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推荐日本最佳观星地点
日本最美的人肯定会说樱花。其实日本有一种最美的风景,就是星星。很多人来日本开一次星。今天,边肖将向您介绍日本眼冒金星的最佳去处!
最佳观星地——长野县的阿奇村(Achimura)。在也被称为“日本第一星空”的阿奇村,许多人从日本各地赶来,观看夜空中闪耀的美丽星星。
阿奇村也因看到神秘的云彩而闻名日本各景点门票。这样的阿奇村是一个迷人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治愈日常的疲劳,比如星空、云海、自然、温泉。
最佳观星地——东京奥多摩。看星星需要很长时间吗?有人在想吗?即使在从东京中心城区和新宿乘火车约1小时40分钟的奥多摩,也能看到满天的繁星。
最佳观星地——东条原县的仙条原(东条原)。
在仙沼原可以看到如此美丽的星空闪耀。从东京市中心开车大约3个小时是可能的魅力之一。
接下来,美丽介绍最佳观星地的地方是北海道的幸福和平。从多和平观察平台可以看到360的景色。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地方,可以看到北海道的广阔景观。
晚上,星星布满天空,你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浩瀚的大自然和清澈的空气中的星空,是我这辈子最想看到的壮观景象。
最佳观星地——鸟取县鸟取沙丘。虽然想象鸟取沙丘的人不多,想象星空的人也不多,但它是一个可以看到天上美丽星星的地方。
在日本最大的沙丘鸟取沙丘,你可以享受独特的活动,如滑翔伞和骆驼背上的步行沙丘。这是一个可以日夜享受的地方。
最佳观星地——秋吉站(山口县)。这是日本最大的喀斯特高原,也是特殊的自然遗迹。
秋吉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夕阳和星空也很美。在晴朗的日子里,你可以看到许多星星闪闪发光。美丽的风景可能是人生的回忆。
最佳观星地点是冲绳县的石垣岛。石垣岛有蓝色的海洋,白色的沙滩和美丽的海滩,是度假胜地的热门景点。
石垣岛有很多活动,比如浮潜和潜水。你可以看到无数美丽的星星在夜空中闪烁。
在这么多的地方,每个人都可以看到一次美丽的星星!
二、世界主要喀斯特区域概况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及冰盖以外的陆地面积约20%为喀斯特岩石出露。北半球的碳酸盐岩特别发育,古老的冈瓦纳大陆除去其边缘有些白垩纪或时代更新的碳酸盐岩之外,出露的碳酸盐岩较少。不是所有的碳酸盐岩都发育喀斯特景观,这是因为岩石中不溶物的影响,因而大陆区域发育碳酸盐岩喀斯特面积估计超过10%~15%。世界上几乎95%的洞穴发育在灰岩中。
曾有学者划分出了全球最适宜于喀斯特作用的地质-气候带,它们是:阿巴拉契亚-加勒比喀斯特带,西欧和地中海北岸喀斯特带与东亚、南亚及赤道太平洋喀斯特带。中国是后一个喀斯特带上最为集中分布的喀斯特区域日本景点门票攻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含有重要的喀斯特区域见图3-58所示。
图3-58世界主要碳酸盐岩分布图(据Fordetal.,1989)
欧洲的法国、德国、英国、爱尔兰、意大利、奥地利、俄罗斯、立陶宛、乌克兰,挪威、西班牙、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希腊、土耳其、瑞士、瑞典、匈牙利、捷克、波兰、罗马尼亚;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巴西、古巴,墨西哥、波多黎各;亚洲的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韩国、朝鲜、菲律宾、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黎巴嫩;非洲的阿尔及利亚、津巴布韦、赞比亚、埃及、马达加斯加;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
有关全球喀斯特的分布情况,将简单介绍之。
包括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及马其顿等国在内的亚得里亚海东岸喀斯特带约占上述各国总面积的1/3,不仅因为其发育模式,还因为其科学研究程度,而成为经典的喀斯特区域。喀斯特一词即源于该区域,诸如落水洞、溶斗、洼地及坡立谷均已成为国际通用专业术语。该区域的碳酸盐岩主要发育在为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及白垩纪及古近纪,阿尔卑斯运动奠定了地质构造与地形特征。著名的喀斯特景点如斯洛文尼亚的波斯托伊娜洞、什科茨扬洞及克罗地亚的普利特维采(十六湖)、奥姆勃拉泉等。深度超过1000m的洞穴在这一区域达7个。
意大利从寒武纪到第四纪广泛分布碳酸盐岩,但主要为中生代及古新世碳酸盐岩,出露于北部东西向的阿尔卑斯山脉、从北向南的亚平宁山脉以及西西里及撒丁岛。
撒丁岛寒武纪灰岩洞穴及溶斗等封闭负地形中有与海西期岩浆活动有关的菱锌矿、重晶石矿床。意大利许多铝土矿充填于封闭的负地形中,表明是晚白垩世前期陆地与喀斯特时期的产物。现代地貌发育始于中新世早期。
意大利的洞穴中安装了照明、修筑了步道并提供导游的洞穴达数10个,还有一些洞穴供探险、宗教活动、洞穴治疗等。著名的洞穴如佛拉萨西洞具完善的环境监测系统,特里雅斯特的大洞则以固体潮监测装置而闻名。意大利境内深度逾千米的洞穴达11个。
