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日本旅游A

日本大佛石雕景点介绍,大佛寺景点介绍

日本旅游A 2024-04-21 4
日本大佛石雕景点介绍,大佛寺景点介绍摘要: 本文目录大泽山风景名胜区的景点介绍大佛寺景点介绍莫高窟景点介绍一、大泽山风景名胜区的景点介绍1、游览大泽山,古时多由西麓韭园村入,经珍珠泉、楼子石、流云峡,越普贤门,徒步登山日本景...

本文目录

  1. 大泽山风景名胜区的景点介绍
  2. 大佛寺景点介绍
  3. 莫高窟景点介绍

一、大泽山风景名胜区的景点介绍

1、游览大泽山,古时多由西麓韭园村入,经珍珠泉、楼子石、流云峡,越普贤门,徒步登山日本景点门票多少。而今日可乘汽车由高家村出发,经筢搂石、雀石涧、南门顶,沿新修的环山公路盘旋而上,直达山中腹地智藏寺。

2、智藏寺俗称下寺,始建于唐朝。史称“自秦汉以来,高人胜士多隐于此”,号为“神仙窟宅”。原古刹已被毁。重新修建的智藏寺,规模比古寺更为宏伟壮观。周围崖壁上遍布宋元明清历代佛家偈语。东侧是造型别致,雕刻精美的座座佛塔,是我国十大塔林之一。寺西侧聚景台上有一石亭,名“聚景亭”,古朴典雅,凌空欲飞,是游人小憩赏景之佳地。亭西有一山涧,林木葱郁,奇石遍布,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急流勇退,偕西施来此隐居,因名“范蠡涧”。

3、由智藏寺沿林间石阶路北上,一路溪水潺潺,芳草萋萋,少顷即达日照庵。日照庵,俗称上寺,以“日出即照”而得名,古为泰山碧霞元君行宫,亦毁于战乱。而今,展现在游人面前的山门、正殿、配殿、钟鼓楼均为仿古重建,较之过去更显富丽堂皇。庵内供奉碧霞元君、观音菩萨、无生老母、送子娘娘等女神,慈眉善目,神态安详。

4、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清及民国年间,农历三月十八日为大泽山庙会,至三月二十六日达到高潮,人山人海,延续月余。碑刻记载:“远近接踵而至,人烟辐辏,时常立碑送匾,以彰其盛德,修庙送衣,以安其尊座”。“每值朔望,虔诚致祭,岁月无间。”今日之庙会,一改往日习俗,成为融宗教朝圣、修学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节日盛会。

5、日照庵东侧,有一天然石洞,大如广厦,名曰“老母洞”,又名“莲花洞”。传说,隋末女将杨斯玉,武艺超群,道法高明,就是在这洞内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洞外至今有一箱形巨石,名曰“箱子石”,上书“书藏万卷”四个大字,为杨斯玉的藏书处。莲花洞外,有古松两株,相对而生。一株匍匐而起,似卧龙翘首,名卧龙松;一株松盖翩翩,如凤凰展翅,曰凤凰松,被誉为“龙凤呈祥”,为山中奇景。

6、日照庵西侧,遍布碑碣,长达里许,多逾百计,即为有名的大泽山碑林。其书法,或雄浑苍劲,或秀丽飘逸,千姿百态,流派纷呈,被誉为“天然的古代书法艺术展览馆”。漫步期间,令人流连忘返。

7、大泽山素以泉多闻名,大多分布在上、下寺周围。乳泉,泉水清洌,味胜乳汁;甘露泉,清醇甘美,光可鉴人。珍珠泉、涌泉、凤池、天池……亦各具神韵。尤为引人入胜者,当推八角琉璃井。相传曾有神龙潜伏于此,故又名“龙潭”。水深数米,终年不涸。据史料记载,明万历三十年春大旱,莱州知府龙文明,亲率僚属进山谒龙潭,祈雨有应。欣喜之余,于龙潭之旁建龙神祠,以资纪念。龙潭融诸泉之水汇入虎溪,南流至水门,泻入深谷,喷珠溅玉,似银河倒悬,形成壮美的虎溪飞瀑奇观。

