深受百姓爱戴,集资铸了这口大铁钟和一口大得出奇的长方形铁锅(万人锅),夜里悄悄运上君山。天亮时,义军发现大钟,以为是神仙相助,从天外飞来,故名。又说这口钟很灵,只要官兵稍有动静,便自鸣报警,钟声宏亮,声闻10里,使起义军能及时防备,所以又叫“报警飞来钟。”《巴陵县志》有飞来钟“自洞庭飞来,并能自鸣”记录。另外一个传说是相传一天夜晚,朝廷派兵前来偷袭驻扎在君山的杨幺寨,忽然从天上飞来一口巨钟,钟声阵阵,催醒义军,奋起抗敌,因此叫飞来钟。总之这都是人们深切怀念杨幺起义军,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赞美之情。古钟的传说便寄托了人们的这种心情。实际上,飞来钟原为君山崇胜寺的古钟,南宋淳佑五年(公元1245年),荆湖安抚制置使孟珙重修崇胜寺时复制一钟,钟高一丈多,大数围,重4000余斤,上有淳佑五年造,钟身上铸有皇帝万岁,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16个大字,四方凸出的部分用青铜浇铸的四条金龙,栩栩如生,形态逼真。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被砸毁。现在的飞来钟,1979年由岳阳市阀门厂复制而成,高2米,直径1.2米,重约2000斤。钟身上改铸着钟相、杨幺起义的战斗口号均贫富,等贵贱六字,是钟相、杨幺起义的战斗口号,比前者更富有深刻的含义。
钟相、杨幺起义,是1130年春宋对金战争中的逃将孔彦舟率败军惊扰鼎州,钟相揭竿起义为标志,先后坚持6年之久,势力达洞庭湖边19个县。君山是起义军的一个大本营,至今君山仍有杨幺寨、半边街、点将台、万人锅等遗址遗物。1135年,视起义军为心腹大患的宋高宗派岳飞攻打杨幺,最后起义失败。湘潭大学羊春秋教授写有《君山杨幺起义故址》一诗,吊古抒怀:
贵贱齐来贫富均,将军为此起风云。
至今汹涌洞庭水,犹如蛟龙万壑吟。
亦有后人田新智写诗《君山怀古——吊钟相杨幺》怀之(钟相杨幺,古之义士也,史污为盗数百年矣!念天下苍生,起而抗命,曰:“等富贵,均贫富”,为岳飞所破。一叹!今君山尚存其古迹,为后人所吊。):
再上君山点将台,又见层云眼底开;
斗舰纵横惊日月,铁马驰骋动扬淮。
将军百战均贫富,碧血千秋满尘埃;
借问英魂何处是?白银盘里鼓浪来。
在君山龙舌山前沿,为君山五大名井之一。1979年按原貌恢复。井口直径0.84米,口上围一环龙云纹石圈,外围砌环状,纹饰三层。井内赭黄色岩石形象龙舌,泉水从岩石上注入井内,一点一滴,好似涎水。距井口1米远的地方,立雕龙柱坊一对,高3米,门宽1.4米,门楣上镌刻“龙涎井”三个字。相传这里的井水清澈纯净,冬暖夏凉,终年不涸,是龙舌上一点一点滴下来的涎水。清代万年淳在《君山茶歌》中这样赞美它:“试挹龙涎烹雀舌,烹来常似君山色。”君山植被茂密,种类繁多,据调查有99科221属310种。其中古树名木20种,现选择有观赏价值的6种记述如下:
即秦始皇火烧君山劫后余生之树。《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八年(公元前219年)南巡衡岳,因阻风君山,迁恕湘山神二妃,故而赭树烧山。宋代时,赭树坡有秦皇火烧过的大樟树数株。至清末尚是大可数围,腹中半焦,后遭砍伐。今仅存次生林,树蔸根围7.26米,直径2.46米,高15米,树冠浓荫110平方米。青葱欲滴,生机盎然。
生长于柳毅井东山坡,属蔷薇科,树龄280年,常绿乔木,本无奇处。但不知何时借助谁的力量,将棉藤、苦瓜芦、威灵仙之类的种子撒落到树的蔸部洞眼里,春风雨露,3种藤绕干缠枝直达树梢。在树的肩部,一个树洞里又长出一株挺拔的女贞。暮春时节,一树五叶四花,蔚为壮观。
生长在君山龙舌山尾部,属樟科,共2株。它的根部仅剩约8厘米厚半边树壳,但6米长的树干上面照样缀满青枝绿叶。据测定,它们已顽强生长了220年。
生长在原崇胜寺后院中,本犀科,树高14米,胸径0.5米,每年农历8月,开黄色小花,满岛芳香。相传此树为南宋农民起义军领袖杨么所栽。1972年,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谈起他曾在侵华战争期间看到过君山的桂花树。经测定,金桂树龄300年。日本各景点门票
又叫红绿叶,常绿乔木,杜英科。它的树高可达20米,叶椭圆形,花白色,果如花生米大小,味甜能吃,是我国稀有树种,因叶色红绿相间而得名。在君山生长着近200株,最长的树龄已达140年。一般来说,杜英树换叶的时候,新叶鲜红,老叶由绿变红。而君山的杜英树却独具特色。在大树老枝上有的叶面是红色,叶背是绿色;有的红叶亮着光泽,红得透明耀眼,竟是嫩叶。喉咙乓山脚下的一棵杜英树,一年中两个季节树叶一半红一半绿,不同一般。日本樱花谷景点门票
学名紫薇,落叶小乔木,高可达7米,叶对生,木棚圆形,夏秋开花,结球形果;盛夏绿遮眼,此树红满堂之赞语,现生长在洞庭山庄南侧悬崖处,约5-6株,枝干遒,树叶稀松,已有百岁之龄。当人手轻轻抚摸它的光滑躯干时,便象触电一样浑身颤抖起来,枝条摇曳,越来越厉害,竟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大风吹过一般,故俗称怕痒树。
清代吴敏树在《君山芝龟记》中讲他曾于同治三年春正月,……,使命工辟草,则获芝一本,大如饭盂,色深紫而光,茎削以坚。据县志载,他还有《君山芝二首》诗,其一曰:我从君山来,移山入我屋;独坐情无言,如闻紫芝曲。君山产金龟,而护于灵芝草旁,自古而然。
在君山酒香山头,藤本常经灌木,常簇生,叶片比七里香稍小,高的能长到1米多,每到春二、三月,藤上开出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这种花不畏寒冷,能斗雪而开,花香醇如甜酒,被当地人称为酒香花,它的藤称酒香藤。据考证,酒香山每春时径径有酒香就是从它的身上发出的。古时候,君山的僧道们常以此花酿酒。
