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日本的习俗有什么
1.信仰忌讳日本人大多数信奉神道和佛教,他们不喜欢紫色,认为紫色是悲伤的色调;最忌讳绿色,认为绿色是不祥之色。还忌讳3人一起合影”,他们认为中间被左右两人夹着,这是不幸的预兆。日本人忌讳荷花,认为荷花是丧花。在探望病人时忌用山茶花及淡黄色、白色的花,日本人不愿接受有菊花或菊花图案的东西或礼物,因为它是皇室家族的标志。日本人喜欢的图案是松、竹、梅、鸭子、乌龟等。语言禁忌日本人有不少语言忌讳,如苦”和死”,就连谐音的一些词语也在忌讳之列,如数词4”的发音与死相同,42”的发音是死的动词形,所以医院一般没有4和42的房间和病床。用户的电话也忌讳用42”,监狱一般也没有4号囚室。13”也是忌讳的数字2.农始
正月里开始的新的一年的劳动,格外地受到日本人的重视。他们多选黄道吉日开始工作以讨个吉祥。目前日本政府机构、各公司多在初四上班,腊月二十九日放假。农村则有锄始,是指农民新年里开始下地劳动的仪式,也称农始,意喻祈盼丰收。关东地区的日本农民自古以来就有初一清晨到年神所在方位的田头,挖上三锹土,在地里竖起一根松枝,松枝下面摆上供品,祈求早中晚三季稻稻谷丰收。日本茨城县北部地区的农民则通过给鸟儿喂食,根据鸟儿啄米的情形预占年成好坏,更多的地方则是从新年开始往地里施肥,叫作初肥。
在山村有山初、初山踏等说法,是指新年头一次进山,具体时间各地不大相同。进山时携带新编好的稻草绳和年糕等供品,来到准备砍伐的树木跟前,拴上草绳,摆好供品,敬奉山神。这天砍下的木头立刻用来供年神或用作烤年糕的燃料,也有的留到正月十五作装饰用。
渔村新年里也有船始、漕初的说法。一般正月初二开始出海捕鱼或只是举行出海仪式,岁未将渔船清洗干净,船正中摆上松枝、酒、淘好的大米和圆年糕,供奉船灵。新年首次捕到的鱼叫初渔,要举办初渔祝,用这些鱼供渔神和船神,祈求四季航海安全和渔业丰收。
做买卖的人家大年三十前收账回来,初一不开门,初二开始营业,店铺装饰一新,并给顾客准备一些象征吉祥如意的商品。这叫初卖或初商。近年来日本城镇的百货商场都已改为初四开张营业。新年最初的鱼市、茶市叫初市。第一次上街买东西叫初买。新年提笔写字叫书初。
公元8世纪中国的许多习俗传到日本。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初八为粮日。民间习惯将初一至初八与各种动物或家禽联系起来。认为当天不能宰杀该动物。
正月十五叫作小正月,日本人清晨要熬小豆粥供神。说是能驱走一年的邪气。然后趁热喝下。这叫粥节供或粥初。过去该习俗在日本十分盛行,现多见于日本东部。日本人自古认为红小豆里有强化生命的精灵,红色代表一中咒力,因此赤豆饭往往被用于喜庆的场面。
正月最后一天叫初晦日,也称初三十日。古代日本人认为年神正月期间逗留在人世间,至月底年神要回去,因此十分重视正月的最后一天。
为了欢度新年,每家每户在新年期间都要吃美味佳肴,日本人称之为"御节料理",意即节日之菜。鲱鱼籽也是其中之一。加工之后的鲱鱼籽。略呈黄色,拌上砂糖、酱油,不仅颜色好看,而且吃起来味鲜香脆,更重要的是因为鲱鱼具有产孵多的特性,象征着"子孙昌盛"。
在日本,近年来还流行"新年书法试笔"表演的盛会,每到新年的日子,全国各地几百几千名书法爱好者前往预定的地点参加表演,他们挥毫疾书,场面十分壮观。日本的景点门票
二月里最初的午日叫初午。初午也是稻荷祭日。届时在京都市伏见稻荷大社等各地稻荷神社举行午祭。人们停下手中的活计,向稻荷(五谷神)敬献炸豆腐,同庆佳节。这个季节恰恰是田神从山上下来到乡间的日子。日本农民要在此时祭祀田神,祈求丰收并开始春耕。因此,稻荷信仰所具有的农业神因素便与初午结合起来了。