8、出日照庵,越梳洗楼,即至瑞云峰前。在险绝的“瑞云峰”阳壁,镌刻着明万历三十六年王之都所书“瑞云峰”三巨字,字径3米,笔力雄强,气势开张,宛若一幅金碧巨幛,凌空高挂,使峰峦增色,崖壁生辉。

9、由此折西而上,攀“八步紧”,跨“张飞大骗马”,越“鹞子大翻身”,穿“通天洞”,即可登上海拔736米的瑞云峰极顶。人立峰顶,苍穹低垂,星月可摘。峰顶所镌“身依北斗尺五天”字句,正是其高险之真实写照。据康熙《平度州志》载,北峰顶,半岩垒石为城,亦名皇城顶,又名赤眉寨。新莽末年,赤眉起义军占据此山,“多凿臼以舂黍”,“汉兵久攻之不下”,赤眉军所凿舂米之石臼,至今随处可见。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又是胶东西海军分区司令部所在地。军民携手,凭借大泽天险,巧布石雷阵,打得日军闻风丧胆,大泽山被誉为“石雷之乡”。山下的高家村,就是电影《地雷战》高家庄原形。1968年,在高家村东山脚下,建立了“高家民兵联防展览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于民兵联防遗址上,新建了“平度抗日战争纪念馆”,国防部长迟浩田题写了馆名,为“青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0、站在北峰顶举目东望,大泽山森林公园尽收眼底。公园内林相整齐,植被丰富,现有各种木本、草本植物150多科,1000余种。绿涛翻涌,泉吟瀑鸣,形成了奇特的林海风光。大泽山松,或盘结于危岩峭壁之中,或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有的昂首似鹤,有地矫枝如龙,千姿百态,极为诱人。因而,宰相刘锣锅题刻“霄鹤岩松”四字于摩崖。另外,还有观赏价值很高的蔷薇、连翘、锦带花、映山红、绣线菊、山葡萄等花灌木,和黄芩、柴胡、灵芝、人参、何首乌、穿山龙等530多种药用植物。在大泽山林海里,獾、狐狸、刺猬、野兔经常出没,山鹰、杜鹃、野鸡、喜鹊时时赛歌,构成了一幅瑰丽绝妙的林海图。日本景点门票信息

11、站在瑞云峰顶纵目西眺,只见大泽山的支脉东西纵贯,山间盆地中一片片葡萄园将景色秀丽的大泽山镇装扮得绚丽多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山区小气候,使葡萄穗大粒饱、形色美观、香味浓郁,是生食佳品。远销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农历七月二十二日大泽山葡萄节开始,身着节日盛装的果农,纷纷云集于万亩葡萄园,敲锣打鼓,舞长龙,跑旱船,尽情欢庆。与慕名而来的国内外游客一起,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12、大泽山西麓的泽山湖,碧波万顷,风光秀丽,为荡舟垂钓之佳地。1986年青岛首届国际钓鱼比赛在此举行。近年新建的泽山阁飞檐高翘,雕梁画栋,由长桥牵引,矗立水库中央,为大泽山再添一大景观。

13、泽山湖西侧不远处的淄阳水库,有“东岳石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岳石文化的发祥地,距今已有3600年的历史。1960年与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在这里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骨器、蚌器,造型别致,特点鲜明,这是当年生活在这里的东夷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它不仅填补了山东地区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化空白,而且还为研究山东龙山文化的去向及夏至早商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该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4、东岳石遗址西南侧屹立一山,名芝莱山。相传汉武帝曾登临此山喜得灵芝而得名。据道光《平度州志》记载,古昔山上建有月主祠,系秦八神祠之一。秦始皇三十年,祀月主于之莱山;汉武帝于元封元年、太始四年两次祀月主祠,山上还有秦篆刻石。现尚有骆驼峰、鹰嘴石等景点可供游览。