二、杭州西湖有哪些景点
“西湖十景”是西湖上的十处特色风景,分别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北宋大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他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它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
曲苑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苑”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
南宋诗人王洧有诗赞道:“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天日本景点无门票。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方买船。”后曲苑逐渐衰芜,湮废。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后,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苑风荷景碑亭。遗留下来的,只不过是一处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平湖秋月景区位于白堤西端,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其实,作为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这从当时以及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从泛归舟夜湖,舟中赏月的角度抒写不难看出,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之句;明洪瞻祖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留传千古的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画中,《平湖秋月》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望月为画面主体。
断桥残雪是西湖上着名的景色,以冬雪时远观桥面若隐若现于湖面而称着。属于西湖十景之一。
断桥位于杭州市西湖白堤的东端,背靠宝石山,面向杭州城,是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点。断桥势较高视野开阔,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的最佳去处。每当瑞雪初霁,站在宝石山上向南眺望,西湖银装素裹,白堤横亘雪柳霜桃。断桥的石桥拱面无遮无拦,在阳光下冰雪消融,露出了斑驳的桥栏,而桥的两端还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依稀可辩的石桥身似隐似现,而涵洞中的白雪奕奕生光,桥面灰褐形成反差,远望去似断非断,故称断桥。最早记载“断桥残雪”的是唐朝的张祜,他的《题杭州孤山寺》云: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
南屏晚钟,也许是西湖十景中问世最早的景目。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画家张择端曾经画过《南屏晚钟图》。尽管此图远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图》那么蜚声画坛,但却被记载于明人《天水冰山录》(《天水冰山录》为明朝清查贪官严嵩时所抄家产目录,皆为奇珍异宝,被编为《天水冰山录》。)中。南屏山,绵延横陈于西湖南岸,山高不过百米,山体延伸却长达千余米。山上怪石耸秀,绿树惬眼。晴好日,满山岚翠在蓝天白云得衬托下秀色可餐,遇雨雾天,云烟遮遮掩掩,山峦好像翩然起舞,飘渺空灵,若即若离。后周显得元年(九五四),吴越国主钱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后来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南北的西湖两大佛教道场之一的净慈寺。
柳浪闻莺,经过近四十多年不断的开发和建设,由当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园,演变为普通老百姓的大乐园。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啭莺鸣作为公园景观基调,在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主干道路沿途栽种垂柳及狮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树。在园中部主景区辟闻莺馆,又在距闻莺馆不远处置巨型网笼“百鸟天堂”,营造烟花三月,柳丝飘舞,莺声清丽的氛围。闻莺馆东面,以草坪和密林带为主形成友谊园景区,引种了一批日本樱花,草坪北侧铺石砌台,矗立着“日中不再战”纪念碑。闻莺馆西侧,是柳浪闻莺重建时填平水荡沼泽而营造的大草坪,草色遥连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侧,是迁建来此的康熙御题柳浪闻莺景亭碑;南侧种植了一片高大的乔木树林,与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构成富于层面,角度变化的生动图景。