二月初午除举行稻荷祭以外,日本各地农村还把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牵着他们参拜神社或参拜灵山。也有的去拜马头观音。或将年糕驮在稻草做的马背上,用来供奉道祖神(日本的道祖神多为石雕的人像。立于村口或路旁,俗信可以驱邪消灾。现已成为结缘神或保佑旅途安全的保护神)。在日本长野、群马等县的著名蚕桑地区,初午这天则要举行蚕祭以祭祀蚕神。日本各地民间盛传不少与初午有关的俗信说法。例如初午来得早的年头容易发生火灾。初午在二月五日以前就一定是好年景。六日以后则会歉收等等。
日本的春祭其实不一定在二月初午这一天。但一般都在农历二月。秋祭则集中在九月或十一月。传统的春祭实际上拥有预祝丰收的含义。后来才逐渐固定在初午。秋祭主要是庆祝丰收,感谢上苍带来的恩惠。日本春秋两次祭祀源于农耕社会的稻作文化。日本人相信山神和田神是早春二月和秋季十月或十一月互相交替着出现的。山神春天变成田神来到田野保佑丰年。秋收后则又变为山神返回山中。所以日本百姓丰收总不忘感谢她们。值得一提的是初午对田神的信仰在沿海渔村则变成渔神,在城镇又成了经商做买卖的守护神3.过坎
日本人认为不论男女老少,一生中总要过几个坎。按虚岁算,男子在25和42岁;女子在19岁和33岁。其中男子42岁和女子33岁是两个大坎。再加上前后两年,当事人要在整整三年的时间里小心谨慎,以防出意外。有些地方在除夕或立春要举行过坎仪式,以免除灾难。人们在柴薪上标上自己的年龄、姓名及属相,到神社焚烧象征厄运的柴薪,尤其以京都市的吉田神社的火炉祭最为著名。
日本民间自古以来就有过坎的风习。过坎的人将装有与自己年龄相同钱数的钱包故意丢在地上让乞丐拣走。据说这样可以祛病消灾,延年益寿。直到今天,不少日本人都将预先预备好的木梳、簪子或钱等物故意丢失在丁字路口或十字路口,期待被别人捡去,以便带走自己命中的厄运。在扔这些东西的路上,即使碰上邻居和朋友也不得开口说话,否则咒术就会失去效力。不过更多的日本人过坎时要宴请亲朋好友和邻居,且来客越多越好,依靠大家的力量共同赶走恶魔。
追傩节(2月3日或4日):每年立春的前一天。在这一天的晚上,日本家庭要举行传统的驱鬼仪式。家家户户一边念着"鬼出去,福请进"的咒语,一边在屋内屋外,遍撒豆子,预示着新春来临之前驱赶一切魔鬼和灾难,迎来风调雨顺的新生活。
女孩节(3月3日):这是祝福女孩将来幸福的日子。这天,人们模仿古代宫庭的风俗,用精美的人偶和桃花来装饰女孩的住房,并畅饮用糯米制成的白甜酒,祈祷小女孩的一生犹如米酒般甜密醇香。
男儿节/端午节:五月初五是日本的男儿节。这一天人们要在户外挂鲤鱼旗,在家里摆放武士人偶。相传这种风习始自武士时代。五月初五端午日本人要制作粽子和柏粘糕。有个别人家还要把粽子挂在天井上,传说可以消除难疾。还有的地方称五月初五为女家。这一天妇女可以逞威风。将菖蒲、艾草铺在屋檐下的习惯是从我国传入日本的。
七夕:日本的盂兰盆会是从七夕开始的。日本的七夕是从我国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发展而来的。日本人称其为七夕。从日本民间举行的仪式来看,其中祓禊的成份更多一些。每逢这一天早上,日本女孩子要洗头发、洗砚、洗祭品,清扫佛具。这一天在东日本各地人们用茅草或者真菰制成两匹马,早上带上两匹马去药田吃草,然后将草马带回,挂在屋檐上。这里的人们认为,这一天祖先之灵会骑着这两匹马来到人间。日本的七夕是与迎接新年的煤祓禊相对应的,即相当于宣布盂兰盆会开始的祓禊。