15、北峰西侧,有一高逾数丈的巨石矗立,陡峭奇险,如利锥直刺蓝天,上镌“孤峰独秀”四字。莫说斗胆之人只能望顶兴叹,就连顽强的雄鹰亦难栖其上,因名“鹰不落峰”。

16、由北峰西南行至西峰,需穿越九连洞。九连洞,因由九个天然石洞相互通连而得名。各洞均有名人题字,洞口有“上天云送客,出洞鹤迎人”对联。洞内道曲路盘,光线幽暗,流云飘缈,爽风飕飕,穿行其中,如入仙境,故又名飞仙洞。

17、出九连洞南行,攀登“上天梯”,穿越“一线天”,再过“仙人桥”,即达西峰顶。峰顶“青天外”、“别有天”、“清风白云”、“海阔天空”等刻字郝然在目。站在望海楼遗址,北眺渤海,海天浑融,烟波浩渺,千帆竞翔,岛屿隐跃,此时此刻,你会情不自禁地吟咏起诗人朱晋《登大泽山望海楼》“接到楼头一气空,海天万里望玲珑,蓬山云外风帆客,出入烟波渺霭中”的诗句,顿觉心旷神怡,烦累尽消。

18、西峰东侧山腰险绝处有一石屋,名“红庙”,明代书法家刘耳枝,年幼时曾读书于此。刘耳枝,名重庆,字幼孙,号耳枝,山东掖县人。《掖县志》载:“公少贫,读书大泽山中,采柿叶学书”,“挥毫大泽龙蛇舞,采向空山柿叶稀”。由于学习刻苦,又有一手好书法,万历年间中进士,官至户部右侍郎,相传曾书紫禁城宫中门匾,被天启皇帝誉为“神笔”。

19、大泽山素有“天然雕塑公园”之称,由红庙下行,一路奇石嶙峋,千姿百态,如眠羊,如骇猪,如脱兔,如起鹊;有的如天狗望月,有的似鲤鱼钻山,有的如老翁晒背,有的似少妇理鬓;天耳石,有耳轮附于左;天眼石,有目睫贯于顶;蟾蜍石,如巨蟆扑食;狮子石,似雄狮初醒;还有盘龙石、金龟石、蜗牛石、楼子石,惟妙惟肖,争奇斗巧。

日本大佛石雕景点介绍,大佛寺景点介绍

20、此外,大泽山还有两处迷人的自然景观,即登“日观峰”观日出,登“邀月台”赏月。日观峰矗立在上寺直东,每当晴日初晨,登顶极目东眺,但见旭日露首,大如圆盘,艳若宫灯,跳荡不停。随之,冉冉升起。顿时,云蒸霞蔚,万象毕呈。千万座石峰亭亭而立,在阳光下,千姿百态,色彩绚丽,极为迷人。真可谓气象万千,令人陶醉。在风息人静、万籁俱寂的夜晚,登临智藏寺东侧“邀月台”,望夜空,皓月似银,清辉如泻;观台下,岚光月影,倒映虎溪。赏月吟诗,意趣无穷,置身此间,如临仙境。清代诗人喻成龙临台抒怀:“醉卧仙台忘物我,满头明月不归思。”葡萄资源

21、驰名中外的大泽山葡萄种植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即引进繁育。唐朝时,唐太宗即将当地的“龙眼”葡萄赐名为“狮子眼”,到元代初具规模。1984年,大泽山镇即建成以葡萄种植为主的果品生产专业镇,现种植面积已达2000公顷,年总产25000吨左右。