法国喀斯特及其研究居于世界前列,其碳酸盐岩分布占国土的1/15,分布在潮湿海洋性气候到东南欧的地中海型半干旱气候区域。发育了从寒武纪到新近纪的碳酸盐岩。深度逾千米及长度超过50km的洞穴各有6个。
法国的碳酸盐岩主要分布在阿尔卑斯山西麓及比利牛斯山北麓,受到了强烈的褶皱与断裂,在法国中南部结晶岩中央高原周围为灰岩高原,并向东北延展至阿尔丹地块。北部为巴黎盆地及埋藏的灰岩。古生代末及中新生代以来的沉积间断发育了一系列古喀斯特。
近70余个供公众游览的洞穴分布于前述碳酸盐岩出露地段,诸如阿赫芒洞、欧朗舍洞、代芒塞勒洞、克拉穆斯洞及奥格尼亚克洞等著名洞穴。还有许多喀斯特发育地点如天生桥及喀斯特泉等也开放供游览,韦泽河流域的洞穴有逾百个地点为史前文化遗址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包括著名的拉什科洞,为保护洞穴岩画而于附近复制了一个拉什科洞供游览而将原洞封存。
中欧及东欧许多国家包括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及斯洛伐克等国在阿尔卑斯及其以东的喀尔巴阡山山地发育了中生代碳酸盐岩以及小面积分布的早古生代碳酸盐岩。这些国家的喀斯特分布面积除奥地利超过10000km2以外,一般均在5000km2以下。
奥地利80%的碳酸盐岩分布在北部灰岩带构成的阿尔卑斯山区,深度超过千米的洞穴达14个,50km以上的洞穴达9个。日本预订景点门票
这些国家有许多旅游洞穴,尤其是奥地利的冰洞、匈牙利布达佩斯等地的热水洞穴以及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跨越匈牙利-斯洛伐克边境的阿格泰莱克洞穴均享誉盛名。
以俄罗斯为主的独联体国家境内,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基于大地构造单元,诸如俄罗斯(东欧)及西伯利亚地盾、乌拉尔造山带、阿尔卑斯、贝加尔、远东褶皱带等许多单元中均发育有喀斯特。
碳酸盐岩发育跨越从元古宙至中生代地层。喀斯特发育受气候带的影响,除黑海区域为地中海型气候喀斯特以外,多为温带及寒带喀斯特特征,受到冰川作用的影响,还发育了冰洞,以乌拉尔、克里米亚、大高加索及天山等喀斯特地区最发育。
特别要提及的是格鲁吉亚的造山带发育了7个深度千米以上的洞穴。其中高加索黑海边的深洞穴居世界之首,深度已达2164m。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也发育了深逾千米及总长度50km以上的洞穴。在乌克兰发育的洞穴系统中,有2个长度超过50km的洞穴,其中石膏洞的总长度达215km,是居世界第3位的长洞穴。
美国国土除阿拉斯加以外面积的15%是灰岩及石膏或其他可溶岩出露或接近地表。东部大西洋及海湾平原区域从卡罗来纳到佛罗里达沿着太平洋及墨西哥湾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白垩纪灰岩及白垩,沿着平原的内缘作带状分布。古生代及其他古老岩石分布的中东部区域为阿巴拉契亚山脉及内陆低地,从寒武纪到密西西比亚纪(早石炭世)碳酸盐岩发育了良好的喀斯特。大平原区域碳酸盐岩主要分布于新墨西哥南部。西部落基山地区域主要分布晚古生代及三叠纪灰岩,为众多狭窄的、不连续小面积的地带。
在世界50km以上长度的洞穴系统中,美国占了10个,猛犸洞穴系统长度已达590.629km而居世界首位。
美国具照明及步道设施并配备导游的游览洞穴近200个,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游览洞穴数的国家。除了洞穴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喀斯特地貌及水文地点也开放供公众参观。加勒比地区如古巴、牙买加等岛屿以及墨西哥等国家碳酸盐岩十分发育。著名的牙买加由陡而深的封闭洼地或溶斗及锥状山峰组成的山地,为古近纪及新近纪的灰岩。墨西哥深逾千米的洞穴达9个,长度在50km以上的洞穴有6个,是国际洞穴界关注的地区之一。
加拿大的喀斯特也有一定的分布。闻名于世的尼亚加拉瀑布(Niagara Fall),就是发育于白云岩地层上。加拿大气候寒冷,许多洞穴发育与冰水作用具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福特(D.C.Ford)教授认为,还是应当把它们作为一般喀斯特对待,不能称为冰水喀斯特。
古巴及波多黎各的喀斯特,因受气候条件控制而具有热带喀斯特特征。古巴也有塔状的喀斯特景观,但不像我国南方峰林和峰丛景观那么典型、有特色。波多黎各的碳酸盐岩年代新,孔隙率大。
日本西南部山口县秋吉台发育有鹰克洞(长4400m,深达145m)、秋芳洞(长2200m,深达128m)等一系列洞穴。这些洞穴主要是因大气降水渗透补给的水流,对碳酸盐岩产生溶蚀作用而形成的。
越南北部的下龙湾有海上峰林喀斯特景观。
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及其周围地区,有较多变质石灰岩,为花岗岩体所环绕,石灰岩通过断层与花岗岩接触。吉隆坡为较平坦的准平原,也有类似峰林的景观。石灰岩埋伏于地下的深度超过100m。吉隆坡石灰岩变质过程有热液喀斯特作用,这是来自地球深部富含二氧化碳的热液对石灰岩产生溶蚀作用,后期又有正常降水对变质石灰岩产生的溶蚀作用。沙捞越一带有高20~40m高的石林分布,面积约0.5km2。