中元节/盂兰盆会三元除了过年以外,在日本影响最大的节日恐怕就是中元节了。农历一月、七月、十月的十五日是中国道教所称的上、中、下三元。流传到日本的中元节与古代日本宫廷祭典盂兰盆结合后,发展成了民间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根据《日本书纪》记载,中元节在日本植根是公元7世纪中叶。后来逐渐发展为包括兼顾扫墓、做法事、放河灯等在内的盂兰盆会。
盂兰盆之名源于佛教经典《盂兰盆经》。盂兰盆会的主要内容都是日本特有的。日本的寺院每逢7月均咏颂盂兰盆经。盂兰盆经正好从理论上解释了日本人原始的祖灵祭祀。尽管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盂兰盆会并不是什么盛大的法会,但日本民间却将它视为盛大的祭祀祖灵的仪式。
日本古代庆祝盂兰盆节的仪式之一是把供佛时摆放过的供品,如白米、白面、粘糕、砂糖、水果等食品,分别赠给亲朋好友享受,以祈祝生活顺利平安。双亲健在者,按习惯必须送鱼给父母亲,配合这种生见玉仪式,又衍生出中元时以莲叶饭宴请宾客的礼俗,使中元节弥漫着一片送往迎来的热闹气氛。
开始中元被视为善心施主馈赠寺院供佛祭品的一个节日。后来逐渐成为武士于中元和年终时节给领导阶层送礼的习惯。
在江户文化处于鼎盛时期的十八九世纪,中元节的送礼习惯便在市井商人中间普及开来。他们往往在每年的中元节和年终专程拜会、送礼给店里的重要顾客。不论是普通百姓、武士或商人送礼,最大的特点即透过每隔半年的送礼拜会活动拉近彼此间的距离。特别是对武士而言,中元节的送礼仪式更具?quot;并未与人怀有任何敌意"的和平意义,对幕府将军显示"今后仍是麾下的忠诚部下"。商人则利用中元送礼为借口,请求客户依旧给予支持,并经常惠顾。他们对这种买人情做生意的做法百做不厌。
二、日本的风俗文化习俗有哪些
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亚洲文化十分繁荣,尤其是以中国为首的亚洲传统汉文化,其中古汉文化在亚洲的韩国与日本都有很好的继承与发展。由于日本在历史时期有很长一段时间与中国是互相隔绝的,所以它也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今天夏小米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日本的传统文化习俗。
茶道也叫作茶汤(品茗会),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感仪式受到上流阶层的无比喜爱。茶道是一种独特的饮茶仪式和社会礼仪。
现在,茶道被用作训练集中精神,或者用于培养礼仪举止,为一般民众所广泛地接受。日本国内有许多传授茶道各流派技法的学校,不少宾馆也设有茶室,可以轻松地欣赏到茶道的表演。但日本的茶道最终是由中国唐朝贞观年间传到日本的。在古代,日本与中国早有往来。盛唐时期,日本曾派大量使臣来中国,受中国影响较深。日本人民称“中国是日本茶道的故乡”。
花道作为一种在茶室内再现野外盛开的鲜花的技法而诞生。因展示的规则和方法的有所不同,花道可分成20多种流派,日本国内也有许多传授花道各流派技法的学校。
另外,在宾馆、百货商店、公共设施的大厅等各种场所,可以欣赏到装饰优美的插花艺术。忌讳荷花,认为荷花是丧花。忌用山茶花,菊花是皇室家族的标志。
书道,提起书法,相信不少人会认为它是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其实,书法在日本不仅盛行,更是人们修行养性的方式之一。
古代日本人称书法叫“入木道”或“笔道”,直到江户时代(十七世纪),才出现“书道”这个名词。在日本,用毛笔写汉字而盛行书法,应当是在佛教传入之后。僧侣和佛教徒模仿中国,用毛笔抄录经书。