22、该镇出产的优质葡萄曾在全国农业博览会行评中夺四连冠,并在青岛、昆明两届世博会上获金奖,盛产的“玫瑰香”在品质上名列全国榜首。用大泽山葡萄酿造的葡萄酒,连续两届在布鲁塞尔葡萄酒精英评酒会上夺金奖。1995年,被全国首届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全国首家“中国葡萄之乡”,逐渐树立了“西有吐鲁番,东有大泽山”的葡萄品牌形象。2005年9月,大泽山镇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大泽山葡萄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2006年大泽山葡萄被确定为北京2008奥运会推荐果品。

23、目前全镇已拥有中外葡萄品种200多个,发展优质葡萄3万多亩,年产量5000万公斤,培育的“玫瑰香”、“泽山一号”、“巨峰”等优质品种多次获得国家农业博览会金奖。现在葡萄产业已成为一大支柱产业,占全镇农业总收入的80%以上。

24、大泽山,名胜荟萃,古迹棋布。早在新石器时代,曾使“黄帝所常游,与神会”。“五甲龙山文化遗址”、岳石文化“东岳石遗址”、“城皇崖商周文化遗址”的发现,为大泽山的史前文化增加了厚重感,且“东岳石遗址”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春秋战国时期,齐八大神祠之一的“月主寺”即建在芝莱山阳。此外,猴子岭春秋烽火台、战国古驿道尚存;大泽山主峰之阳,系西汉末年赤眉军之根据地,至今其石城故址、石臼遗迹、赤眉堑尚存,称曰“古皇城”;古皇城内峰险涧深,石怪洞奇,瀑高泉清,林幽草密,名人高士多隐于此,号为“神仙窟宅”。

25、自盛唐以来,建有“智藏寺”、“日照庵”、“三藏庙”,又成为达官显贵探奇揽胜、拜佛求仙的神域仙境;天柱山“北朝摩崖刻石”,属魏碑书体之发祥地,为1988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书法名山”;位于“石雷之乡”的“抗日战争纪念馆”与“大泽山刻石和墓塔林”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森林公园”。

26、镇境内以“樱花红”、“泽山青”、“芝麻白”、“泽山花”、“雪花白”为主要品种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储量丰富。自古以来,传统的石雕工艺为世人所称绝。漫山五百余处摩崖刻石和百余方碑林,天柱山“东魏石窟”及石塔、右仲翁造象,全由大泽山人所雕刻。至今以矿山开采、石材深加工的石材产业迅速发展,产品多达四个门类40余个品种。大泽山镇亦成为“中国北方主要石材基地”,为开发石雕旅游产品奠定了基础。文化之旅

27、以芝莱山、天柱山、御驾山为主,以“东岳石遗址”、“春秋战国遗址”、“中国书法名山”为载体,围绕“文化”二字做文章,发挥其“考古研究、文化修学、民俗考察、休闲观光”之功能,使历史再现、文化延伸,使游客体味过去、珍惜未来。

28、山中古迹众多,文物独特。智藏寺为胶东佛教名刹;日照庵相传为泰山老母东游行宫;墓塔林为我国七大塔林之一。五百余处古代摩崖、碑刻,文辞优美,书体高雅。声名远播的“书法胡同”石壁上刻有诗偈十余首,记述着明朝时中国佛教界在大泽山智藏寺举办的一次壮观的佛事盛会,是研究我国佛教历史的重要资料,被誉为佛家之“兰亭”。

29、位于大泽山西麓东岳石村东南的“岳石文化”遗址,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石文化”是继“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后的又一种独立文化,为研究海岱地区尤其胶东半岛一带的古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30、闻名遐迩的天柱山,在大泽山主峰西南约10公里处,其位于山之阳的北魏郑道昭的《郑文公碑》(也称“魏碑”、“上碑”),向来被认为是魏碑中的圣品,被誉为“中国书法艺术之瑰宝”,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1、大泽山镇属1984年建成的果品生产专业镇,林相整齐,品种繁多。田园之旅主要在春、夏、秋三季进行,是大泽山旅游的一大卖点。其精华是“两园三线”,即“五龙埠葡萄观光园”、“天池岭葡萄观光园”及“大泽旅游路沿线”、“红山至盘龙山的环山路沿线”、“御驾山东环三山东头村、谭家夼村至尹家村环山公路沿线”,都是田园之旅的绝佳地段。