土耳其西南部安塔利亚(Antalya)至帕木卡里(Pa-mukale)一带,也沉积有大片碳酸盐岩。位于地中海北部的海岸带,年降雨量可达1000mm以上,亚热带的阔叶林茂盛,气候和我国东南两广地区相似。但不同点在于我国受季风影响,炎热季节的高温和多雨两者同时出现,使热带、亚热带喀斯特景观广泛发育;而土耳其则属于地中海型气候,夏季为旱季,秋冬为雨季,高温季节和多雨季节是相脱离的,相应地就没有峰林等喀斯特景观发育。但在远离海岸地带的内陆高地,因雨量减少而呈现半干旱气候状态,消失地表水至地下的喀斯特落水洞及地下喀斯特通道还是较多发育的。这一带地质构造条件,导致有来自深部的热液喀斯特作用,使在地下溶蚀的碳酸盐岩的成分———碳酸钙(CaCO3),随着喀斯特热矿水而外泄于地表。喀斯特热矿水涌流出地表后,由于温度及水流压力的变化,加上生物作用,便在帕木卡里一带高差90m的河谷产生大片钙华沉积,形成钙华瀑布、钙华堤坝、钙华梯田等,构成一种奇特的喀斯特景观。在当地语言中,“帕木卡里”就是棉花堡的意思,即从远处往上看,在多级的阶地上就好像铺盖上雪白松软的棉花,这些“棉花”,其实就是钙华沉积。
黎巴嫩有2/3的领土为喀斯特地区,地表也有坡谷、洼地、谷地、漏斗、盲谷、落水洞。地下也有地下河、湖及暗河。中生代中期至上新世活跃的地壳抬升运动,导致红海裂谷张开、阿拉伯板块与非洲板块分离,以及与之伴生的断陷、断裂,都对黎巴嫩以及其邻近地区喀斯特的发育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这一地区地表较干旱,从喀斯特的地表景观中也可见到尖峻的溶沟溶槽,且具有热带的喀斯特特征。地下喀斯特水较活跃,出现许多喀斯特泉,最大泉水流量可达10m3/s,不少泉水流量达0.28~2.83m3/s。
澳大利亚南部的努拉波尔(Nullarbor)平原下面有碳酸盐岩分布,面积达20万km2的半干旱—干旱喀斯特地区,表面喀斯特现象发育,植被不好,只有起伏3~5m的溶沟溶槽和浅的洼地(10~15m长和2~3m深),但也发育有喀斯特塌陷和落水洞,地下洞穴也较发育(James,1991)。冰期海水面下降及来自地壳深部的火成岩,都对喀斯特作用带来影响。
非洲、南美洲都属于古冈瓦纳大陆,陆地形成后基本上就再没有下沉为海底,因此,在这两块大陆上发育和出露的碳酸盐类岩石面积很小,只有极少数地区局部发育有岩溶地貌景观。非洲大陆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岛,以发育有剑状喀斯特(石林)而闻名全球。
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800余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中有50余处与喀斯特有关,它们既有文化遗产也有自然遗产及文化与自然遗产,具生物多样性及地学多样性特征。这些地点包括洞穴、喀斯特泉、地表喀斯特景观与钙质沉积物、历史与文化遗迹、化石产地及宗教庙宇等,马达加斯加及马来西亚的针状喀斯特和云南石林属同一类型。这些遗产地中许多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三、喀斯特地貌在哪
1.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其中碳酸盐类岩石是主要类型。这些岩石包括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这些岩石在地表下形成,形成地下河、湖泊等地质景观。世界各地的喀斯特地貌都是由这些可溶性岩石组成的,这些岩石的分布和特征对地质学研究和地质学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2.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是亚热带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区域,以缓丘—洼地为代表。地下河较热带多而短小,平均流域面积小于60平方公里。洼地较少,每平方公里仅为1个左右,且从南向北减少,相反,干谷的比例却迅速增加。正地形不很典型,主要为馒头状丘陵,其坡度一般为25度左右,洞穴数量较热带大为减少,以溶蚀裂隙性洞穴居多,溶蚀型拱状洞穴在亚热带喀斯特的南部较多。
3.贵州。贵州是一个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省份,其中包括兴义尼函石林、修文石林等石林区,以及黄果树瀑布附近的龙宫洞、贵阳地下公园、镇宁犀牛洞、镇远的青龙洞、龙山的仙人洞、织金洞、黔灵山麒麟洞等溶洞地貌。此外,贵州还有中国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岩壁和世界最大地下水洞——贵州的织金洞等著名景点。贵州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多样,形态各异,是中国的自然奇观之一。
4.碳酸盐岩出露地区。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其中面积约91~130万平方千米。这些地貌形态崎岖不平,岩石绚丽,奇峰林立,地表常见有石芽、石林、峰林、溶沟、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等形态。这些地貌景观为地质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场所,也成为了旅游胜地。