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南宋时,内侍官允升曾在离这里不远的花家山下结庐建私家花园,园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渐成游人杂沓频频光顾之地,时称卢园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时将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烨驾临西湖,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目,用石建碑于鱼池畔。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诗中有句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着鱼身鱼嘬花”。
雷峰夕照,位于雷峰(夕照山)。雷峰,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葱郁。其册虽小巧玲珑,名气在湖上却是数一数二,因为山巅曾有吴越时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风光也最为风流的一塔,可惜七十余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西湖南岸这座三面临水呈半岛状的名山,当年曾为南宋御花园占据。
双峰插云,泛指南高峰与北高峰。
巍巍天目山东走,其余脉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南山、北山。其中的南高峰与北高峰古时均为僧人所占,山巅建佛塔,遥相对峙,迥然高于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岚翠雾白,塔尖入云,时隐时显,远望气势非同一般。南宋时,两峰插云列为西湖十景之一清康熙帝改题为双峰插云,建景碑亭于洪春桥畔。其时双峰古塔毁圮已久,以至连此景原有的内涵也一度难为人知‘插云’者虚言也。设景碑亭于此,实为权宜之计。“浮图对立晓崔巍,积翠浮空霁蔼迷。试向凤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烟低”.这是南宋诗人王洧的《两峰插云》诗,它告诉人们:双峰插云的景观。
三潭印月景观位于小瀛洲。小瀛洲与湖心亭,阮公墩合称为湖上三岛。全岛连水面在内面积约七公顷,南北有曲桥相通,东西以土堤相连桥堤呈“十”字形交叉,将岛上水面一分为四,而水面外围是环形堤埂。从空中俯瞰,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的“田”字,呈现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水景称胜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独具一格,为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明万历三十四年(一六零六),钱塘县令聂心汤取湖中葑泥在岛周围筑堤坝,初成湖中湖,作为放生之所。后人在岛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称为“三潭”,清初岛上又加营建筑曲桥,堂轩,沿内湖环植木芙蓉,复经清光绪间退休将领彭玉麟在此营造别墅,小瀛洲初具风貌。
三、日本排放核废水会不会污染地下水日本景点老人门票
1、日本计划排放核废水经过处理后的余留液至海洋,进而引发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与质疑。据日本政府表示,经过处理后的核废水里除了放射性核素之外,还有化学物质和重金属,这些物质会在海洋中迅速稀释并被分散,不会对周边海域产生过大影响。而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的立场是,污染情况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合法的,并且排放进入海洋不会对当地居民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
2、然而,排放核废水涉及的风险性还需要谨慎考虑。一方面,放射性核素对环境的影响和生态风险不可低估,毕竟海洋作为一个开放性系统,污染物能够扩散到很远的范围,并且这些物质可能长期留存在环境中。另一方面,排放核废水到海洋中,可能会进入海底地下水层,如果排放量大、频繁且处理方式不当,也可能会对地下水形成威胁。
3、综上所述,如何保证核废水排放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是一个需要各方共同关注和研究的问题。需要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共同合作,加强国际法规和监管,采取科学的、可持续的、透明的方式来处理核废水等污染问题,以保障环境和人类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