32、大泽山脚下,是葡萄的海洋,10万亩葱绿的葡萄园,荡漾着无限的生机。王光英先生来到这里欣然赞誉:“西有吐鲁番,东有大泽山”。每年都会有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赏葡萄、摘葡萄、吃葡萄、喝葡萄酒、吃农家饭。

33、风光之旅主要指大泽山山水风光、名胜古迹和生态之旅。主要有皇城风景区、大泽山森林公园、泽山湖、大姑顶景区和茶山,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

34、大泽山山险涧深、石怪洞奇、瀑高林秀、壑幽泉清、雀啼莺啭,佳景美不胜收,明代时就有“大泽三十六景”之说。共有大小山头2100余座,其中北峰、西峰、天柱、御驾、明堂等较著名的山峰100余座。主峰瑞云峰海拔736米,屹然插天,势若虬龙。大泽群山峰峰相抱、层峦叠嶂、苍苍郁郁,如万马奔腾,气势极其磅礴,为“平度八景”之首。

35、大泽山风景区管委会结合采石山体的保护与开发,因势利导、依山而建“中国雕塑名山”和“福海寿山”新景区,是在大泽山旅游大开发战略中实施的一项新举措。已经开工镌刻的“华夏第一福”,位于大泽山山体天然巨石之上。

36、大泽山属抗日根据地,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抗战英绩。尤其作为中国“石雷之乡”,应该像海阳市一样重视宣传、开发。在搞好抗日战争纪念馆东侧群峰恢复治理的同时,将大佛岭两侧之采石坑加以改造,以摩崖浮雕的形式,再现当年抗日军民光荣斗争史,同时恢复、重建、整理抗战遗址,使之真正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大佛寺景点介绍

潼南大佛寺主要景点有露天大佛、千佛石窟和佛心广场等等。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在盘虎岩对面华严庵右侧,有一座20米高的小山,山体宛如大佛的身躯,两膝端坐,袒胸露腹,自然形态毕肖。设计者巧妙地人工加装一高10米弥勒头像,使一尊头顶蓝天、笑口常开,高30米的露天弥勒呈现在盘虎岩峡谷中,憨态可掬。露天弥勒下,还置有6尊小石雕弥勒,惟妙惟肖,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千佛石窟又名千佛院,位于大佛寺西约300米的峭壁悬崖上,为东晋(345—350)高僧于法兰、于法开所创建,初名元化寺;南齐永明三年(485)开窟造小佛千余尊,改称千佛院。千佛石窟,两窟毗连,大窟宽17.95米,深10.30米,高7米;小窟宽6.55米,深4.25米,高6米。

日本大佛石雕景点介绍,大佛寺景点介绍

近年来建立的佛心广场,占地3000多平方米,使大佛寺景更幽、意更远。南明山峭壁上镌凿出放大弘一大师手迹“佛”字与壁下平地上的“心”字组成,“佛”字高20米,顶天立地,蔚为壮观。

大佛寺景区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内涵丰富,六朝时期这里就是佛教文化交流中心,是高僧星聚并创立许多佛教光辉业绩的地方,也是天台宗祖庭之一。历代有大批的文人墨客,如王羲之、李白、孟浩然、米芾、颜真卿、弘一法师、赵朴初、日本松浦友久教授等吟诗题联百余处。

整个寺院的建筑依山就势、迥异曲折、风格独特,是风景园林式寺院的典范,景区内山青谷翠,岩险石奇,池明如镜,修篁夹道,人工巧筑与天然野趣为一体,是观光朝觐、休闲度假的最佳去处。