5.澳大利亚南部。澳大利亚南部是喀斯特地貌分布的一个著名区域之一,包括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区、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澳大利亚南部等地。这些地区被广泛认为是自然形成的地貌景观,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探索。此外,这些地区也是地质学和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对于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6.干谷。干谷是地表径流消失后岩溶区遗留下来的谷地,它的形成原因是河流的某一段河道水流沿着谷底的竖井或水洞流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干谷是喀斯特地貌中的一种,常见于中国西南地区,如四川的米仓山、云南的虎跳峡等。干谷的地形特点是南北走向,谷底为河谷,两旁为峰丘或山峰。干谷的存在使得这些地区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也为当地的生态系统和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的保护价值。日本景点门票价格
7.云南石林。云南石林是一座由岩石组成的“森林”,由高达20-30米的石芽组成,密布如林。它是在石灰岩纯度高、厚度大、层面水平、在热带多雨条件下形成的。石林是喀斯特地貌中的一种,其形态各异,突兀峥嵘,姿态各异。石林是自然界的奇观,也是旅游胜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8.中国的广西。中国的广西是中国的一个喀斯特地貌地区,也是世界上极为零散的地区之一。除了中国,还有法国的科斯、美国的肯塔基州等地也存在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指由于地质作用、水流侵蚀等自然因素而形成的地形,如法国的科斯、美国的肯塔基州等地。在中国,广西的喀斯特地貌表现为溶洞、地下河流、岩溶地貌等,这些地貌景观独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同时,喀斯特地貌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文化遗产带来了威胁,需要我们加强保护。
9.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喀斯特地貌以冻融风化强烈、冻融风化形成的冻融石丘、石墙等为特色,下部覆盖冰缘作用形成的岩屑坡。青藏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是世界上最高、最复杂的地形之一,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自然景观之一。青藏高原的喀斯特地貌不仅具有自然美感,也是重要的地质学和生态学研究对象。
10.俄罗斯乌拉尔山。俄罗斯乌拉尔山是俄罗斯喀斯特地貌分布中的一个重要区域,也是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它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距离中国、越南、朝鲜、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国都接壤。乌拉尔山脉长约500公里,是欧亚大陆的天然界线,地势险峻,山顶覆盖着厚厚的雪和冻土。这里气候寒冷,但是却是自然生态的宝库,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和矿物资源。俄罗斯乌拉尔山是俄罗斯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旅游胜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11.古巴及牙买加。古巴及牙买加是两个地跨北美洲的国家,其地貌类型多样,包括山地、沙漠、森林、湖泊等。其中,古巴及牙买加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尤其引人注目,如“冰洞”、“溶洞”、“石林”等。这些地貌景观不仅美丽,而且具有科学价值,对于研究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学科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些地貌景观也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12.云贵高原。云贵高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其石灰岩岩层和充足的降水量为喀斯特地貌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独特,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云贵高原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也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保障。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不仅有助于其生态系统的保护,也有助于推动该地区的发展和进步。