和服是日本传统民族服装的称呼。它在日本也称“着物”。和服是仿照中国隋唐服式和吴服改制的,所以在日本被称为"吴服"和"唐衣"。
和服是西方人对吴服的称谓,现在日本人已经接受的这个称谓,但是很多卖和服的商店,还是写着"吴服"。公元八至九世纪,日本一度盛行过“唐风”服装。虽然今天日本人的日常服装早已为西服所替代,但在婚礼、庆典、传统花道、茶道以及其他隆重的社交场合,和服仍是公认的必穿礼服。
三、日本人的习俗有哪些
1.称呼:称呼日本人时,可称之为“先生”、“小姐”或“夫人”,也可以在其姓氏或名之后加上一个“君”字,将其尊称为“某某君”。只有在很正式的情况下,称呼日本人才使用全名。
2.日本人相互见面多以鞠躬为礼。比较熟悉的人见面互相鞠躬以二三秒钟为宜;如果遇见好友,腰弯的时间要稍长些;在遇见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和长辈的时候,要等对方抬头以后把头抬起来,有时候甚至要鞠躬几次。他们在社交场合上也施握手礼。
3.日本人对送花有很多忌讳:忌讳赠送或摆设荷花;在探望病人时忌用山茶花、仙客来及淡黄色和白颜色的花。
4.饮食,日本的主菜是鱼。日本人烹煮鱼类的方法多为低温煮熟、清蒸等,并且选用的鱼类都是健康的海鱼。日本的冷面是放在竹制盘上,用筷子夹起一口的数量放在冷汤里进食。有些餐馆没有附上汤匙,日本人习惯拿起来喝汤。
富士山: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
东京铁塔:位于东京市内,于1958年建成。它是仿造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建造而成的,高333米,塔身为棱锥体,有黄、白、红三种颜色。
金阁寺:原为大臣西园寺恭经的别墅,修建于14世纪,后归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所有,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和扩建。它高达三层,第二和第三层的外墙用金箔贴成,远远望去,金光闪闪,所以叫做“金阁寺”。第一层为平安时代的贵族风格,第二层为室町时代的武士风格,第三层仿照中国唐朝的“究竟顶”。寺前是以镜湖池为中心的庭园,身影华丽的金阁倒映在镜湖池中,堪称京都的代表性景观。
银阁寺:银阁寺位于京都东山山麓,1482年由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的孙子足利义政按金阁寺的造型修建,是一座精致的两层阁楼。日本叶原景点门票
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759年为中国唐朝高僧鉴真所建。
大阪城天守阁:安土桃山时代的建筑。天守阁内存放着有关天主教的珍贵史料,十分具有历史价值。
阿苏火山:东大寺、严岛神社、平安神宫(祭奉桓武天皇和孝明天皇,京都必游景点之一)、那智瀑布、清水寺、东寻坊、樱岛、姬路城。
台场:或称御台场,位于东京都东南部东京湾的人造陆地上,是东京最新的娱乐场所集中地。
浅草寺:创建于628年,是东京都内最古老的寺院。江户时代将军德川家康把这里指定为幕府的祈愿所。
白山历史乡村:是将日本传统完整保存的范例日本要门票的景点。村庄靠种植桑树。为了减轻寒冷冬季的积雪压力,居民们把屋顶倾斜度加大,建成独特的双层茅草陡坡顶木住宅。这种由于屋顶的形状很像日本人拜神时双手合掌的样子,故称“合掌屋”也称“三角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