三、莫高窟景点介绍

莫高窟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保留有从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洞492个,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两千身,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下面,我为大家介绍敦煌莫高窟旅游景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前莫高窟只能参观10个石窟和2个陈列中心;在公众假日期间,可多参观5个石窟。

莫高窟内禁止拍照;阴雨天洞窟不开放;参观时最好带手电筒(景区外也可租到)。

参观莫高窟时间最好选在清晨,因为有参观人数的限制,而且早上光线较好。

最好读一本关于莫高窟的介绍,否则很难看明白石窟雕像和壁画的玄妙。

莫高窟旺季内宾160元,外宾180元(其中20元为讲解费)

从敦煌去莫高窟可以打的前往,面的单程大约35元左右,轿车稍贵。另外在敦煌市区内也有很多中巴直达莫高窟。如果在窟里呆得比较晚,6点以后可以搭乘一辆接工作人员的小巴,每人5元。旺季前往的话,可以搭乘敦煌饭店附近的绿皮公交直达,票价2元。

藏经洞的内壁绘菩提树、侍女等图像,中有一座禅床式低坛,另有一通石碑,该碑高僧洪辨的告身碑,即记录洪辨一生事迹的纪念碑(至于洪辨之塑像原不在藏经洞内被发现,而是置放在别处,因研究人员在塑像内发现洪辨的法号及一小包骨灰,而将该塑像置藏经洞内)。

莫高窟藏经洞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非常重大的发现,其出土文书多为写本,少量为刻本,汉文书写的约占六分之五,其它则为古代藏文、梵文、齐卢文、粟特文、和阗文、回鹘文、龟兹文等。文书内容主要是佛经,此外还有道经、儒家经典、小说、诗赋、史籍、地籍、帐册、历本、契据、信札、状牒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绝本。这些对研究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历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学价值,并由此形成了一门以研究藏经洞文书和敦煌石窟艺术为主的学科——敦煌学。

1900年,于藏经洞(今编号第17窟),发现西晋至宋代经、史、子、集各类文书及绘画作品5万余件。莫高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宏大、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湛、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寺。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

莫高窟唐时有窟千余洞,现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石窟分上下五层,在现在编号为“17”的洞窟曾发现从4世纪到14世纪的珍贵文物5.6万件,因之形成了敦煌学,另外还设有敦煌文物研究所。莫高窟是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窟最大者高40余米,30米见方日本景点门票要提前。最小者高不盈尺。造像均为泥质彩塑,有单身像和群像。佛像居中民,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少则3身,多则11身。最大者33米,小者10厘米。多以夸张的色彩表现人物性格,神态各殊。壁画内容有佛像、佛教史迹、经变、神话、供养人等题材和装饰图案。最古的地图《五台山图》大40多平方米。从一花一叶、神、佛,到表现当时当地历史人物活动的《张议潮夫妇出行图》,构图精细,栩栩如生。窟内金碧辉煌,绚丽夺目。画面如按2米高排列,可构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艺术宝库。自1900年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五万多卷宗教和世俗文书后,敦煌艺术震撼了整个世界,“敦煌学”已成为世界性的显学,可惜由于当时主持莫高窟的王道士愚昧无知,这些宝藏几乎被悉数盗往国外。现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下,由日本捐资,由敦煌研究院承建了敦煌艺术陈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大洞窟,使游客在莫高窟的观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日本大佛石雕景点介绍,大佛寺景点介绍

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而莫高窟与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重庆大足石刻则是中国境内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四座石窟。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僔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故后世遂又称之为“千佛洞”。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才重新为人所注意。

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涅槃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远,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并有走廊、栈道等相连,现多已不存。

第96窟是莫高窟最高的一座洞窟,其外附岩而建的“九层楼”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高33米。它是一个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处在崖窟的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其木构为土红色,檐牙高啄,外观轮廓错落有致,檐角系铃,随风作响。其间有弥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中国国内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纳大佛的空间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楼外开两条通道,既可供就近观赏大佛,又是大佛头部和腰部的光线来源。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当时为5层,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进行了重建,并改为4层。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现在的9层造型。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瑰丽华艳,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据计算,这些壁画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

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并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单身像和群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少则3身,多则达11身。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丰富、造诣高深,而且与壁画相融相衬,相得益彰。

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的492个石窟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开凿于北朝时期的洞窟共有36个,其中年代最早的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可能建于北凉时期。窟形主要是禅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圆塑和影塑两种,壁画内容有佛像、佛经故事、神怪、供养人等。这一时期的影塑以飞天、供养菩萨和千佛为主,圆塑最初多为一佛二菩萨组合,后来又加上了二弟子。塑像人物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宁静,风格朴实厚重。壁画前期多以土红色为底色,再以青绿褚白等颜色敷彩,色调热烈浓重,线条纯朴浑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底色多为白色,色调趋于雅致,风格洒脱,具有中原的风貌。典型洞窟有第249窟、第259窟、第285窟、第428窟等。日本景点门票设计

隋唐是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现存洞窟有300多个。禅窟和中心塔柱窟在这一时期逐渐消失,而同时大量出现的是殿堂窟、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数量最多。塑像都为圆塑,造型浓丽丰肥,风格更加中原化,并出现了前代所没有的高大塑像。群像组合多为七尊或者九尊,隋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四菩萨,唐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二天王,有的还再加上二力士。这一时期的莫高窟壁画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美术技巧达到空前的水平,内容主要有佛像、经变、佛教史迹、佛教故事和供养人等。

五代和宋时期的洞窟现存有100多个,多为改建、重绘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坛窟和殿堂窟。从晚唐到五代,统治敦煌的张氏和曹氏家族均崇信佛教,为莫高窟出资甚多,因此供养人画像在这个阶段大量出现并且内容也很丰富。塑像和壁画都沿袭了晚唐的风格,但愈到后期,其形式就愈显公式化,美术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这一时期的典型洞窟有第61窟和第98窟等,其中第61窟的地图《五台山图》是莫高窟最大的壁画,高5米,长13.5米,绘出了山西五台山周边的山川形胜、城池寺院、亭台楼阁等,堪称恢宏壮观。

莫高窟现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个。西夏修窟77个,多为改造和修缮的前朝洞窟,洞窟形制和壁画雕塑基本都沿袭了前朝的风格。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现回鹘王的形象,可能与回鹘人有关。而到了西夏晚期,壁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的内容。元代洞窟只有8个,全部是新开凿的,出现了方形窟中设圆形佛坛的形制,壁画和雕塑基本上都和西藏密宗有关。典型洞窟有第3窟、第61窟和第465窟等。

1900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为了将已被遗弃许久的部分洞窟改建为道观,而进行大规模的清扫。当他在为第16窟(现编号)清除淤沙时,偶然发现了北侧甬道壁上的一个小门,打开后,出现一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现编号为第17窟),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这就是著名的“藏经洞”。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是一座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一个有1600余年历史的旷世奇葩。莫高窟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但目前仍保存有从十六国后期到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各代洞窟492个,彩塑2415身,壁画45000多平方米,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窟。

莫高窟的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既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宫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它以数量浩繁,技艺卓越的壁画艺术向人们展示了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千余年间的社会历史图景。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宕泉河崖壁上,南北长约1600米。

1961年,国务院公布敦煌莫高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敦煌莫高窟艺术包括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和敦煌文书四大部分,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三位一位的立体艺术。其内容极为丰富。

古代民间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格的佛教艺术。这些规模宏大、为数惊人的宗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宗教、社会生活、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及文化交流等,提供了浩如烟海的珍贵资料,是人类恒有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日本旅游A本文地址:http://www.66weiyou.com/riben/post/90217.html发布于 2024-04-2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日本旅游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